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璽
眾所周知,胡適的人緣很好,有人甚至以“我的朋友胡適之”為榮。其中除了胡適的學問、人品好之外,胡適喜歡幫助人也是原因之
。
顧頡剛在自傳中念念不忘胡適對他的幫助:一是胡適對他治學方法的指路作用,“我的研究古史的方法,直接得之于胡先生”;二是胡適對他經(jīng)濟上的救助。“我在北大畢業(yè)后回校工作,因助教薪水開頭只有50元,(胡適)知道我有一妻二女,這點錢不夠用,拿他私人的錢每月借給我30元。”可見,沒有胡適的幫助,顧頡剛在北大的生活會很拮據(jù);而沒有胡適的“方法”指引,顧頡剛開展古史研究想必也會很艱難。
林語堂也受到過胡適的幫助。1919年,林語堂獲得了清華校方資助其留美的機會,并可得到每月40美元的津貼,他決定把未婚妻也一同帶去。胡適聽說后認為不妥,因為在美國生活過,胡適深知在美國生活一個人每月80美元勉強對付,如果兩個人都去就很難說了。他非常欣賞林語堂的才華,當時又正在幫北大搜羅人才,于是他立即以北大的名義告訴林語堂,愿每月再資助林語堂40美元,只是有個條件,林語堂畢業(yè)后來北大任教。應該說,這每月40美元對林語堂的留學生活起了很大作用。
胡適不但愛幫助別人,而且出手非常闊綽??箲?zhàn)勝利后,陳寅恪去倫敦治療眼疾,以失敗告終。胡適此時正在美國,聽到消息后,立即致電陳寅恪讓他來美國,請美國的眼科專家再檢查一次,看有無補救的可能??上?,專家看過陳寅恪的病情后,一致認為沒辦法補救。胡適“很覺悲哀”。為了給予陳寅恪生活上的幫助,胡適還請人辦理了一張1000美元的匯票寄給陳寅恪。當時,胡適一直在靠不多的積蓄、稿費以及美國一些文化機構的資助生活,1000美元對他來講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但當朋友需要用錢時,胡適二話不說就拿出來了。
更難能可貴的是,即使是對不像陳寅恪、林語堂等那么有成就的人,胡適也出手相助。1949年,曾在臺北賣燒餅、與胡適有些交情的袁瓞來到胡適家閑坐,閑談中,袁瓞告訴胡適,說自己鼻孔里長了一顆小瘤,恐怕是鼻癌。胡適馬上說:“我聽說臺大醫(yī)院新到了一批做放射用的儀器,可治癌癥。你去試試吧,一切費用都由我承擔?!边€沒等袁瓞再說什么,胡適就拿起筆給臺大醫(yī)院院長寫了一封信,托他幫忙安排一下。幸運的是,這只是一場虛驚,袁瓞患的并非癌癥。
此外,胡適還幫助過很多身在國外的門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胡適的幾個門生失業(yè)斷糧,胡適便托好友給他們寄去匯款,并提醒好友“此事不可對人言”。因為胡適深知中國讀書人最重氣節(jié),不愿受人饋贈。所以,他每次寄款總說是借給他們的,以免傷他們的自尊,以至于胡適夫人常?!氨г埂闭f:“適之幫助窮書生,他開起支票來活像一個百萬富翁……這類匯款,每月他都會托我去辦一兩次……”
而胡適自己心臟病首次發(fā)作時,治療費用還靠借貸;胡適逝世后,他的余款竟然只有153美元。相比之下,胡適的慷慨行為就更是令人景仰。
編輯/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