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得強
多樣的心理描寫,豐富的人物情感
——“心理描寫”寫作指導
◎魏得強
在記敘文寫作中,很多同學著重于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等,卻忽視了心理描寫。其實,描寫人物的心理,往往更能深入人物心靈,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表現(xiàn)人物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感情。下面,筆者從三個方面來談?wù)動洈⑽脑趯懽髦腥绾芜\用心理描寫。
一、直接描寫心理,揭示人物品質(zhì)
心理描寫,一般運用第一人稱,把人物想說的話說出來,即內(nèi)心獨白方式。如果采用這種方式,那么袒露的心聲一下子就能揭示出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和思想。比如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中,寫到老大臣來到那兩個騙子的屋子里,看見他們正在空織布機上忙碌工作的情節(jié)時,就有一段精彩的心理描寫:
“愿上帝可憐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睜得特別大。
“我什么東西也沒有看見!”但是他沒敢把這句話說出口來。
“我的老天爺!”他想,“難道我是愚蠢的嗎?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這一點決不能讓任何人知道。難道我是不稱職的嗎?不成!我決不能讓人知道我看不見布料?!?/p>
因為是不可告人的,是內(nèi)心的活動,這位老大臣自私、虛偽的品性,只能通過心理描寫表現(xiàn)出來。
二、動作暗示心理,表現(xiàn)人物思想
人的動作、行為總是受心理活動的支配,從行動中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內(nèi)心世界,也是表現(xiàn)人物思想品格的一種方法。如孫犁的《蘆花蕩》一文中的一段描寫:
老頭子把船一撐來到他們的身邊,舉起篙來砸著鬼子們的腦袋,像敲打頑固的老玉米一樣。他狠狠地敲打,向著葦塘望了一眼。
這一段較多地運用了動作描寫,卻生動地寫出了“老頭子”復雜的心理活動,“舉起篙來砸”“狠狠地敲打”寫出了他對日軍極端仇恨的心理;“向著葦塘望”寫出了他想讓兩個小姑娘看到此景的心理。兩種心理活動正好體現(xiàn)了“老頭子”勇敢無畏、自尊心極強的性格特征。
三、景物襯托心理,展現(xiàn)人物性格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句詩告訴了我們,情與景常常是交融在一起的。通過景物來烘托,能夠委婉地表達出人物的心聲,從而展現(xiàn)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李森祥的《臺階》一文中的一段描寫:
臺階旁栽著一棵桃樹,桃樹為臺階遮出
>>心靈雞湯真正的修行不是逃離,不是躲避,而是欣然面對,全然接受,接受此刻你正在經(jīng)歷的一切好與壞。一片綠蔭。父親坐在綠蔭里,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里栽著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煙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
“桃樹”“柳樹”“煙霧”這些景物描寫,是從側(cè)面來寫人物心理的。父親抽煙時專注地望著別人家高高的臺階,他羨慕,他向往,他在謀劃怎樣加快準備,爭取能早日造起高臺階的新屋,像人家一樣氣派,也叫人羨慕。這樣就傳神地寫出了父親的心理。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體會到心理描寫的多樣性和重要性。不過,任何一種描寫方法都不是孤立的,我們要學會靈活和綜合地使用各種描寫方法,這樣才能寫出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來。
【美文引路】
期待
◎李靜
聽說那個男人離開媽媽了,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她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說不清是啥滋味。她想:如今,該有機會了吧?媽媽可以回到他們父女身邊了吧?
她六歲那年,那個男人出現(xiàn)了,媽媽竟為了他,拋下了她和爸爸。自此,她幾乎失去了快樂,沒有人給她洗臉,沒有人給她扎小辮子,睡覺的時候也沒有人給她講故事。睡著之后,她的淚水總會打濕枕頭。她開始羨慕有媽媽的小朋友。她對媽媽愛恨交加,痛苦與矛盾糾纏著她。有時,她希望媽媽生活在幸福中——畢竟那是她的媽媽;有時,她又掩飾不了心中的恨意——誰讓媽媽狠心拋棄了她呢?
她和爸爸相依為命,實在太苦了,缺少了女主人的家,不是一個完整的家。如今,機會來了,她要給媽媽機會,也要給自己機會。她打定了主意。
一路上,她目不斜視,思緒萬千。一會兒,腦海里浮現(xiàn)出當年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溫馨畫面,那時家境雖說清貧,但媽媽總能夠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那蝴蝶結(jié)扎得好美哦;一會兒,她的眼前似乎又閃現(xiàn)媽媽不顧她的啼哭、不顧爸爸的挽留,狠心拋棄他們而去的背影……
到了媽媽家樓下,她的心跳加快了不少;來到二樓,她卻有些躊躇;上到三樓時,她的腳步亂了;到了四樓,到了媽媽家門前,她屏住呼吸,閉上眼睛……如今,媽媽就在門里,身為女兒的自己就在門外,要不要敲門呢?
她舉起的手有些發(fā)抖,抖得像風中的樹葉。她試著去敲門,可是,她的手如同棉花一樣落在那扇古銅色的防盜門上,沒有發(fā)出絲毫的聲響……
她猶豫了:如今,還能夠回到從前嗎?如今,媽媽還是那過去的媽媽嗎?她的手舉起又放下,放下又舉起。終于,她下定了決心?!芭椤钡囊宦暎檀俣指纱?,在寂靜的樓道里異常清晰。
她的心里,對媽媽充滿了期待。
【賞析】
這篇文章運用不同的心理描寫,刻畫了一個小女孩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她心里既恨媽媽,又渴望母愛,最終她選擇了原諒,并期待媽媽回到她和爸爸身邊。文章寫出了小女孩對未來的期待之情。文中有內(nèi)心獨白式的心理描寫,如“她想:如今,該有機會了吧?媽媽可以回到他們父女身邊了吧”;也有運用比喻來寫心理的,如“她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說不清是啥滋味”;還有運用動作暗示心理的描寫方法,如敲門前“躊躇”“腳步亂”“屏住呼吸”“閉上眼睛”“手舉起又放下,放下又舉起”等。正是因為有這些描寫,才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讓人物性格鮮明突出。
【仿寫佳作】
自卑,在那一刻煙消云散
◎殷蕾蕾
如果你是在黑夜里綻放的一朵鮮花,那么,請勇敢地散發(fā)出你的清香,在你身邊,永遠會有一群花朵陪你綻放。
——題記
>>心靈雞湯一只站在樹上的鳥兒,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斷裂,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女孩走進教室的那一刻,全班靜悄悄的,同學們看她的眼光各有不同,有驚異,有同情,還有莫名的笑意……女孩忍住在眼中打轉(zhuǎn)的淚水,徑直走到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她覺得,那里是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女孩的腳跛得厲害,從小時候開始,她就知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自卑從小就牢牢扎在心里,根深蒂固。
下課后,果然沒人主動和女孩說話,女孩的臉微紅,默默地拿起剛領(lǐng)到的新書,在上面寫下自己的名字,寫得很慢很慢,直到上課也沒寫完。她怕自己下節(jié)課沒事干。
就這樣,女孩在陰暗的角落里極其安靜地度過了一天又一天。直到那天下午,女孩心里突然炸開了鍋,變成了亂糟糟的一團。
班長站在講臺上宣布了一個讓除了她以外的同學都為之振奮的消息:學校要組織爬山活動。現(xiàn)在是三月,陽光柔和明媚,卻晃得女孩眼暈。
下課后,女孩主動找到班長,低著頭,臉憋得通紅,支支吾吾地說道:“班……班長,那……那個爬山活動,我……我能不參加嗎?那……那天我剛好有事?!卑嚅L低頭想了一會兒,說道:“這事我得找班主任商量一下,問一下她的意見?!闭f完,背起書包走了。
那幾天,同學們總是看著女孩議論紛紛,女孩并不留心去聽他們說什么,只是焦急地看向班長。班長那邊怎么還是沒有動靜呀?女孩越想越著急。
第二天,女孩失望地走進教室,昨天下午班長告訴她,學校規(guī)定每個學生都必須參加爬山活動。她傷心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可就在走到桌子旁的那一刻,她整個人都呆住了。桌子上擺放著一個水晶月亮,旁邊圍繞著一朵又一朵精心疊制的花,一張潔白的紙箋上娟秀的字跡映入眼簾:如果你是在黑夜中綻放的一朵鮮花,那么,請勇敢地散發(fā)出你的清香,在你身邊,永遠會有一群花朵陪你綻放。
自卑,在那一刻煙消云散。女孩抬起頭,吸了一下鼻子,抹掉眼里晶瑩閃爍的東西,微笑地看著全班同學,朗聲說道:“班長,明天的活動我參加?!?/p>
【點評】
這篇作文以女孩的心路歷程為線索,寫出了同學之間純真的友情,讀后讓人內(nèi)心充盈著滿滿的溫暖。文章對女孩的心理進行了細膩的描寫。起初,女孩因自卑而沉默無言,在班長宣布爬山活動的消息后,她的內(nèi)心變得亂糟糟的,然后通過結(jié)結(jié)巴巴的語言描寫和“臉憋得通紅”的神態(tài)描寫,顯示女孩內(nèi)心的慌亂和無助。最后一段,女孩自卑的心豁然開朗。女孩的情感和心理變化,生動傳神,其因腳跛而自卑、因同學的情誼而感動的心理躍然紙上。
【有關(guān)“心理描寫”的素材積累】
內(nèi)心獨白式: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請你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不看電視、不打游戲機了。唉!都怪我自己,考試前一天還偷看了一個小時的電視。老師啊,請你手下留情,讓我過了這一關(guān)吧,今后,你就是我的女皇。
環(huán)境襯托式:天陰沉沉的,不時刮來陣陣冷風。風刮到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戰(zhàn)。教室里靜悄悄的,只聽見“沙沙”的發(fā)試卷的聲音。同桌的試卷已發(fā)下來了,72分,看著同桌哭喪的臉,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心靈雞湯別太理會人家背后怎么說你,因為那些比你強的人,根本懶得提起你。詆毀,本身就是一種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