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利
我喜歡行走在路上。
自從1995年參加工作以來,我就走上了教育這條路。20余年的行走,我留下了一串串或深或淺、或彎或直的足跡。在這條路上,我行走著、思考著、收獲著、成長著……
一、你的目標精準嗎
一天,我們在作課室聽了趙老師執(zhí)教的《落花生》,隨后全體語文教師又進行了細致深入的評課。通過評課,我們對“學導和諧”模式、對高效課堂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交流中,王校長對教學目標的準確制訂與實施做了詳細指導。
首先,教師要明確本冊書、本年級段的語文教學重點,弄清分散到每一單元中的訓練點,然后再根據具體的課文內容安排自己的教學目標。這種目標的確定是由上而下的,是由宏觀到微觀的。只有站在鳥瞰全書的高度才能制訂出準確、合適,而又上下貫通的教學目標,才有可能實現高效課堂。
其次,要緊扣文章提示,把
握編者意圖。那么,怎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能體現課文特征的內容,提取最有價值的信息作為教學目標呢?
王校長建議我們不妨多關注課文中的各種提示信息,如:每個單元前的導讀提示、文章中出現的“小泡泡”、課后的練習題、略讀課文前的提示語,甚至文中的插圖……編者的意圖很大程度上是由這些資源或多或少地透露給我們的。所以,擦亮我們的雙眼,認真分析這些或明或暗的信息材料,就能幫助我們領會教材的編排意圖,制訂的目標就會更貼合教材的編排體系。
最后,教師制訂本課的教學目標,還要根據課時安排、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分配。
的確,實現和諧高效課堂的首要條件是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而要想達到這樣的目標,必須要以鉆研大綱、吃透教材為基礎。
所以,老師們,每天上課前,都讓我們先來鉆研教材大綱,認真?zhèn)湔n吧!
二、你的眼里有學生嗎
中午吃過飯,我隨手拿起一份《青年導報》看了起來。文章《別忽略后排舉起的小手》令我陷入了沉思。
文中描寫了作者聽課時觀察到的一個細節(jié):最后一排的一位男生,整節(jié)課身子挺得直直的,聽講十分認真,舉手非常積極??墒牵處煹难劾镏挥星芭诺膸讉€學生,直到下課鈴響起,這個孩子仍然沒有機會回答問題。
文中結尾的反問猶如鼓槌,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直到下課鈴響起,我失望了,不知那個孩子是否失望?不知下一節(jié)課他是否仍會舉起小手?不知這樣過上幾年,課堂上是否還能聽到這個孩子清脆的聲音?”
反觀我們的課堂,這樣的情況也比比皆是:為了趕進度,學生沒有靜心思考回答問題的時間,課堂成了教師表演的舞臺;為了所謂的課堂效果,教師的眼里只有幾個好學生,多半學生沒有發(fā)言的機會,成了好學生的陪襯。這樣,當有些教師把提問作為展示自己的工具時,那提問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勢必會打擊某些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也自然會影響課堂的質量。
長此以往,當教師一次次忽略了那些曾經想發(fā)言的小手時,這些學生也許會慢慢地選擇沉默,他們的小手也許會慢慢地選擇放下……曾經活潑靈動的課堂,就這樣失去了生機和活力。而所有的這一切,都和眼前聽課的情景有著一定的聯系吧?
追根溯源,需要改變的還是我們自己:轉變觀念,做到眼中有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認真?zhèn)湔n,做到心中有學生,環(huán)節(jié)設計要細致,每一個問題都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甚至專門為某一個孩子而定。
所以,我要說:關注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孩子,千萬別忽略每一個高高舉起的小手!
三、你關注細節(jié)了嗎
一說到備課,大家最注重的往往是這節(jié)課的整體設計,卻很少關注其細節(jié)。實際上,精彩和諧的課堂正是由一個個不起眼的小細節(jié)組成的。也正是這一個個精心設計的細節(jié),成就了和諧高效的課堂。
曾記得在一本書上看過一篇文章《從現在開始》。該文舉例說,一位教師在20分鐘時間內讓學生勾畫了四次:畫出生字、好詞好句、小動物的話、小動物的心情。勾畫四次,教師卻沒有向學生交代要變換勾畫的符號。于是,學生的課本畫滿了鉛筆道道,黑乎乎的一片。學生對文章的思路、學習的目標一片混亂,自然也沒有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
在今天的語文課上學習《她是我的朋友》時,我吸取教訓,用簡潔明確的語言提出了試學要求:“用橫線畫出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用圓點點出描寫阮恒動作的詞語,用小三角標出使你感動的詞語。”任務要求明確、符號清晰,學生勾畫起來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我想,訓練的次數多了,形成了習慣,師生達成了默契,課堂效率自然也就提高。
成也細節(jié),敗也細節(jié)。關注課堂細節(jié),才能讓師生更和諧,讓課堂更高效、更精彩!
四、你備作業(yè)了嗎
接連多次常態(tài)課的展示點評,讓我收獲頗豐。
前天下午的一個無意之舉,讓我深深地感受到:要做到高效課堂,備課不僅要細,而且要全。
事情是這樣的——
這學期我教的是畢業(yè)班,作業(yè)相對多了一些。語文練習冊,生字詞,日常練筆作文,等等,作業(yè)量著實不少,而做的最差的就是語文鞏固練習了。每天批改、點評、補錯,讓我和孩子們疲憊不堪。
正當我面對一堆作業(yè)“奮筆疾書”時,平時聰明卻不夠勤奮踏實的小文龍笑著說:“老師,每次作業(yè)前,你要是能把答案全說出來,我保證每次都是滿分!”為了讓學生認真對待作業(yè),我把班里的每次鞏固練習作業(yè)都視作一次考試,都要批改打分。所以學生這樣說。
“讓老師說答案,你想得美!”另一個學生說道。
在嬉笑聲中,上課鈴響了。孩子們開始上課,我坐在教室后面繼續(xù)批改作業(yè),腦子里卻回想著剛才小文龍的話“把答案全說出來”。這樣做肯定不行,那能不能像對待課文后面的作業(yè)問題一樣,提前看看,講課時把難點講到,再讓學生寫……我靈機一動:真是的,以前怎么沒有想到?”
說干就干。接下來的一課是《唯一的聽眾》,鞏固練習中有兩道題,題型靈活,難度較大,且又是本課的一個重點。于是,我把這兩道題標注在書中相應的段落里,做上記號,上課時做了適當的點撥。
下午,再次批改《唯一的聽眾》這一課的鞏固練習作業(yè)時,感覺好多了。除了增加了幾個全對的學生,其他學生的作業(yè)也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放學時,在當天的作業(yè)點評中,我告訴學生:“作業(yè)并不難,只要你上課認真聽講?!睂W生紛紛點頭。而且,學生通過這一次作業(yè),也再次明白了: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學習就是這樣輕松、簡單。真是一舉兩得!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王校長早就多次告訴過我們:備課要把課后習題、練習冊等作業(yè)備進去。只是當時我沒能完全理解,沒有放在心上,更沒有主動去做罷了。
看來,要想把課上得高效,真的很不容易:不僅要鉆研教材,備好重點、難點,還要備學生、備學情,甚至還要適當備作業(yè)、備課后練習題。那么,就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努力做一個考慮周到、備課周全的老師,力爭實現和諧高效的課堂吧!
我如一名行者,跋山涉水,且行且思,守候著花開的幸福,成長在教育的路上。
我喜歡行走在路上。以后,我仍將一如既往地行走在教育這條路上!
(作者單位:河南焦作市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楊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