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區(qū)小孫莊中心小學 孫 倩
學生自主探究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天津市西青區(qū)小孫莊中心小學 孫 倩
面對新課改的要求,人們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舊的教育教學模式,舊的思想觀念已不能發(fā)揮教師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同時也束縛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所以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與創(chuàng)新能力已成為當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教師作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人生的領路人,肩負著重要使命。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苯處煹闹鲗ё饔米钪匾氖墙探o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掌握方法、步驟,更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把“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且要幫助學生自主地學,自覺地學,讓學生潛能和創(chuàng)造精神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研究表明,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是把學習方法滲透到教學中。
語言學習是復雜的智力認知活動,也是建立新的思維交際習慣的過程。因此,語言學習中常伴隨著各種語言錯誤是完全正常的現(xiàn)象。所以,教師一定要善于保護并鼓勵學生哪怕很微小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也是影響初中英語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如,在教學初一下冊 The Olympic Adventure模塊時,讓學生對不同的體育項目進行比較,學生造句為Basketball is more excited than football.我提到“excited”時加重語氣。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大膽地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詞exciting。當?shù)玫浇處煹目隙〞r,那個學生很有成就感。其他學生也豁然開朗,覺得英語不是那么深不可測,原來有許多規(guī)律可循。如果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大膽創(chuàng)造,那么他們的思維被激活了,自主探究學習的信心增強了,隨之,創(chuàng)新意識也會提高。
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順利進行教學活動的前提條件。新型的師生關系應是民主的、平等的。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單方面對學生的作業(yè)、回答、行為等進行肯定或否定,這磨滅了學生們的判斷力,忽視了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所以,我在平時的活動中采用師生互評的方式,給予他們足夠的權利,實踐證明效果較好。
新初中英語教材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鉆研和探索。每個模塊中的任務都對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的不僅要求學生運用本模塊所學語言知識來完成此任務,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新課標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因此,分組合作學習和交流的學習方式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選擇恰當?shù)臅r機組織分組合作學習,這既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團隊精神,同時也為學生們的快樂學習搭建了有利的平臺。
主動性是現(xiàn)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征。學生的內(nèi)在需要一般表現(xiàn)為學習興趣。有了興趣,特別是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愛學,越想學,有興趣的學習事半功倍。所以在教學中大膽嘗試各種學習方法調(diào)動和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率,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
信息技術作為教學手段在教學中被廣泛使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已成為現(xiàn)代教育的一大特色。多媒體信息技術容量大、速度快、圖文并茂,完全符合英語教學特點。如,在教學初一下冊 Healthy food時通過網(wǎng)絡下載圖片,把 healthy food,unhealthy food,healthy drinks,unhealthy drinks等多種食物歸類,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同時增加了學生的詞匯量。再如,講現(xiàn)在進行時,為了學生更快更準確地掌握語法,我自制了 flash 動畫,通過詢問 What are(is)...doing?學生很快掌握了be+v.ing這一結構,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了課堂效率,擴大了課堂容量,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提高了學生興趣與參與率。
游戲往往會成為一節(jié)課的調(diào)味劑。游戲的設置不僅使學生得到放松,同時達到語言學習的目的。如,在教學初一下冊 The Olympic Adventure模塊時,為讓學生掌握形容詞的比較級和運動項目,采用接龍游戲。如一組說:I think table tennis is more popular than tennis.二組以 Tennis is more...than....造句,以此類推。這樣既訓練了學生快速思維能力,也達到了練習語法的目的,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參與率。
在每模塊的詞匯教學后,為使學生的詞匯得到鞏固,我往往利用key words的形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一組詞自編小故事,內(nèi)容自定。學生間相互啟發(fā),相互交流,靈活運用語言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美國有句格言: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Show me and I will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 will learn.(我聽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學會了。)因此,為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性,培養(yǎng)其語言的運用能力,教師盡量要求學生手、腦、口并用,做到“君子動口又動手”,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樂此不疲。例如,在講初三上冊Module 7 Australia中模塊任務是描寫國家,學生自組“旅游團”,根據(jù)教師出示的圖片信息,組內(nèi)精心策劃,準備了一場“模擬旅游”。每組學生語言表達流利、清晰,有的舉牌,有的用地圖講解,有的介紹當?shù)靥禺a(chǎn)等,學生們積極參與,意興盎然,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欲望。
朗讀和背誦能大大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水平。通過朗讀和背誦,可以積累大量實用的詞匯、短語、句子、習慣用語;可以擴大視野,了解英語國家的生活、風俗習慣、人文、歷史、地理知識等。因此,在教學中經(jīng)常讓學生背些精彩段落,讀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語語感。堅持不懈的朗讀和背誦也是訓練語音、語調(diào)、語流和連貫性、流暢性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
朗讀和背誦為此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了豐富的詞匯量,熟練地掌握語音、語調(diào),再進行此項活動時,一些學生就顯得得心應手。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把所學知識通過自己的思維,進行加工創(chuàng)作,達到提高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每學期,我們英語組都組織演講比賽。通過比賽,挖掘英語學習有潛力的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學習天賦,同時學生們在比賽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提高了學習英語的信心。
問題是產(chǎn)生學習動力的根本原因,沒有問題很難誘發(fā)和激起求知欲。人類與生俱來就具有探究的本能,探究過程是由一個人的好奇心、求知欲、解決問題的熱情所驅動的。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問題意識的形成和培養(yǎng)。如,教學時為學生設疑,或就某個現(xiàn)象讓他們能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問題等。只有問題恰當貼切又能使學生感到疑難才會啟發(fā)他們?nèi)ヌ骄?。問題意識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從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
隨著日常生活中英語日益廣泛的應用,各種學習方法被教師們嘗試著、運用著,目的都是為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發(fā)現(xiàn),就能使英語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學科之一。
(責任編輯 邵 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