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理
有時候的青春
◎艾理
朋友M說,青春是一場由已知的起點向未知的終點奔跑的過程,在不知所措的狀態(tài)里跑向那所謂明媚美好的未來。我笑了。看到我寫下這個題目,她也笑了,為什么青春的定語是有時候的呢?因為——喜歡啊。喜歡這種莫名其妙且感覺怪怪的短語。
《青春無悔》里說,成長是憧憬與懷念的天平,當(dāng)它傾斜得頹然倒下時,那些失去了目光的夜晚應(yīng)該用怎樣的聲音去安慰?
有時候的青春,面對所謂的夢想和希望,不知道是應(yīng)該全力以赴向那個看似很近,實際遙遠(yuǎn)的目標(biāo)奔跑,還是索性頹然憂傷地看著周圍的人從自己身邊路過,然后消失不見。抑或是叛逆地跑向另一個截然相反的方向……在電影《喜劇之王》中,周星馳一個人在海邊大喊:奮斗!我們就像是一只只小小的螢火蟲,在無邊的黑暗中飛向那若隱若現(xiàn)的夢想。
有時候的青春,像是看著手中的氣球飛走后無助的小孩子一樣。面對我們生命中這個時段出現(xiàn)的人,看著他們一個個走進(jìn)我們生活的圓圈,有的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就已經(jīng)離開,這就是所謂的生命中的過客;有的是剛剛熟悉就已經(jīng)在下一個時段離開,這就是所謂的朋友;還有的是陪伴了我們生命的大部分時間,看著我們成長、成熟、成功,卻依然要離開的親人。沒有誰會和我們一直永遠(yuǎn)地走下去。有的時候希望自己能有這樣一種力量,可以讓周圍的人永遠(yuǎn)地留在自己的身邊,在自己的身邊永遠(yuǎn)地停留——一個不切實際的美好虛幻的夢。
有時候的青春,會做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夢,會因為沒有好看的衣服而躲在宿舍里整天不出門,會幻想著白馬王子或者黑馬王子的模樣……這時候的我們,像是被貼上了某種特殊的標(biāo)簽一樣,大人們會說,你看,她又在胡思亂想了。于是每次給自己的孩子打電話都會在最后附加一句不要胡思亂想,要好好學(xué)習(xí)的話。每次都感覺自己是一個“犯罪未遂”的小孩,然而我們真的做了什么錯事嗎?沒有,真的沒有。胡思亂想的是大人們自己吧……對于一些沒有辦法說清楚也不能說清楚的事情,我們總是會保持沉默,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然而這個時候,我們又會被叛逆或者不聽話的詞語形容。有時候的青春,很難用某幾個簡單的詞語或者句子概括?;蛟S,只有我們自己能夠聽見心中最真實的聲音吧!
有時候的青春,我們會騎著單車在明媚的陽光下,在斑駁的樹影里放肆地唱歌;我們會在下雨的時候,故意把雨傘丟到一邊,在雨中快樂地行走;我們會在和朋友分開的時候裝出無所謂的樣子,回到家后大聲地哭泣;我們會安安靜靜地看書聽音樂……在青春的剪影中,有小小的我們大大的夢想,有一種叫做希望的東西在等待著我們!
選自《承德日報》
點讀
成長,與青春相伴;青春,與成長有約。作者很好地抓住“成長”這一顯著特征,通過幾個場景的細(xì)致描畫,勾勒出了青春獨有的發(fā)展軌跡。文章語言清新,情感細(xì)膩,事件的選取頗具“典型”價值。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時段,青春都呈現(xiàn)出它獨有的色彩,這也更加絢爛了我們的青春歲月。
本欄供稿/李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