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林
多層螺旋CT診斷冠心病的臨床應用價值
劉巧林
目的:研究多層螺旋CT診斷冠心病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對我院曾收治的60例冠心病確診患者行多層螺旋CT診斷和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分析患者的多層螺旋CT診斷結果。結果:多層螺旋CT診斷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狀動脈近段的效果遠好于遠段,其診斷效果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多層螺旋CT診斷冠心病操作簡便、安全無創(chuàng)、速度快、準確率高、應用范圍廣,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多層螺旋CT;冠心??;診斷
冠心病又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發(fā)病機制是由人體冠狀動脈血管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臨床上主要分為五種類型:心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力衰竭型、無癥狀心肌缺血型及猝死型[1]。該病在老年人群中的發(fā)病率較高,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臨床上應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及早診斷和治療冠心病。為了探討多層螺旋CT診斷冠心病的臨床應用價值,對我院2015 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間收治的60例冠心病確診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均行多層螺旋CT診斷和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將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診斷結果作為評價標準,分析多層螺旋CT診斷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本次臨床觀察對象為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間收治的60例冠心病確診患者,其中男40例、女20例,分別約占66.7%、33.3%;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58.5±9.2)歲;病程0.3~8.2年,平均病程(5.4±2.6)年;臨床分型為心絞痛型27例、心肌梗死型21例、缺血性心力衰竭型10例、無癥狀心肌缺血型2例,分別約占總數(shù)的45%、35%、16.7%、3.33%;60例患者的心電圖均顯示為竇性心律ST-T段有變化,且心室率均<70次/min。
1.2診斷方法采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生產(chǎn)的Optima CT680螺旋CT掃描機對60例患者進行掃描,掃描前先將掃描機的參數(shù)設置為:V=120kV,I=850mAs,螺距0.6mm,準值0.6mm,重建層厚0.625mm[2]。掃描時首先從患者的氣管分叉位置到心底部位行平掃,同時選擇心電門控觸發(fā),掃描過程中令患者屏息約20s,以保證可以在舒張期的同一點采集到圖像;然后以4.5~5.0m l/s的注射速率經(jīng)肘靜脈對患者注入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普羅胺(優(yōu)維顯,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10970416)。操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造影劑的總使用量不得超過1.5m l/kg;②為了防止右心房出現(xiàn)偽影,注射時應采用雙相注射程序;③注射完成后到開始掃描的時間應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掃描結束后,采用智能掃描技術和圖像預覽軟件來分析CT圖像,并以相關圖像處理工作站來重建冠狀動脈三維圖像,最后再根據(jù)計算機分析結果來判斷鈣化和斑塊情況。
1.3觀察指標詳細觀察和記錄60例患者經(jīng)多層螺旋CT診斷后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狀動脈近段、中段及遠段的特異度(診斷試驗特異度Sp)、靈敏度(診斷試驗靈敏度Se)和準確度(診斷試驗準確度SAc)三項指標,并進行比較[3]。SAc與Sp和Se成正比,SAc=(Se+Sp)/2。
1.4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統(tǒng)計,計量資料均采取t檢驗,計數(shù)資料均采取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多層螺旋CT診斷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狀動脈近段的效果遠好于遠段,其臨床數(shù)據(jù)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60例患者的多層螺旋CT診斷結果數(shù)據(jù)表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4]。通常情況下,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合理膳食、飲酒過度、缺少體力勞動和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冠心病的重要發(fā)病因素,而性別、年齡及家族史等更是不可改變危險因素,巨細胞病毒、幽門螺桿菌及肺炎衣原體等細菌的感染也有可能引發(fā)冠心病。冠心病的根本發(fā)病原因是人體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胸痛,或因體力活動和情緒激動等誘發(fā),或在安靜狀態(tài)下和夜間出現(xiàn)。冠心病的發(fā)病類型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心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力衰竭型和無癥狀心肌缺血型,更嚴重的冠心病發(fā)病類型為猝死。臨床上對冠心病應采用有效的診斷方法及時確診。常見的冠心病診斷方法主要有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診斷、超聲診斷、CT診斷及血液學檢查等,每種診斷方法的效果不一,還需進一步進行臨床實踐研究。目前,多層螺旋CT在冠心病的臨床診斷中應用較為普遍,使冠心病的診斷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5]。
本次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多層螺旋CT診斷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狀動脈近段的效果遠好于遠段,其臨床數(shù)據(jù)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以得出結論:采用多層螺旋CT診斷冠心病操作簡便、安全無創(chuàng)、速度快、準確率高、應用范圍廣,尤其對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狀動脈近段的診斷效果很好,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1]簡繼華.多層螺旋CT診斷冠心病的臨床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4,20(1):77-78.
[2]朱本祥,王穎,孫立峰,等.多層螺旋CT在冠心病的臨床診斷中應用價值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4,33(14):185-186.
[3]賈喆,劉麗君,張海斌,等.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在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4,28(7):677-679.
[4]李宏松.多層螺旋CT診斷冠心病的臨床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5):40-41.
[5]李炳華,王文杰,于明霞.多層螺旋CT診斷冠心病的臨床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7):111-112.
A
1004-2725(2016)07-0526-03
221300江蘇 邳州,邳州市中醫(yī)院影像科
作者:劉巧林,E-mail:6576588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