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媛華
大理州人民醫(yī)院,云南大理 671000
?
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探討
禹媛華
大理州人民醫(yī)院,云南大理67100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該次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于該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患者中挑選,按抽樣法將其分成兩組:干預組、常規(guī)組,并分別實施個性化綜合飲食干預、基礎護理措施,于護理干預結束后評定療效。結果干預組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少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的飲食行為依從性、護理滿意率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作用顯著,可提高飲食依從性,改善血糖指標,增強護理質量,值得借鑒。
飲食護理;2型糖尿??;臨床效果
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病發(fā)率持續(xù)上漲,并逐漸發(fā)展成為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危險性病癥。糖尿病作為臨床的一種慢性疾病,提高自我管理、調整飲食結構是治療、預防該病癥的主要措施,然由于相對傳統(tǒng)的口頭教育、圖片式教育等步驟相對復雜、繁瑣,不方便患者掌握[1]。故而,探究簡便、個性化的飲食護理干預措施非常重要。為進一步的評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護理干預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該次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于該院2013年 1月—2015年10月收治患者中挑選,按抽樣法將其分成兩組:干預組的50例由29例男性、21例女性組成,年齡段40~76歲,平均(62.8±2.8)歲;疾病史1~14年,平均(6.4±0.4)年;常規(guī)組的50例由30例男性、20例女性組成,年齡段41~77歲,平均(62.9±2.9)歲;疾病史1~15年,平均(6.5±0.5)年。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史、男女例數(shù)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疾病診斷
①納入標準:100例患者均符合病癥診斷,思維、意識均正常,肝腎功能處于正常狀態(tài);臨床入選前期均接受降糖藥物治療,病情穩(wěn)定,文化程度均在初中及以上;②排除標準:惡性腫瘤、妊娠期、糖尿病腎病等患者排出該次調查。
1.3方法
臨床給予常規(guī)組2型糖尿病患者基礎化的飲食護理,如:根據(jù)患者病情制定飲食方案,以清淡類食物為主,并叮囑患者攝入低脂、低糖類藥物,提高機體營養(yǎng);干預組患者則實施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包括:患者進入醫(yī)院后,護理人員需認真評估其飲食、健康情況,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相關資料后建立檔案;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于個體化的飲食控制、健康教育等綜合措施?;颊吲R床護理前期均于護理前、護理后檢測其身體、體重等情況,計算體重量,并檢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2];護理人員系統(tǒng)、規(guī)化的向患者講解糖尿病的相關內容,便于提高機體知識掌握度;告知患者良好飲食對自身疾病、健康所產生的影響,進而針對性的實施飲食指導。同時,該護理中還向患者講解烹飪技巧。護理人員還教會患者稱重的正確方法,回家自行根據(jù)菜單飲食[3]。另外,護理人員還需根據(jù)患者的檔案,不按時的借助電話、信息等跟蹤隨訪,出院1個內每月隨訪2次,隨后每月隨訪1次,便于充分了解患者的飲食情況,進而給予針對性的指導。此外,該科還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內分泌科門診,給予患者相關健康教育,如:患者遇到困難后撥打電話,可隨時、免費的咨詢;每月于固定時間開展健康教育大課堂講座,詳細、認真的講解糖尿病知識,給予患者飲食行為作出針對性的指導[4]。
1.4評定項目
臨床護理干預后評定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變化情況,并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飲食行為依從性評分和護理滿意程度。飲食行為依從性標準:臨床疾病治療、護理操作、飲食指導中,患者可自行配合,為完全依從;疾病治療、護理操作、飲食指導中,患者配合度差,需護理人員、家屬從旁監(jiān)督,為基本依從;疾病治療、護理操作、飲食指導中,患者不愿意配合,為不依從;護理滿意程度標準:護理人員于日常護理中詢問患者對該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分為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3種類型。
1.5統(tǒng)計方法
使用臨床通用版本為SPSS13.0的軟件處理文中數(shù)據(j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屬于計量資料,護理滿意程度、飲食行為依從性屬于計數(shù)資料,分別用(±s)、(%)表示,并實施t、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臨床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臨床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分析(±s)
表1 臨床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分析(±s)
2.2臨床護理滿意程度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滿意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臨床護理滿意程度分析
2.3臨床飲食行為依從性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飲食行為依從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糖尿病是一種多發(fā)性的臨床慢性病,由各種因素引發(fā),降低生活質量。由于該疾病需長時間服用藥物,致使患者出現(xiàn)依從性、飲食不當?shù)痊F(xiàn)象。因此,臨床需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飲食干預,以提高機體營養(yǎng),預防病情惡化[5]。該次調查結果顯示,通過對干預組患者實施個性化的飲食干預,預后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少于常規(guī)組,飲食依從性和護理滿意率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①個性化的綜合護理措施可改善患者代謝功能。通過對患者實施針對、有效的護理措施,可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改善血糖指標;②提高臨床療效。根據(jù)患者喜好制定飲食方案,且持續(xù)時間越長,所獲得效果越優(yōu);③提高患者的飲食依從性。飲食干預對于臨床疾病的治療來說,作用突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通過個性化飲食護理措施的實施,不但可讓患者選擇自身喜歡的食物,還可讓患者享受飲食樂趣[6-7]。同時,給予患者遠程監(jiān)控,可及時解決患者在家遇到問題,提高飲食依從性和自我管理能力;④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每月組織患者按時參加健康教育大課堂講座,可增加患者對糖尿病、自身飲食情況的了解,便于為其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改善生活現(xiàn)狀。通過病友之間的交流,可有效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表3 臨床飲食行為依從性分析
綜上,臨床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作用顯著,可提高飲食依從性,改善血糖指標,增強護理質量,值得借鑒。
[1]謝建美,桑彩娣.個性化飲食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調整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16(24):104-105.
[2]劉學梅,溫世玲,劉峰,等.個性化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7):11-13.
[3]胡婉,丁潯,司漣,等.個性化飲食處方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4):235-236.
[4]王曉軍,章西萍,王慧琴,等.飲食行為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2):37-39.
[5]丁立雄.健康教育與個性化飲食處方對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效果比較[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3,11(8):69-70.
[6]孫偉娜,劉春梅,王瑾,等.知己健康管理在社區(qū)2型糖尿病綜合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3):291-293.
[7]徐靈莉,蔣娟,蘭花,等.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5,44(13):1784-1787.
R473
A
1672-4062(2016)09(a)-0147-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7.147
2016-06-12)
禹媛華(1978-),女,云南大理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內分泌科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