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福好
(農業(yè)部種豬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510500)
豬的血糖與健康的關系
樊福好
(農業(yè)部種豬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510500)
血糖(blood?sugar),顧名思義,是指血液中所含有糖類的總稱。為了科學研究的方便,血糖往往特指血液中的葡萄糖(blood?glucose),葡萄糖是機體(尤其是大腦)能量的重要或直接來源,故研究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含量)具有特別重要的生產意義和臨床意義。
人或動物機體具有一套精密調節(jié)血糖濃度的系統(tǒng),所以,自由采食動物血液中糖的濃度基本保持平衡狀態(tài),采食或空腹時變動不大。若該系統(tǒng)的機制發(fā)生了障礙,血糖濃度將會發(fā)生大的波動,血糖的波動也同時預示著機體的健康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所以測試機體血糖的變化具有指導健康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舊的文獻資料中,血糖濃度往往用mg/dl表示,即每100?mL血液中含葡萄糖的毫克數。為了符合現代國際科研習慣,本文將采用mM(mmol/L,毫摩爾/升)表示血糖的濃度單位(簡稱:糖度,oG)。
兩種單位的換算公式為:mg/ dl÷18=mmol/L;mmol/L×18=mg/dl。
血糖的測定方法很多,如電化學方法,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等等,每種方法都具有其一定的優(yōu)、缺點。電化學方法也稱為血糖儀法,簡便快捷,但儀器檢測誤差往往較大,結果也受到操作人員技術熟練程度和方法選擇的影響。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會受到血液中一些色原物質(如溶血時產生的黃色物質)的影響而存在一定的誤差。另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紅蛋白測試的標準化尚待統(tǒng)一。
本文所述葡萄糖濃度測定建議采用新型葡萄糖氧化酶法,該方法中色原物質采用新型的綠色原而非黃色原,避免了血液中黃色色原物質的影響,同時采用酶標儀法讀板,用S/P值表示血糖濃度,其中P值的標準標定為1mM葡萄糖濃度,該方法操作簡便、結果準確。
具體操作步驟:取微孔反應板一塊,1、2孔加入陰性對照標準品10μL,3、4孔加入陽性對照標準品10μL,其余各孔加入待檢血清或血漿樣本10?μL。
在上述各孔中(陰性對照、陽性對照、樣品)加入A反應液10μL及B反應液180μL,反應總體積200μL,反應達到平臺期的時間預定在30?min左右,為保持反應的穩(wěn)定性,終點反應時間為45?min,采用630?nm波長濾光片讀取OD值,S/P值即為血糖濃度值,亦稱為糖度(oG)。
A反應液的組成:葡萄糖氧化酶?100?IU,過氧化酶10?IU。
B反應液的組成:4-氨基安替比林30?mmol/L,2、4、6-三碘-3-羥基苯甲酸10?mmol/L。
選取足夠數量,健康度在70以上的豬群,測定其血糖濃度,經過大數據統(tǒng)計分析,正常豬群的血糖濃度暫定為4.0±1.0?mM,即3.0~5.0?mM。
當豬群的血糖濃度超過5.0?mM時,稱為高血糖癥(Hyperglycemia)。在當前的養(yǎng)豬生產中,出現高血糖癥的豬群比例較少,無需深入討論。當豬群的血糖濃度低于3.0?mM時,稱為低血糖癥(Hypoglycemia)。在當前的養(yǎng)豬生產中,出現低血糖癥的豬群比例較多,需引起廣大科技人員的重視。根據嚴重程度,低血糖癥分為3個等級。糖度在0~1.0?mM之間稱為1級低血糖癥;糖度在1.0~2.0?mM之間稱為2級低血糖癥;糖度在2.0~3.0?mM之間稱為3級低血糖癥。最嚴重的低血糖癥為1級。無論是1級、2級,還是3級低血糖,均需要采取生產上或臨床上的干預措施,防范于未然。
出現低血糖癥時,豬群往往表現為精神萎頓,乏力,皮膚發(fā)涼,背毛豎立,四肢無力,步態(tài)不穩(wěn),皮膚蒼白,肢體末端(四肢、腹部、耳尖)發(fā)紫,叫聲低弱,喜聚在一起,共濟失調,嘔吐,轉圈,顫抖,體溫降低,甚至死亡。出現1級或2級低血糖癥的母豬會出現流產、返情等繁殖障礙問題。
案例1?糖度數據:0.77、0.29、1.02、1.17、1.29、1.15、1.02、0.97、0.85、0.27、1.61、1.09、0.89、1.34、0.86、0.60、0.71、1.41、0.49、0.87、0.97、1.20、1.33、0.85、0.75、0.74、0.91、0.71、0.34、0.88、1.98、1.90、1.96、2.03、1.96、1.86(平均血糖濃度0.91?mM)。
該豬群發(fā)生嚴重低血糖,屬于1級低血糖癥,所有母豬均發(fā)生流產,豬藍耳病原的基因測試均為陰性,其他誘發(fā)原因待查。
案例2?糖度數據:3.23、1.63、2.76、2.42、3.03、3.21、2.02、2.81、2.57、1.74、2.08、3.02、1.33、1.20、 1.43、1.28、2.47、2.13、2.30、2.80、1.13、2.42、2.77、1.20、0.98、2.76、3.02、2.20、3.06、2.28、2.87、1.99、2.99、1.73、2.81、2.88、2.77、1.09、2.94、3.20、2.28、1.71、2.76、3.10、2.73、1.88、2.97、2.57(平均血糖濃度2.34?mM)。
該豬群均為保育豬,屬于3級低血糖癥,豬群毛松,生長緩慢,消瘦,部分豬只發(fā)生喘氣等臨床癥狀。
案例3?糖度數據:2.01、1.18、1.45、0.86、1.00、1.23、2.53、1.70、2.21、1.96、2.87、1.89、1.74、1.13、2.74、2.60、1.16、2.97、0.88、3.10?(保育豬血糖平均值為1.86)。
4.25、3.47、4.41、4.32、3.57、3.17、3.21、3.18、3.58、3.36、3.95、2.83、3.79、4.03、4.23、3.67、3.47、3.52、3.01、3.28(母豬血糖平均值為3.61)。
母豬生產、繁殖性能等狀態(tài)正常,保育豬皮膚蒼白,生長緩慢,部分豬只發(fā)生喘氣,漸進性消瘦。
低血糖癥發(fā)生的原因分為3種:糖攝入不足、糖合成不足,糖調節(jié)障礙。
糖攝入不足:飼料配方失當,飼料中能量物質不足;機體發(fā)生腹瀉,損失了大量體液;長期饑餓;長期飼喂發(fā)霉變質的飼料或飼料超過保質期限。
糖調節(jié)障礙:主要是藥源性低血糖,如抗生素類藥物以及影響大腦和胰臟的內分泌調節(jié)的藥物。當體內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皮質醇等缺乏時也會造成低血糖癥。
糖合成不足:肝臟和腎臟功能受損,肝糖合成不足,腎糖排泄加快等也會造成低血糖癥。
糖合成不足或調節(jié)障礙是構成當前豬群低血糖癥的主因。在當前的養(yǎng)豬生產中,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礦物質的超量添加,消毒藥物的濫用和疫苗的過度接種,蛋白質資源的浪費等等因素均造成了豬群肝臟和腎臟功能的損害,尤其是肝臟的糖原合成功能以及糖代謝的調節(jié)功能均受到較大程度的破壞,豬群低血糖癥的比例居高不下。
根據健康評價和葡萄糖代謝的相關性研究,豬群血液的糖度水平與豬群的健康度之間存在相關性:糖度偏離正常值越高,豬群的健康度越低。所以,通過糖度檢測亦可判斷豬的健康水平,并以此衡量飼料質量和豬場的生產管理水平。
在養(yǎng)豬生產中,不少低血糖癥可以通過適當應對措施進行預防。豬群出現短暫性的低血糖癥,可以通過補充葡萄糖加以改善,如靜脈注射10%~50%的葡萄糖和生理鹽水。或者直接在飼料中短期添加“飼用葡萄糖或白砂糖”,添加的濃度控制在8%~12%之間。
腺、垂體功能減退及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者可用可的松治療;肝源性血糖過低癥可采用高糖飼料。具體敘述如下:
4.1急癥處理(個體治療)
輕者給予含糖量高的飼料或飲水,不能口服或癥狀嚴重者可靜脈注射10%~50%葡萄糖100~200?mL,繼以5%~10%葡萄糖滴注。內分泌機能減退的低血糖癥需補充葡萄糖,亦可以用氫化可的松20?mg/kg與葡萄糖混合滴注。[1]
由于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等激素類藥物比較昂貴或者被禁用,目前不適宜在獸醫(yī)臨床上使用。
4.2病因治療(群體預防)
對于感染性或藥源性低血糖癥,必須首先控制感染或消除藥源性等致病因素。高毒力的豬藍耳病疫苗的過度使用是造成豬群低血糖的重要因素,飼料的霉變也會造成豬群低血糖癥;長期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或添加過量的微量元素同樣會造成豬群的低血糖癥;豬群發(fā)生低血糖癥時,盡量不要使用葡萄糖氧化酶等飼用酶制劑以免加重病情。
因此,預防豬群的肝源性低血糖癥將成為我國養(yǎng)豬業(yè)的重要研究課題。
[1]屈紅軍.新生仔豬低血糖癥的病因及治療[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14(9):67-68.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