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磊
1、神奇的筆頭
喜歡或者不喜歡魯迅的人,多少都知道其父親的死因。
多年以后,當(dāng)大先生斜靠在椅子背上,回想起庸醫(yī)的伎倆,他憤懣地寫道:“蘆根和經(jīng)霜三年的甘蔗,他(請來的名醫(yī))就從來沒有用過。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對,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蟲也要貞節(jié),續(xù)弦或再醮,連做藥資格也喪失了?!薄斞腹P下這對初戀的蟋蟀,是用來做藥引子的。
“藥引子”這個詞,大家應(yīng)該都不陌生。憑直覺,應(yīng)該是一種類似催化劑的東西。有了這東西,事半功倍;沒有這東西,寸步難行。
可以用來做藥引子的東西據(jù)說很多。早年看連環(huán)畫,里面講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的紛爭。慈安本來是極不信任慈禧的。后來,慈安患了重病且久治不愈。一天,那拉氏親自熬藥進奉,手臂上卻纏著布條。面對慈安的質(zhì)疑,慈禧回答說,聽御醫(yī)講,舍身割肉是可以增強療效的?!@把戲感動了慈安,于是那拉氏的地位得以鞏固。
這故事的結(jié)局是,慈安一天天繼續(xù)吃藥,最后好像中毒死了。
權(quán)力的斗爭,有時候是需要舍身飼虎的把戲的。有了這味藥,善良的人們就心軟啦。
據(jù)說許廣平也曾“割股飼親”。周海嬰在《我與魯迅七十年》中提到,魯迅病入膏肓之后,許廣平一籌莫展。她曾從自己的胳臂上割下一塊肉,做成肉湯給魯迅吃。
有人說,知識女性許廣平是受了《二十四孝圖》的啟示才這么做的。不知道魯迅自己當(dāng)年是否清楚知道這一細(xì)節(jié)?!要知道,他是極反對《二十四孝圖》的。所謂“割股飼親”,吃到口里的還是脂肪,這是很多人都應(yīng)該明了的事情。許廣平,也是病急亂投醫(yī)吧。
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提到過一味藥,叫做“敗筆”。所謂敗筆,就是用過的毛筆頭。
中國古代的書寫工具,當(dāng)然首推毛筆??脊艑W(xué)家曾獲得過戰(zhàn)國時代的毛筆實物,這是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毛筆。毛筆的制作,用料比較廣泛。有羊毫、鼠須、雞毛以及兔毛等等。有人說,當(dāng)年王羲之寫《蘭亭序》用的是鼠須筆。至于近代大書法家何紹基,則喜歡用雞毛筆。
“上古殺青書竹帛,至蒙恬以兔毫作筆,后世復(fù)以羊、鼠諸毛為之,惟兔毫入藥用?!薄顣r珍提到的敗筆,聲明必須用兔毛的。至于具體療效,這位藥物學(xué)家說,“水服,治小便不通,小便數(shù)難淋瀝,陰腫脫肛?!彼^小便不通,不知是否就是前列腺炎。兔毛燒成灰,最后就成了炭灰。炭灰究竟有沒有利尿的作用,今天的醫(yī)生應(yīng)該很清楚。
除了利尿,敗筆還可以治療心理原因?qū)е碌年栶簦ā熬品X,治男子交婚之夕莖萎”)、難產(chǎn)(“酒服二錢,治難產(chǎn)”)、咽喉腫痛(“漿飲服二錢,治咽喉痛,不下飲食”)以及心痛。
小小的筆頭,如此神奇,其效果能趕得上廣譜抗菌藥了。
自從西醫(yī)被引進中國,高呼打倒中醫(yī)者就大有人在(梁啟超先生也不能免俗,以至于丟了性命)。前前后后,已經(jīng)一百多年了。但時至今日,中醫(yī)依然不倒。究其原因,我想應(yīng)該是因為療效的問題。
“蟋蟀一對,要原配”,玩的其實是神秘的鬼把戲。就這一點而言,中醫(yī)是需要祛魅的。
2、藥渣
在長篇小說《白鹿原》中,陳忠實塑造了一個叛逆女性的形象。那個名叫田小娥的女子,潑辣、大膽,敢于偷情養(yǎng)漢子,敢于蔑視現(xiàn)成的規(guī)則。
小娥的父親是個窮秀才,他把女兒嫁給了一個七十多歲的土財主。老家伙自有一房黃臉婆在。娶小娥,一是為了泄欲,二是為了采補。
某年月日,性饑渴的田小娥遇到了前來打工的黑娃。兩個人干材遇烈火,偷偷摸摸做起好事來。忙活完了,小娥開始控訴自家老男人對她的虐待。
原來,每晚睡覺之前,老家伙都要往小娥下體塞一個紅棗,第二天清晨再摳出來洗凈空腹吃下。據(jù)說,這樣可以延年益壽。小娥自然不甘心做一味中藥材,每天晚上她都把那顆紅棗掏出來丟到尿盆里。至于被尿浸泡一夜的紅棗味道如何,就只有老男人知道了。
中醫(yī)歷史悠久,是一種經(jīng)驗科學(xué)。某些老中醫(yī)說法是,男人與女人性交如果方法得當(dāng),可以延年益壽。
這種理論,稱為房中術(shù)。
在這個領(lǐng)域,彭祖名氣最大?!肚f子》一書里曾經(jīng)提到他。傳說彭祖活了八百多歲,娶了四十九個老婆,生了五十多個孩子。
如此壯烈輝煌的一生,竟然沒有創(chuàng)造出點類似弗洛伊德的理論來,而僅僅是做了性交和生育的機器。這一點,在胸懷大志的人看來,實在是一大缺憾啊。
彭祖長壽,傳說與房中術(shù)有關(guān)。房中術(shù)的具體內(nèi)容,大家可以到《素女經(jīng)》和《黃帝內(nèi)經(jīng)》一類書籍里查找。當(dāng)然,不看也就不看了。這類書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相比,自然是一文不值的?!恐行g(shù)的秘訣是,男人和女人交合,男子必須保持不射精,從而達到把女人當(dāng)成一味藥材的目的。
但問題在于,這樣做好像容易得前列腺病。彭祖的前列腺有沒有問題我們不知道,我要說的是,把女人當(dāng)一味藥來對待,確實是個非常不人道的主意。
男女交往,產(chǎn)生戀情,然后有肉體接觸。如果一個男子和女子相戀,目的竟然是為了把她煉制成極品藥渣。不知道這女子知情以后感受如何?如果是正常人,估計會把對方罵八千八百四十八遍,詛咒比喜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瑪峰都多。咒罵的內(nèi)容,無外乎讓他世世代代做女人,被人采補吧。
扭曲的性觀念,導(dǎo)致扭曲的世風(fēng)出現(xiàn)。試想,當(dāng)一個男人上街,內(nèi)心深處揣著尋找中藥材的心理,他那賊溜溜的小眼看誰都想采補,看誰都可能是上手的對象。這種人究竟有多可怕?!
當(dāng)然,有人說了,女子也可以把男子當(dāng)一味藥材。據(jù)說,武則天養(yǎng)了一群面首,到六、七十歲還面如桃花。問題是,面首的心里就平衡了?
愛情就是愛情,不相信愛情或者愛情沒有地位的時代,才會出現(xiàn)大批的幺蛾子。作為男人,我無法想象被一個女賊反復(fù)惦記的感受。
做人,小心被藥渣,藥渣背后有人渣。
3、妲己是條九尾狐
九尾狐,就是九條尾巴的狐貍。
《藝文類聚》里說,大禹在涂山遇到了九尾白狐,并聽到有人唱歌。那歌里唱道,“綏綏白狐,龐龐九尾”。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如果娶了涂山氏的女兒,會子孫繁盛”。大禹于是娶了涂山氏的女子,據(jù)說就是九條尾巴的狐貍。
關(guān)于這件事,自古爭議不斷。一個涉及到現(xiàn)代生物學(xué)領(lǐng)域的核心問題是:人獸雜交,真的可以生下白白胖胖的大頭兒子嗎?!
又有人說,禹當(dāng)年娶的不是狐貍,而是奉九尾狐為圖騰的部族的女人?!略角?,已經(jīng)不可考了。不過,在舊式的小說和筆記故事中,狐族們似乎都覺得與大禹結(jié)親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所以,往往自稱是涂山氏的后裔。
——人和狐貍,就這樣攪和在一起,再也分不開啦。
古代中國,大約狐貍是很多的,所以關(guān)于這種野獸的文字特別多?!渡胶=?jīng)》里,曾把九尾狐寫作是一種吃人的野獸。今天能夠看到的漢代畫像石里,西王母座前一般有四種靈異的動物,它們分別是:蟾蜍、白兔、九尾狐和三足烏。這里的九尾狐,令人望而生畏。
狐貍在古代往往扮演著亦正亦邪的角色。有人將其看作祥瑞,也有人認(rèn)為是災(zāi)星。
《封神演義》里說,最妖冶放蕩的女人妲己是條九尾狐。這故事,隱隱透露出對狐族的幾分?jǐn)骋夂臀窇??!獨v史上的各大朝代,究竟畏懼狐貍,還是畏懼女色可能帶來的“女禍”?也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吧。不過也有人說,古代的書生們整天躲在書齋里做清秋大夢。因為缺乏體育鍛煉,在房事上有淺嘗輒止的陋習(xí)。所以,他們普遍將妖媚的女人視作必然的敵人。
我覺得,這簡直是污蔑。
古代的讀書人,不少是寒苦出身。這些人無權(quán)無勢,喜歡聊聊神仙、狐貍一類的怪談。其中,狐貍、獐子、野豬都曾被賦予靈性并和人發(fā)生交往。這種交往,以《聊齋志異》為最。
我一直覺得,狐族及其它野獸本身絕非人類社會災(zāi)難的根源。人類真正的災(zāi)難,乃在于自己邪惡的內(nèi)心。人性的邪惡一旦爆發(fā)出來,比任何野獸的破壞力都要可怕。當(dāng)今世界,森林越來越少了,動植物滅絕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速度也越來越快。——究竟哪種野獸還稱得上是人類的對手?!
人類的敵人,早就是人類自己了。
唐代裴铏寫過一篇題為《蔣武》的傳奇故事。主人公蔣武是個優(yōu)秀的獵人,擅長射箭。一天,有猩猩騎著大象來他家里告狀,說深山里有長蛇吞食大象,請蔣武前去幫助。蔣于是和猩猩坐在大象的背上前去支援。走了很久,他突然看到一雙蛇的眼睛,光芒有數(shù)百步之遠,于是用強弩射死了大蛇。群象感激他,送給他數(shù)十根楠木。蔣因此得以發(fā)家。
過了不久,又有一只猩猩騎在老虎的背上前來求援,聲稱老虎一家有四口死在一個穿黃衣服的大漢手里。猩猩拿來很多金簪和其它首飾作為報酬。
蔣武正要出門,最初的那只猩猩出現(xiàn)了。
猩猩告訴他:老虎是地方上的一害,所以天神前來消滅它們。至于那些金銀首飾,是老虎吞食婦人后留下的。蔣武于是射死老虎,將助紂為虐的那只猩猩一腳踢出老遠。
——在古人眼里,野獸也有正邪之分。
據(jù)說,海豚是世界上最聰慧、最可愛的動物。它們不僅體態(tài)姣好,而且經(jīng)常拯救落水的人們。但是,對這種動物,人類從來都不知道手軟。在媒體上,我見到過捕殺海豚的照片:那些可愛的精靈,被人類的機器船擊打得肉體開裂、鮮血淋漓。
——人類的活動,很多時候是嗜血的。只是,在消滅了其他動物之后,我們槍口最后會對準(zhǔn)誰呢?!
天知道。
4、飛頭獠與夜游癥
《封神演義》里,姜子牙受恩師南極仙翁委托,去協(xié)助周文王完成建國大業(yè)。姜尚的同門師兄弟申公豹對此非常嫉妒,試圖出面阻攔。
為阻止周文王的事業(yè),申公豹在半路上截住了姜尚。詭辯不成,進而提出打賭:和姜子牙比賽砍頭。——誰能把自己的頭砍下來,再安然無恙地接上,誰就贏了。
姜尚一聽就傻了,這樣的法術(shù),他真的不會。
這件事,最終由南極仙翁出面才得以妥善解決:申公豹把頭割下來以后,他們的師傅放出一只仙鶴將頭叼走了。然后,把他的頭反面接在身體上。從此,申公豹就成了一個臉永遠朝后看的人。
這個安排似乎有很深的寓意。
張華在《博物志》里提到過一個叫“落頭民”的部落。他寫道,“南方有落頭蟲,其頭能飛。其中人常有所祭祀號曰蟲落,故因取之焉。以其飛因晚便去,以耳為翼,將曉還,復(fù)著體,吳人往往得此人也”。
這個部落,似乎患有集體性的夜游癥。晚上,他們的頭會離開軀體到處飛。他們以耳朵為翅膀(耳朵得有多大啊),睜著一雙大眼睛到處漂浮游走。
這么多的頭顱,在寂靜的夜里滿天飛,確實是一個非常怪異的景象。
那么,他們半夜里飛出去究竟要做什么?為了窺探他人的隱私,還是私下里跑出去幽會?抑或,為盜竊而踩點?
我們不得而知。
《酉陽雜俎》里有一個詞條,叫做“飛頭獠”,與“落頭民”好像是一回事。
段成式寫道,“嶺南溪洞中,往往有飛頭者,故有飛頭獠子之號。頭飛一日前,頸有痕,匝項如紅縷,妻子遂看守之。其人及夜,狀如病,頭忽離身而去。乃于岸泥,尋蟹蚓之類食之,將曉飛還,如夢覺,其腹實矣?!?/p>
這段文字,交代了兩個問題。
其一,這些人半夜里到處飛,主要目的是為了尋找食物。他們吃下去的,一般是螃蟹和蚯蚓之類。且,這些食物不經(jīng)洗濯,沒有燒烤,是生吃的。
其二,這些會飛的頭顱雖然離開了身體,但吃了東西以后,食物會自動到其胃囊里?!捌涓箤嵰病?。
——這么一個奇異的民族,他們的男人,夜里頭顱到處游走。老婆則在家里小心翼翼地守著他們的身體,這些可憐的女人提心吊膽。她們的老公的頭顱,除了吃東西之外,會不會玩同性戀愛的游戲?他們會不會在夜色的掩護下到樹叢里接吻?又或者,他們的頭顱如果飛不回來怎么辦?會不會深更半夜鉆到別人家的被窩里忘記了出來?
這樣想著,感覺上述枯燥無味的故事就有趣了起來。
陶淵明很喜歡《山海經(jīng)》。某個下午,他剪過了趾甲,摳過了腳丫子,讀過了《山海經(jīng)》。然后寫了一首詩:“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岬降氖且粋€在體制內(nèi)造反的人。這個叫刑天的,看不慣炎帝的胡作非為,就揭竿而起。
失敗是必然的。這個因失敗而被砍頭的人,倔強到用雙乳做眼睛,拿著武器繼續(xù)作戰(zhàn)。
真的是一個可敬的倔貨。
又及:
詩人張進步說,日本民間傳說中有惡鬼叫飛頭蠻的,與此類似。另,東南亞有一種巫術(shù),殺人于無形。取名叫做降頭術(shù),據(jù)稱來自于苗疆。不知是否與飛頭獠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