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長詩
聞君有他心,拉雜催燒之。催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無復相思,相思與君絕。——漢樂府《有所思》
簪
在西方,大多數人都鐘情于戒指與紅玫瑰對愛情的詮釋,相較我們東方祖先的表達,似乎要“拘泥”了些。我們的先輩講究“情”而涼薄于“物”的,情到濃時,一塊玉佩、一個香囊、一束秀發(fā),乃至一枚瓜果,都可成為定情之物,從而闡述他們對“情”的敘講。
簪,又稱為搔頭。據《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寵愛李夫人,有一天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頭,"搔頭"之名便由此而來。在古代,簪還代表了尊嚴,故而罪犯不許戴簪,即便是后妃有過錯也要退簪。因此,簪作為中國古代女子偏愛的定情信物,其中也不乏對“正室”尊嚴的象征意味。正如漢樂府《有所思》中所說:“聞君有他心,拉雜催燒之。催燒之,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無復相思,相思與君絕。”簪子本是女子為遠方的情人精心制作的,故而女子在聞聽郎君另有所愛之后,便以火燒玉簪來表達其不為人妾的決心。
玉,在我國古代被視為君子的象征,時人常以“豐神如玉”來形容男子恭敬平和、溫潤有愛,這正與玉的寓意不謀而合,故有“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的說法。在古代,男女婚姻關系一般由父母決定,具備一定經濟基礎的書香人家為兒女確定婚事之時,也要由父母代替子女交換信物,往往便會選擇自身佩戴多年的玉佩以表誠意。而私相授受下,彼時高雅的君子為顯節(jié)制有禮,不疏遠、不褻近,則尤其喜歡用玉來定情。
“羅纓”是古代女子出閣時候綁系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因此《詩經》里有記:“親結其縭,九十其儀。”縭,即是羅纓。這里描述的正是女子出嫁的時候,其母心中依依不舍地給女兒束結羅纓的場景。結羅纓,則在后來漸進成為古代成婚的代稱。
君子求淑女,美玉綴羅纓。清代聞人倓《古詩箋》中將“美玉綴羅纓”解
《紅豆》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釋為“以玉綴纓,向恩情之結”。古代女子為心儀之人的佩玉結綴羅纓,以表心意昭昭。在《紅樓夢》里亦有林黛玉為賈寶玉的通靈寶玉結綴羅纓的情節(jié)。到第二十九回中,寶玉同黛玉慪氣,將通靈寶玉一把拽下又摔又砸,襲人勸說:“你不看別的,你看看這玉上的穗子,也不該同林姑娘拌嘴的?!币痪湓捜堑明煊駛牟灰?,顧不得病搶過玉來,用剪子將她給寶玉結的穗子剪成幾段。這“穗子”指的便是羅纓。
古詩又云:“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此處的同心結,同樣是古人表達情感的另一載體。唐朝苦吟詩人孟郊在《結愛》中寫道:“心心復心心,結愛務在深。一度與別離,千回結衣襟。結妾獨守志,結君早歸意。始知結衣裳,不知結心腸。坐結行亦結,結盡百年月?!蓖ㄆ荚谟猛慕Y來表達纏綿悱惻的心理活動。
談及相思的定情物,除了同心結,還有紅豆、梳子。眾所周知,紅豆又稱相思豆,正如王維在詩中所吟:“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毕鄠?,古時,一位男子出征,妻子朝夕立于高山上的大樹下眺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因其思念邊塞的愛人,女子竟在淚水流干后,流出粒粒鮮紅的血滴,凝結成紅色的“豆粒”,在生根發(fā)芽后,長成結滿一樹紅豆的大樹。這紅豆,便被世人稱為相思豆。而梳子作為定情信物,源自“結發(fā)同心,以梳為禮”。在古代,贈送梳子代表一生一世都要糾纏,故而有著私訂終身、欲白頭偕老之意。在古時候,女子出閣前有家人為其梳頭的習俗,所謂“一梳梳到底,二梳白發(fā)齊眉,三梳子孫滿堂”,既象征著家人的美好祝愿,也寓意了愛情的傳遞。
然而,翻閱歷代分釵寄情的詩詞,最引人傷感的還屬白樂天的《長恨歌》——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其他貼身的東西作為定情信物也很普遍。譬如,羅帕、香囊以及頭發(fā)等等。
羅帕是女子較為私密的東西,古代常用來傳情,附帶著說不清也道不明的纏綿之意?!督杜劣洝分?,就有幻影弱妹以羅帕相贈的情節(jié)。相似的還有《張生煮海》中,龍三娘以鮫綃帕為信物贈予張生。于禮教大防的古代,若女子巧笑嫣然,手執(zhí)羅帕相贈,其愛慕之意不言而喻。
香囊又稱香包、荷包、香球、香纓、佩偉等,其佩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根據《禮記 內則》記載:“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币馑季褪侵福嗄耆嗽诎葜]父母長輩時要佩戴“衿纓”以示敬意,這里的“衿纓”即編制的香囊。又因為香囊是隨身之物,戀人間便常常將其作為禮物相互饋贈,以表衷情,于是出現了“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的詩句。《紅樓夢》中,林黛玉也曾給賈寶玉做過香囊,在后面的回目中,黛玉誤會寶玉將香囊送人,便賭氣把正在做的另一個剪了。
至于頭發(fā),則要談及“發(fā)妻”這個稱謂了。在古代,受“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思想的影響,頭發(fā)是不允許隨便剪掉的,只有一種情況除外,即婚嫁時,男女要各剪下一縷青絲系在一起,女子是為“結發(fā)之妻”。因此,敢于剪發(fā)已算是女子向男子剖白心志的最高表達了。
玉佩
紅豆
香囊
木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