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默寫在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上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對上一節(jié)課的所學知識點進行有效的復習。通過默寫能使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也是教師簡單易行、隨時隨地檢查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堂;默寫;課前復習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必須識記并加以理解的運用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知識點。然而為了檢查和督促學生對上節(jié)課內容的復習,通常許多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提問這一教學方式??墒牵覀冋n堂上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每節(jié)課提問到的學生數(shù)量也是有限的,教師只能了解少數(shù)幾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教師要求學生識記某個知識點,學生大都會積極地思考、識記。如果教師點名讓其中的一個學生起來回答時,其他同學就會長舒一口氣,似乎逃過了“一劫”。他們就會不再注意這個問題,也不會分析和評價這個同學回答是否正確。而他們是在準備下一個要提問的知識點,因為怕老師提問到他們其中的一個。
一、默寫在思想政治課堂上的基本程序
1.課前復習
在前一節(jié)課結束之前,教師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并努力找到問題的答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yǎng)成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蛘咧苯右?guī)定下節(jié)課要聽寫的內容,直接讓學生識記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記憶品質。在新課程改革下,如今我們的政治教科書每一課中都包含有大量的圖片、表格以及與本課知識點有關的一些鏈接,內容豐富,而教師在有限的課堂內不能將這些東西逐字逐句、完整地敘述給學生,有時只是點到即止。這就要求學生課前或者課后都要認真閱讀課本,進行學前預習與學后總結。對于政治課,現(xiàn)在存在的普遍問題是政治書只有在政治課上才有用武之地,平時很難接觸政治書。而默寫的教學方式正好在課前和課后應用,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在下一節(jié)課上默寫所學知識點時,就能夠刺激學生在課后復習上節(jié)思想政治課的知識點。
2.課中默寫
課中默寫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是對前節(jié)課知識點的復習,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教師將學過的基礎知識點、重要原理可以用填空、問答等形式通過多媒體投影到白板上,要求學生在軟面抄上將答案默寫出來。通過默寫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查漏補缺,找出自己本學科薄弱的地方,然后識記或練習,達到扎實地掌握基礎知識點。學生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就能更好地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后評價中老師還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本學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會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果。為了更好地提高默寫的有效性,在課中默寫過程中還要注意一些問題,如默寫內容的針對性、批改的準確性、糾錯鞏固及時性等。經過實踐證明,堅持不懈地保持默寫的習慣,教學效果是非常顯著的。由于知識點掌握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學生能真正地喜歡思想政治這門學科,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
二、默寫在思想政治課堂上的意義
眾所周知,記憶有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之分。心理學證實,即使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全神貫注,在短短的課堂時間內掌握了全部的知識要點,但是如果就憑課堂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記憶也將逐漸遺忘,這些記憶都是短時記憶。因此,要求學生加強對政治知識點識記的牢固性就成為困擾教師和學生的一大難題。
大多數(shù)的教師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如首先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目的是對基本知識點有所了解,減少聽講過程中的難度;其次,要求學生在課后對知識點的復習,并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通過反復的學習來減慢遺忘的速度,同時通過系統(tǒng)化、條理化梳理,增強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再次,通過課堂提問、月考以及期中期末等考試來檢驗學生學習的成果,通過對知識點的循環(huán)記憶增強學生的記憶程度。然而,這些措施雖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本身又存在著大量的局限性。如課堂提問會受到時間的制約,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提問的人數(shù)就非常有限。而考試的方式,既受到學生心理的排斥,同時由于考試程序復雜又不能時時刻刻地拿來檢驗。這樣默寫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出來了,默寫非常簡單易行,既減少了上述環(huán)節(jié)的弊端,又能全面檢驗全體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思想政治課堂上的教學效率。
此外,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在分析、評價、思維、鑒別等方面的能力,而要實現(xiàn)這一目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默寫”正好是提高學習能力并在實踐中檢驗目標是否實現(xiàn)的好方法。
參考文獻:
[1]薛凱洲.“聽寫”在歷史教學中應用[J].濟南教育學院學報,2002(5).
[2]吳萍.課堂有效默寫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巧妙運用[J].福建教育,2014(47).
[3]黃少華.中學英語課堂梯度教學法[J].課程與教學,2009(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