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納蘭性德的一生充滿波瀾,出身于富貴的家庭,但他深隱的失落,胸中郁積的沉悶,愛情的情深不壽,官宦人家的桎梏,父親明珠的無形束縛……他所承受的不曾比失意文人少。本文通過詩經(jīng)內(nèi)的蒹葭以及桃夭等詩詞透露出納蘭性德的情感生涯,納蘭性德的文句是靈動的,從他的字字珠華的詩詞中可以看出這位濁世翩翩佳公子,就這樣日益消瘦在紅塵往事里,只留下飲水詞供我們品讀他的心事。
關(guān)鍵詞:惆悵 失意 桎梏
在政途不暢意難平的眾多古人中,納蘭性德的一生無疑讓人羨慕。出身于富貴榮華的家庭,安伴君側(cè)意氣風(fēng)發(fā)。然而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人們看到的得意遠(yuǎn)比他的失意要多。他深隱的失落,胸中郁積的沉悶,愛情的情深不壽,官宦人家的桎梏,父親明珠的無形束縛……他所承受的不曾比失意文人少。或在花間,或在飲水,或在塞北江南,或在三百多年后我所執(zhí)的詩卷中,有一個(gè)長嘆噫兮思彼佳人的公子。
蒹葭[1]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正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2]根據(jù)民間傳言,容若年少之時(shí),曾有一段曇花一現(xiàn)的感情。相逢是在人間,在圍著欄桿的金井邊,落花滿階的暮春時(shí)節(jié)。眼波流轉(zhuǎn),是天真無邪的初見。只是一眼,此生再難忘卻的情劫。涉世未深不懂得世故的青澀,漸漸蛻變?yōu)橹獣匀碎g情事的你我。然而生在官宦人家,婚姻從不能自由。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未等到一場你情我愿的婚嫁,卻聽到了表妹將要入宮的噩訊。“誰省,誰省,從此簟紋燈影。”
“深禁好春誰惜,薄暮瑤階佇立。別院管弦聲,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謝,繡被春寒今夜。寂寂鎖朱門,夢承恩?!睋?jù)清《賃廡筆記》載:“旋此女入宮,頓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結(jié),誓必一見,了此夙因。會遭國喪,喇嘛每日應(yīng)入宮唪經(jīng),容若賄通喇嘛,披袈裟,居然入宮,果得彼妹一見。而宮禁深嚴(yán),竟不能通一語,悵然而出?!比萑魹橐姳砻?,不惜假扮入宮。只可惜“一朵芙蓉著秋雨”的表妹與他在紫禁城內(nèi)只能“相逢不語”靜默無言,“轉(zhuǎn)過回闌扣玉釵”。
世界上最遙遠(yuǎn)的距離,是你我明明相愛,卻不能在一起。隔著深深的庭院與高大的宮墻,二人再難相見?;蛟S在容若的眼中,表妹自然是自己的,只是在另一個(gè)沒有自己的世界里,繼續(xù)活著。不知表妹是否也曾寂寥地坐著,回憶著“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的少年錦時(shí)。
桃夭[1]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好在軟綃紅淚積,漏痕斜罥菱絲碧。古釵封寄玉關(guān)秋,天咫尺,人南北。不信鴛鴦頭不白?!奔{蘭容若之妻是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出生在滿清福地沈陽的名門,自小受的是“傳唯禮義”“訓(xùn)有詩書”的教育,加上滿漢文化交融熏陶,使得盧氏“貞氣天情,恭容禮典”,一派大家閨秀的風(fēng)范。十八歲那年,“生而婉孌,性本端莊”的盧氏嫁給容若。相比起年幼青澀的表妹,已然婷婷而立的盧氏更加知曉相夫持家之道,更為宜室宜家。也許沒有詠絮才,也許沒有停機(jī)德,給你的也僅僅是傾盡心血去照顧你。在你進(jìn)書房前擺好你喜歡的瓜果,在你寫字前為你細(xì)細(xì)研墨??梢詳[舟藕花深處,可以邁過風(fēng)霜雨雪,我盡力讓自己在你生命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爸阂蝗苏l是”納蘭在一首荷葉杯中將盧氏稱為知己。在那個(gè)男尊女卑的時(shí)代,究竟要付出多少才能將百煉鋼化作繞指柔。
也究竟要多少的深情才能讓納蘭不顧世俗,將盧氏停棺一年才肯下葬。
“塵滿疏簾素帶飄,真成暗渡可憐宵。幾回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惟有恨,轉(zhuǎn)無聊,五更依舊落花潮。衰楊葉盡絲難盡,冷雨西風(fēng)打畫橋。”這首《于中好》寫于十月初四,亡妻生日前夜。盧氏嫁給容若三年后,便因難產(chǎn)亡故。自此以后,納蘭詞中“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拔易灾邢赊D(zhuǎn)側(cè)”,自你別后,再難安穩(wěn)入眠。日日思念肝腸寸斷的納蘭,只能借詞來抒發(fā)哀痛?!氨痪颇@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dāng)時(shí)只道是尋常。”曾記得你我如同李清照與趙明誠一般賭書的日子,醉酒深沉,便不要在春日里驚起。“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已經(jīng)過了十年了,你依舊是困住我的傷口,是我年久日深的思念。熬過所有困頓苦悶,給你最后一次的深情是終于有一日,我也漸漸死去。不偏不倚恰好是你的忌日。
野有蔓草[1]
有美一人,清揚(yáng)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愿兮。
“欲問江梅瘦幾分,只看愁損翠羅裙。麝篝衾冷惜余熏??赡湍汉L倚竹,便教春好不開門。枇杷花底校書人?!盵3]淥水亭中經(jīng)好友顧貞觀介紹初見江南歌姬沈宛,來自南方的沈宛不同于北方女子的大家閨秀,舉手投足間有著靈動秀麗的風(fēng)味。著有《選夢詞》的她通曉詩書,尤其對納蘭性德的詞極為喜歡。她懂納蘭,她敬納蘭,她愛納蘭,即使無法得到最真摯的情懷回饋,即使他“一生一代一雙人”中的另一半從來不是她,也未曾后悔。大抵我遇見你,就是為了陪你度過一段歲月,然后用一輩子的時(shí)間懷念你?!帮L(fēng)韻不減夫婿”的她,憑借吟詩作賦的才能贏得納蘭的矚目。
夢江南中寫道“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fēng)吹破膽瓶梅,心字已成灰?!盵4]納蘭性德的家人并不接受沈宛,于是只能將她安排在德勝門外的一處小院。與沈宛因門第與身份差別而落得凄楚的結(jié)局,沈宛回到浙江烏程,而納蘭性德只能長久地站在沈宛已經(jīng)離去的小院里獨(dú)自神傷。一年以后他寒疾而亡,而這段感情也短促地結(jié)束。
納蘭性德的文句是靈動的,內(nèi)心豐溢的情懷更甚于此。三個(gè)女子幾乎占據(jù)了他所有的愛,也給予了他詩詞創(chuàng)作的靈感與無窮無盡的思念,橫溢的才情因此得以宣發(fā)。喜歡的偏偏得不到,兩情相悅卻又不得長久。幸有知音見采,可旁人卻不肯任他撫琴吟唱。這位濁世翩翩佳公子,就這樣日益消瘦在紅塵往事里,只留下飲水詞供我們品讀他的心事。
參考文獻(xiàn):
[1]朱熹.詩經(jīng)集[A].上海傳[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納蘭性德.納蘭性德集[M].西安:三晉出版社,2008:80.
[3]房開江.中國歷代文學(xué)作品選(第四卷)[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5:292.
[4]張秉戍.納蘭詞箋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高嵩,男,河南省安陽市滑縣第一高級中學(xué)學(xué)生,研究方向: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