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洆坤 公共營養(yǎng)師 高級烹飪師
沙參玉竹百合老鴨湯
文劉洆坤公共營養(yǎng)師高級烹飪師
常思東村老仙翁,是非不語樂萌萌。引渠水澈聲嘎嘎,番茄菜韭亂青紅。鷗鴨靜游深竹里,借來食材緩養(yǎng)生。常有沙參和玉竹,不用把酒向東風。
處暑時節(jié)到來,此時太陽到達黃經(jīng)150°。據(j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意思是說炎熱的夏天將過去,到此為止了。而此時,適合吃些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的“沙參玉竹百合老鴨湯”。
材料:
老鴨1只(約600克),北沙參60克,瘦肉100克,玉竹60克,干百合50克,生姜2片,料酒20克。
步驟:
第一步:先把北沙參、玉竹洗凈,干百合浸泡洗凈;瘦肉切丁,老鴨洗凈、切塊、焯水。
第二步:把全部食材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小時,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煲湯技巧:
煲湯雖是廚房里的工夫活,但烹制并不繁瑣,只是需要烹調的時間較長,耗工夫。筆者想對大家說,事實上煲湯很容易,只要原料搭配合理,再按“三煲四燉”的原則(廚師俗語:煲一般需要兩至三小時,燉需要四小時),慢慢在火上煲著即可?;鸩灰^大,火候以湯沸騰程度為準,開鍋后,小火慢燉,火候掌握在湯保持開著即可。
大多數(shù)北方人認為煲湯要加香料,諸如蔥、姜、蒜、花椒、大料、雞精、味精、料酒之類。事實上,以廣東人煲湯的經(jīng)驗來看,這些香料大可不必,如果需要,一片姜足矣。湯講究喝原汁原味,只要煲的時間夠,湯的鮮美味道自然會飄溢出來。
老鴨:
有滋陰補血之功。也許有人會問,用小鴨肉不是更鮮嫩嗎?但俗語說:“嫩鴨濕毒,老鴨滋陰?!彼杂糜谡{補、食療時,多選用老鴨?!侗静萸笳妗氛J為鴨“服之陰虛亦不見燥,陽虛亦不見冷”。清代醫(yī)家王孟英也認為“鴨肉甘涼,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yǎng)胃生津……雄而肥大極老者良。同火腿、海參煨食,補力尤勝”,但“多食滯氣滑腸,凡有陽虛脾弱、外感未清”等問題者不宜。
沙參、玉竹:
沙參性味甘寒,能滋陰清肺、養(yǎng)胃生津、除虛熱。玉竹性味甘寒,質潤多液,有養(yǎng)陰潤燥的作用。早在明代,李時珍就把這兩種中藥視為上品,玉竹與沙參同煮,滋補養(yǎng)陰作用極大。雖然玉竹、沙參屬中藥,但是煲出來的湯沒有什么藥味,還能安神入眠,對睡眠不好的人特別有幫助。它們與潤燥滋陰、增強人體免疫力的鴨子同煲則功效顯著。
干百合:
藥用價值高,有解毒、理脾健胃、利濕消積、寧心安神、促進血液循環(huán)等功效。主治勞嗽、咳血、虛煩驚悸等癥。據(jù)藥理研究表明,干百合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因此對多種疾病都有較好的作用。
此外,作為配料的豬瘦肉,則性平味甘咸,滋陰潤燥,也有補虛的功效。生姜,健胃又可除鴨腥。幾種食材合而為湯,滋陰清潤、去疾補虛。
知識小卡片
常見滋陰生津食品
【枇杷】甘平。潤肺,滌熱生津。以大而純甘、獨核者良。多食助濕生痰,脾虛滑瀉者忌之。蜜餞、糟收,可以藏久。
凡風溫、溫熱、暑燥諸邪在肺者,皆可借以保柔金而肅治節(jié),香而不燥。凡濕溫、疫癘、穢毒之邪在胃者,皆可用以澄濁氣而廓中州。
【桑椹】甘平。滋肝腎,充血液,止消渴,利關節(jié),解酒毒,祛風濕,聰耳明目,安魂鎮(zhèn)魄。
【橄欖】一名青果。酸甘平。開胃生津,化痰滌濁,除煩止渴,涼膽息驚,清利咽喉,解魚、酒、野蕈毒。鹽藏藥制,功用良多。點茶亦佳。
【藕】甘平。生食生津,行瘀,止渴,除煩。開胃,消食析酲。熟食補虛,養(yǎng)心生血,開胃舒郁,止瀉充饑。亦可入饌,果中靈品,久食休糧。以肥白純甘者良。生食宜鮮嫩,煮食宜壯老,用砂鍋桑柴緩火煨極爛,入煉白蜜,收干食之,最補心脾。若陰虛肝旺,內(nèi)熱血少,及諸失血證,但日熬濃藕湯飲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藥可也。
【豬油】俗呼板油。甘涼。潤肺,澤槁濡枯,滋液生津,息風化毒,殺蟲清熱,消腫散癰,通腑除黃,滑胎。長發(fā)。以白厚而不腥臊者良。臘月煉之,瓷器收藏,每油一斤,入糖霜一錢于內(nèi),經(jīng)久不壞;暑月生豬脂,以糖霜腌之,亦可久藏,此物性之相制也。外感諸病、大便滑瀉者均忌。(來源于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