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許曉明
也說獄里獄外的“特權”
文_許曉明
羅琪 趾高氣揚
昔日高高在上的官員們,落馬后能適應高墻內的生活嗎?日前據媒體報道,不少職務犯罪人員剛入獄時多少都還會有一些官本位思想,雖然犯罪入獄身份變了,但高人一等的優(yōu)越感依然存在,喜歡其他罪犯稱呼他們入獄前的頭銜,甚至渴望得到獄警的尊重和監(jiān)獄領導的關照,希望能給他們面子。
坐牢了還不忘當初的權位,還喜歡讓人喊其早被剝奪了的頭銜,可笑又可悲。然而,這則小笑話卻有著值得深思的意義:貪腐官員們的特權意識是何等之淪肌浹髓。
當然,曾經呼風喚雨的落馬貪官們沒有看清形勢——作為身陷囹圄的囚犯,一切的榮華富貴都已是過往云煙了。在監(jiān)獄中再沒有級別差異,他們都只能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等待改造的犯人。指望監(jiān)獄還按照處級、廳級的身份來享受特別待遇,只是特權意識燒壞頭腦的昏話。但是,獄中落馬官員的“癡人說夢”卻足以驚醒人們,讓人們不得不深思。
在監(jiān)獄之外的另一番天地里,在官員們可以合法地按照級別享受不同待遇的社會中,又該如何嚴防官員的特權意識呢?
在監(jiān)獄里呆著,權力的風光不再,落馬官員們尚且時時有“我是干部”的錯覺。對一些在任的領導干部來說,工作上一呼百應,生活上被前呼后擁,早已是家常便飯。特權意識對他們的催動力勢必更強勁,工作和生活上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勢必要遭受更多的干擾。
季建業(yè)可以常年在酒店開房辦公,陳四海甚至幾乎從不在10點之前上班,更有甚者面對執(zhí)法人員大打出手,嘴里不忘喊著自己是某某領導。這并非他們不懂法律,不知紀律,不明是非,而是在他們的思想深處有著一種近乎扭曲的觀念。他們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他們認為自己不能與其他人混淆,自己應該俯視別人。
而這種扭曲的觀念,在其“自由”時往往連自己都難以察覺,認為這是自然而然合乎邏輯的,只有當其身處法網、陷落囹圄才可能幡然自省。
為什么呢?因為“權力附體”的錯覺往往讓意志薄弱的人迷失自我,并在迷失中忽略甚至無視法紀的邊界。剛開始只是試探性地踩過線看看,多踩幾次發(fā)現沒事,就會以為那條線是擺設,再過一段時間就會忘記還有那條線存在。
而當這些人面對法紀的拷問時,紅線重見,才悔之晚矣。法庭上、監(jiān)獄中,那些痛哭流涕的貪腐官員們,似乎都在那一剎那才幡然悔悟,既是無路可逃時的懺悔和贖罪,也是特權被剝奪后的頓悟。對于落馬過后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懺悔,不是那些失足官員們希望看到的,也不是公眾希望看到的,悔之晚矣。
而要從根本上遏制特權意識的作祟,必須從官員們身陷囹圄之前著手,要從官員們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失足之前著手,要從國家和群眾利益受損之前著手。根本途徑還是在于,強化對任職官員的法紀監(jiān)管,工作上和生活上都要“零死角”地監(jiān)控,紀檢監(jiān)察部門要時時防微杜漸,社會監(jiān)督要及時跟上,監(jiān)督、監(jiān)管的力量要時時讓官員們“如芒在背”,其特權錯覺才不會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