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路
(湖南省武靖高速公路建設開發(fā)有限公司,湖南 武岡 422400)
?
基于FLAC 3D的抗滑樁優(yōu)化設計探討
王路
(湖南省武靖高速公路建設開發(fā)有限公司,湖南 武岡422400)
抗滑樁在滑坡工程的治理中,應用廣泛。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軟件對滑坡抗滑樁設計進行優(yōu)化。分析過程中地層模型選用摩爾-庫倫模型,抗滑樁采用樁單元,分別從設樁位置、樁長以及樁間距影響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獲得了較經濟合理的設計方案。
;滑坡;抗滑樁;FLAC3D;優(yōu)化設計
作為一種滑坡治理的主要措施,抗滑樁的使用非常廣泛。然而,抗滑樁的設計理論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假設和近似的基礎上,設計結果保守,造成了滑坡治理資金的巨大浪費[1,2]。FLAC3D是巖土工程領域常用的一種有限差分軟件。在FLAC3D中使用強度折減法進行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3,4]。本文擬采用FLAC3D軟件,通過強度折減法來探討抗滑樁的設計,以期對設樁位置、樁長以及樁間距等重要參數進行優(yōu)化,獲得較為經濟合理的設計方案。
某滑坡區(qū)域處于低山丘陵地貌,勘察報告提供的地層參數如表1所示。邊坡現狀示意圖如圖1所示。通過傳遞系數法計算,得到該邊坡的穩(wěn)定性安全系數為0.96,處于臨界滑動狀態(tài)。
表1 勘察報告提供的地層參數層序巖土名稱天然重度γ/(kN·m-3)抗剪強度內聚力c/kPa內摩擦角?/(°)1殘坡積層18.520132全風化泥灰?guī)r19.05303強風化泥灰?guī)r2115304中風化泥灰?guī)r2310035
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軟件進行數值模擬分析。分析過程中地層模型選用摩爾-庫倫模型,采用自編的強度折減法進行未加固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各地層摩爾-庫倫模型中重度、內聚力和內摩擦角參數分別選取表1中的數據,其余參數選取如下:體積模量1.2e8 Pa,剪切模量4e7 Pa,抗拉強度1e6 Pa。FLAC3D計算得到的邊坡穩(wěn)定系數為0.97,x方向速度云圖及速度矢量圖如圖2所示。
圖1 邊坡現狀示意圖
圖2 x方向速度云圖及速度矢量圖
選擇抗滑樁對該邊坡進行加固,分別從設樁位置、樁長以及樁間距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力求找到最優(yōu)的加固設計方案。
2.1結構參數選擇
數值分析中,地層模型仍選用摩爾-庫倫模型,選取表1所示的土體參數??够瑯妒褂脴秵卧M行模擬,樁單元各參數選取如下(樁單元參數含義見文獻[4]):
2 m×3 m矩形樁參數:dens=2 500,emod=30e9,nu=0.25,xcarea=6,xciy=4.5 xciz=2,xcj=6.5,per=10,cs_sk=1.3e11,cs_scoh=2.0e5,cs_sfric=40,cs_nk=1.3e11,cs_ncoh=2.0e5,cs_nfric=40,cs_ngap=off。
2.2設樁位置優(yōu)化
分別在滑坡前緣部位距離剪出口位置6、9、12、15 m的地方設置25 m長的抗滑樁進行分析,選擇設樁的最佳位置。樁截面為2 m×3 m,樁間距為4 m。不同設樁位置的剪應變增量云圖如圖3所示。
圖3 不同設樁位置剪應變增量云圖
由上述云圖(圖3)與無加固邊坡剪應變云圖(圖2)進行對比分析可看出:設樁后最大剪應變增量均減小了。無加固邊坡最大剪應變增量位置即為剪出口位置。距離剪出口6 m及9 m設樁時,最大剪應變增量所在的地方均在樁頭所在的位置,認為在此兩個位置設樁,坡體后部也有可能形成越過樁頂的其他滑動面。在12 m及15 m位置設樁時,不會形成貫通的滑動面,最大剪應變增量位置仍在剪出口位置,認為在此兩個位置加固時,能阻擋住滑坡中部以及后緣的推力,樁體前部的滑坡前緣部分仍有可能產生局部的滑移,因此可在剪出口前方設置一道高3 m左右重力式擋墻,進一步提高邊坡穩(wěn)定性。再次比較安全系數,距離剪出口位置6、9、12及15 m設樁時的安全系數分別為1.03、1.14、1.52以及1.37。因此,綜合分析,認為在距離剪出口位置12 m處設樁最優(yōu)。
2.3樁長優(yōu)化
在距離剪出口12 m的位置布置20、25、30 m等長度的抗滑樁。樁截面為2 m×3 m,樁間距為4 m。剪應變增量云圖如圖4所示。由剪應變增量云圖對比可知,樁長越長,剪應變增量最大值越小,但25 m與20 m樁長之間的最大剪應變增量差值較大,25 m與30 m樁長之間的最大剪應變增量差值較小。再通過安全系數進行比較,20 m時安全系數為1.16,25 m時安全系數為1.52,30 m時安全系數為1.54。由此可見,樁長由20 m增加到25 m時,抗滑效果增加較明顯,由25 m增加到30 m時,抗滑效果增加不大。因此可選擇25 m作為設計樁長。
圖4 不同樁長時剪應變增量云圖
2.4樁間距對樁身內力影響分析
選擇在距離剪出口12 m處設樁截面為2 m×3 m的矩形樁,且樁長25 m,樁間距為4 m時,內力較大,初步計算需要配置36根Φ36鋼筋,配筋量較大,可考慮通過調整樁間距來優(yōu)化設計方案。樁間距分別設置為3、4、5 m進行計算。樁間距不同時,最大剪力、最大彎矩以及剪力為0(彎矩最
大)點與樁頂的距離統(tǒng)計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可知,樁間距取4、5 m時剪力和彎矩較大,樁間距為3 m樁身內力值較為適宜。
表2 樁身內力值樁間距/m最大剪力/kN最大彎矩/(kN·m)剪力0點與樁頂距離/m333902065014463603380014567683790014
通過傳遞系數法及FLAC3D強度折減法分析,未加固邊坡處于臨滑狀態(tài)。對抗滑樁加固邊坡進行數值模擬,通過各種分析,認為抗滑樁設置在距離剪出口12 m處,樁長設計為25 m,樁截面選擇2 m×3 m,樁間距為3 m,是一種較經濟合理的設計方案。該設計方案下,加固后邊坡穩(wěn)定安全系數為1.52,樁身最大剪力為3 390 kN,樁身最大彎矩為20 650 kN·m。該處設樁時,邊坡不會出現貫通的滑動面,但樁前的滑坡體仍然可能產生局部滑移,因此可以在剪出口下方設置約3 m高的重力式擋土墻,進一步增加邊坡前緣的安全性。
[1]馮文娟,琚曉冬.基于FLAC3D的抗滑樁設計方法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1,33(S2):256-259.
[2]陳新澤,鄭穎睿.基于FLAC3D的抗滑樁間距優(yōu)化設計研究[J].路基工程,2014(6):135-139.
[3]鄭文棠.基于FLAC3D的強度折減法和點安全系數法對比[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0(4):54-57.
[4]左巍然,劉平.炭質頁巖蠕變特性及軟弱夾層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4(3):1-4.
[5]陳育民,徐鼎平.FLAC及FLAC3D基礎與工程實例[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
2016-06-29
王路(1986-),男,主要從事高速公路建設管理方面的工作。
;1008-844X(2016)03-0021-02
;U 416.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