在門樓里歇腳
湖南省綏寧縣長鋪鎮(zhèn)一小五年級 楊宏
大園地屬綏寧縣關(guān)峽鄉(xiāng),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大園依山而建、傍水而筑,其建筑極具苗族民居風(fēng)格。
走進大園,我就被這里特有的建筑——門樓給深深吸引了。
在古代,人們對門樓是非常講究的。寨子有寨子的大門樓,各家各戶有著自己的小門樓。門樓是一家一戶的總通道,是主人家的“門面”,它所反映的是主人的社會地位、職業(yè)和經(jīng)濟水平。門樓的高低大小、磚瓦材質(zhì),門樓上的彩繪文字、和左鄰右舍的關(guān)系,都有著細致的規(guī)則,要與其身份相符合。
大園的門樓種類繁多,有石頭的、磚頭的、木頭的。最為雄偉壯觀的,當(dāng)然要數(shù)寨子的主門樓了。
主門樓建在寨口,是進入寨子的總通道。這座門樓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高三層,寬三排,厚一進,中間是通道,兩旁是廂房。主門樓的門檻經(jīng)歲月磨蝕,早已不見了,但門口青幽的大條石還在,已經(jīng)被磨得光潔透亮。村民們常常在此歇腳、納涼,姑娘們也會在空閑時拿著繡品到這里消磨時光,相互討教技藝。
我坐在大園的主門樓里歇腳,守望著整個村寨和山野。
《苗寨大門》
有了這個大大的門樓,
整個寨子就成了一個大大的家。
田間舞動著草把龍
湖南省綏寧縣長鋪鎮(zhèn)一小四年級 楊晴
走進大園,我就被田里的稻草雕塑給迷住了。
用稻草做成的草房子、草牛、草人,個個形象逼真,讓我大開眼界。
在大園苗寨里,我又看到了一樣更加神秘的東西,那就是草把龍。我以前看舞龍,知道有紙糊的龍和布做的龍,但從沒想過稻草也能做龍。
草把龍全部都是用稻草扎成的。
舞草把龍,一般都要扎出雄雌兩條龍。雄龍由9個年輕的小伙子來舞,雌龍由9位年輕的姑娘來舞。草把龍出行,鑼鼓齊鳴。草把龍的舞法與一般龍燈的舞法相同,只是不可以燃放鞭炮和焰火。舞龍的姑娘和小伙,頭上戴著草帽,身上穿著稻草衣、稻草裙,腳上穿著稻草鞋。
在每年的六七月,田里的禾苗生長旺盛的時候,兩條草把龍就在田間里來回舞動。當(dāng)?shù)氐拿缱迦嗣裣Mㄟ^舞草把龍驅(qū)蟲護稻,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除病消災(zāi),四時清泰,五谷豐登。
彎彎曲曲的小巷
湖南省綏寧縣長鋪鎮(zhèn)一小五年級 陳為峰
大園苗寨前的田野里種滿了油菜。開花的季節(jié),這里遍地金黃。去寨子里要走過一座小小的石拱橋。石拱橋下是清澈見底的小溪,小魚小蝦在溪水里游弋。油菜地、石拱橋、小溪和大園苗寨以及苗寨后的青山一起,組成了一幅絕美的畫。
順著大路進了苗寨,各式各樣的事物呈現(xiàn)在我的面前——長著“角”的房子、屋角的木槽、圍著菜園子的竹籬笆、呲著牙的狗、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一切都那么新鮮,又那么有趣。
大園苗寨里有木房子,也有青磚建成的房子。這些房子組成大大小小的院子。長長短短、寬寬窄窄的巷子就在這些或大或小的院子之間穿行。
有的巷子很窄,窄到如果兩個人迎面相遇只能側(cè)身而過。有的巷子很長,長到看不到頭。有的巷子兩邊都是高墻,那些墻壁高到似乎要連著藍天了。高高的墻壁上開著一扇扇小窗戶,黑黑的,像是墻壁上的黑眼睛。再往上,兩邊屋檐參差不齊地伸出來,把天空遮掩得只留下一條線。
巷子里的石板路已經(jīng)被踩得非常光滑了,幾乎能映照出天空的顏色。這樣的巷子一定留下了不少故事和傳說。
窨子屋前掛燈籠
湖南省綏寧縣長鋪鎮(zhèn)一小六年級 龍燕
來過大園的人都知道,大園的建筑基本都是窨子屋。窨子屋是四合小院,住起來很舒服。
屋子外圍全是青磚高墻,也稱封火墻和馬頭墻。墻四角筑有鰲頭,挺拔威武。窨子屋由門樓、天井、正屋和廂房組成。天井都用鵝卵石和片石鋪出各種花紋。家家戶戶都在天井里安裝了搖井,這樣取水就更方便了。井水清涼,嘗一嘗,水質(zhì)甘甜,很好喝。
一般說來,窨子屋的正屋和廂房都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很多老房子因為年代久遠,已經(jīng)看不出木材原來的顏色了。但房子的窗欞和門上的雕花卻還保存完好。走近看,這些圖案每個都不相同,花、鳥、蟲、獸……雕刻出來的花紋像是要把整個山野都搬到家里來了!
窨子屋正屋前掛著四方燈籠,上面有的寫著“風(fēng)調(diào)雨順”,有的寫著“國泰民安”,有的寫著“楊”,有的寫著“四知堂”。
“四知堂”是什么呢?寨子里的人告訴我,“四知”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意思是說即便再隱秘的事情,也有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所以不能做違背良心的事情。他們以“四知堂”來鞭策自己,要行為磊落,不做小人。
《大園印子屋》
屋前屋后,種著花或樹。
正午,陽光照下來,
花香襲人,滿庭院斑駁的光影。
八百歲的老房子
湖南省綏寧縣長鋪鎮(zhèn)一小四年級 陳然玥
我的外婆住在關(guān)峽大園。大園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很多村民家住的都是有著上百年歷史的窨子屋。
每到節(jié)假日,爸爸就把我送到外婆家來。外婆家的窨子屋冬暖夏涼,我很喜歡住。
在外婆家的隔壁,有一座很老很老的房子。外婆說,它可老了,都八百歲了。
這座八百歲的老房子,門前有著木質(zhì)欄桿,墻壁全用青磚筑成。歷經(jīng)風(fēng)雨,它的墻壁斑斑駁駁,覆蓋了好多青苔。老房子的門楣上寫著——“惜字屋”。推開黑黑的大木門,屋內(nèi)空蕩蕩的,幾根粗壯的木柱立在其中,已經(jīng)日漸腐朽。地面鋪的青磚早已經(jīng)松動、稀疏。別看這座老房子已經(jīng)老得“掉牙”了,很少有人出入,但它不漏風(fēng)不漏雨,還結(jié)實著呢!
建造這座房子的工匠真是了不起??!
《水田人家》
水田就挨著家門。
春天,田里放滿水。
鴨子樂開了懷,
開門,它們“撲通”一聲跳進水田里。
小學(xué)生導(dǎo)刊(高年級)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