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官員。如果沒人對這個公器富有長久的責任,最后買單的就是整個國家。官員違紀是現象,根源則在于沒有落實責任。黨委不管,紀檢監(jiān)察不辦案,“窩案串案”、頂風違紀就會成為必然。因此,需用問責的外力來倒逼著給予壓力,把權力與責任、義務與擔當對應起來,充分發(fā)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厚植黨執(zhí)政的政治基礎。
十八大后,問責力度不斷加大。日前,中紀委網站再發(fā)“打虎”信息:國家開發(fā)銀行原監(jiān)事長姚中民,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兩年前,姚中民就曾因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問題被通報。通過梳理發(fā)現,十八大后落馬的“老虎”中,至少有4人“落馬”前就受“記過”或免職、警告等處分。
老副部的連環(huán)“劫”
官方簡歷信息顯示,姚中民曾任國家開發(fā)銀行黨委副書記、監(jiān)事長,并已于2013年底退休。其個人簡歷資料顯示,1994年,姚中民由河南省政府副省長任上調往國開行,歷任副行長、紀檢組組長、黨委副書記、監(jiān)事長等職。
根據公開報道,姚中民的仕途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兩點:其一,此人可歸入技術官僚之列。數十年長期在金融機構任職,而且待過的主要是兩大單位:中國建設銀行、國家開發(fā)銀行。官方通報的是“國家開發(fā)銀行原監(jiān)事長”落馬,這跟此前常小兵落馬通報不太一樣。當時常小兵名字前面掛著兩個頭銜“中國聯通原董事長”、“中國電信董事長”。為此普遍認為,其出事很大程度上是在“原”單位任上。
其二,姚中民算得上是橫跨政商的官員。他曾在地方上任職,雖然只有短短幾個月。1993年,時任建行河南分行行長的他升任河南省副省長,此后又調任國開行副行長、紀檢組長,在國開行任職20年。
在國開行,姚中民也是“元老”了。根據國開行官網介紹,該行成立于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金融機構。正是1994年初,姚中民被調入國開行。一般情況下,能成為“開行元勛”,那也是頗受器重的人才。
知情人士透露,國開行是“國務院領導”的,也就是說這類金融機構,不屬于國資委管轄的國企。該機構“為滿足公司治理要求,董事長、行長、監(jiān)事長‘三長’并行?!?/p>
換句話說,在“三長”格局里的監(jiān)事長,姚中民也是舉足輕重。當過4年的紀檢組長,又當過6年的監(jiān)事長,姚中民對黨紀國法恐怕比誰都熟,誰知道最后還是“燈下黑”。
據報道,2010年5月,在汶川大地震中被譽為“史上最牛希望小學”建設者的漢龍集團向河南淮陽縣捐資1500萬元,用于創(chuàng)辦該縣最大的職業(yè)技術學校——淮陽太昊漢龍職業(yè)技術學校(縣職教中心)。河南淮陽,正是姚中民的故鄉(xiāng)。而漢龍集團的掌門人就是被坊間稱為“資本大鱷”“礦業(yè)大亨”的劉漢。
回看2010年5月漢龍集團捐資建校這件事,劉漢在河南并沒有什么大的投資項目,為何他要從四川跑到河南的一個小縣城去做慈善?從參加漢龍集團捐資建校座談會的人員名單中,我們也許能一窺端倪。
代表漢龍集團參會的是董事會主席孫曉東——他是劉漢的得力助手,漢龍集團的公開操盤手。參會的還有國家開發(fā)銀行總行黨委副書記、監(jiān)事會監(jiān)事長姚中民等以及當地的一幫黨政官員。
一個民企再普通不過的捐資建校行動,何以引來國開行大佬助陣?這與國開行有什么關系?如果淮陽不是姚中民的故鄉(xiāng),他還會參會嗎?更奇怪的是,明明是漢龍集團出錢,然而姚中民的發(fā)言更像是他出的錢一樣。據當地政府網報道,姚中民在座談會上指出,“這次回到家鄉(xiāng),看到淮陽這幾年的快速發(fā)展、取得的成績感到非常高興,報效家鄉(xiāng)、回報社會是身為一個淮陽人應該做的事。”
事實上,對于姚中民違反八項規(guī)定情況的通報可以追溯到2015 年1月。貴州凱里市紀委官網就曾于2月6日發(fā)文披露,1月30日省委書記趙克志在《關于姚中民同志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問題的通報》(中紀通〔2015〕1號)上作出重要批示:對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的行為,我省也要旗幟鮮明,從嚴查處,追究責任,通報曝光,決不讓“四風”反彈、死灰復燃。
如今被宣告落馬的姚中民,在退休后被發(fā)現違反八項規(guī)定,也算“摔”過一跤,這次則摔得更徹底。對這種遭遇可稱為“連環(huán)劫”。
還有誰再次“摔倒”在路上
跟姚中民類似,兩個月前落馬的四川省原副省長李成云,五年前也“摔”過一跤。今年4月,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發(fā)布消息,四川省原副省長李成云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四川已有5名省部級官員“涉嫌嚴重違紀”,其中,原省委副書記李春城、省政協(xié)原主席李崇禧、原副省長郭永祥紛紛落馬獲刑,原省長魏宏正在閉門思過。
資料顯示,李成云是四川廣安人,1955年5月生,四川省工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曾任四川省機械工業(yè)廳廳長,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任(正廳級),德陽市委書記,四川省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主任等職。2008年1月當選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負責工業(yè)、科技、信息產業(yè)、國有資產及知識產權、中小企業(yè)、應急管理、安全等工作。
李成云上任伊始,就趕上了汶川大地震。據媒體報道,在地震發(fā)生后的第11天,四川副省長李成云來到國務院新聞發(fā)布會現場,從開場至落幕,眼中始終噙著淚水。
2011年9月27日,四川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時任四川省省長蔣巨峰宣讀《關于提請任免劉捷、張作哈等職務的說明》,其中提到,現任四川省副省長李成云“因涉嫌違紀,擬不再擔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職務”。兩天后,經表決,李成云被免職。后來有媒體披露,李包養(yǎng)“雙料女間諜”。
李去職兩個月后復出,擔任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幾年后徹底落馬。
把李成云看作“有起有落”也行,看作“一跌再跌”也可。
同樣的,去年8月1日,中紀委發(fā)布消息,吉林省副省長谷春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早在兩年前,谷春立曾因煤礦瓦斯事故被記過處分。
2013年7月6日,新華社發(fā)布消息,國務院對吉煤集團八寶煤業(yè)公司瓦斯爆炸事故作出處理:給予吉林省副省長谷春立(對長春寶源豐公司火災事故也負有領導責任)記過處分。當年3月29 日21時56分,吉林省吉煤集團通化礦業(yè)集團公司八寶煤業(yè)公司發(fā)生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6人遇難(其中1人于3月31日在醫(y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通化礦業(yè)公司為逃避國家調查,只上報28人遇難,隱瞞7名遇難人員不報。這次受處分的時間和谷落馬的時間整整相隔兩年。
另外,據媒體公開報道,谷春立做沈陽市長助理時,曾主政過鐵西區(qū)。鐵西是中國重要的重工業(yè)和裝備制造基地。當時谷春立有一個綽號叫“谷扒”。而當他主政鞍山后,開始盲目推進城市建設,綽號也由原先的“谷扒”演變?yōu)椤肮却蟀恰?。當地百姓甚至叫他“一枝梅”,意思是“手一指房子就沒了”。
相同命運的,還有廖永遠。2015年3月16日,中紀委發(fā)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廖永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而接受組織調查的消息。
報道顯示,2010年,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原油庫輸油管道發(fā)生爆炸,經過2000多名消防官兵徹夜奮斗,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大連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面被原油污染。
2011年11月,國務院對中石油在大連所屬企業(yè)“7·16”輸油管道爆炸火災等4起事故的調查處理報告作出批復,認定這4起事故均為責任事故,并給予64名事故責任人黨紀、政紀處分,其中給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廖永遠記過處分。
資料顯示,50出頭的廖永遠在石油天然氣行業(yè)擁有近30年的工作經驗。他與中石化集團前總經理、黨組書記蘇樹(已落馬)同歲,業(yè)內將二人并稱“東西二虎”,其中廖永遠因曾任塔里木油田公司總經理,被稱為“西北虎?!?/p>
在問責升級的同時,相關規(guī)定也在加緊出臺。如今,實行了近7年的《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已啟動大修。如果說反腐上半場是高壓態(tài)勢懲治腐敗,那么紀法分開、建章立制就可視作反腐下半場一局大棋,這局大棋的每一步都環(huán)環(huán)相扣。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
在反腐下半場,從嚴治黨的新常態(tài)下,如何讓廣大的黨員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守規(guī)矩、守底線呢?于是便有了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第一種是黨內關系要正?;?,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tài);第二種是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第三種是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第四種是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
“四種形態(tài)”在具體情形中如何體現?中紀委通過案件通報給予生動的解釋說明。
2015年11月初,陜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孫清云因嚴重違紀被免職,留黨察看兩年。對他通報中,陜西省委仍稱呼他為同志。
這是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提出后的一次精準運用,違紀而不至于違法的領導干部應該如何處理,孫清云的案件成為了一個標桿。
今年的中紀委六次全會之前,王岐山主持召開了部分省委書記和中央部委黨組書記、省區(qū)市紀委書記、中央紀委派駐紀檢組組長及專家學者座談會,就籌備全會、謀劃今年工作,聽取意見建議。在外界看來,這個座談會分量格外重,因為它將成為今年反腐的風向標。
在這次會議上,王岐山提出:“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管黨治黨要層層傳導壓力,用問責倒逼兩個責任落實?!?/p>
聽了這話,不少人產生了疑問,原來講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不是要對一些有問題的干部寬嚴相濟、從輕發(fā)落么?這次又提問責,難道風向變了?
其實,這恰恰是對“四種形態(tài)”理解的一種誤區(qū)。提“四種形態(tài)”,不是執(zhí)紀松了,而是執(zhí)紀更嚴,把原來執(zhí)紀缺位的部分有力地填補上。凡是有問題的干部,違法的移送司法處理,違紀的給予紀律處分。
那么,問題來了。提出“四種形態(tài)”,抓手在哪?除了按兩項法規(guī)的要求執(zhí)紀處理之外,強化問責,又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事實上,問責與落實兩個責任是密切相關的,被問責的干部,不僅是違紀人員,更多的是兩個責任沒有落實的干部,該抓黨建的沒抓好,該執(zhí)紀的沒執(zhí)紀,就該被問責。
上了新聞聯播的河南新鄉(xiāng)市委原書記李慶貴,對主體責任認識模糊、用人嚴重失察失誤,對連續(xù)發(fā)生的3名廳級領導干部嚴重違紀違法案件負有主要領導責任。而就在中紀委全會召開10天前,中紀委監(jiān)察部又再度轉發(fā)地方落實“兩個責任”不力被問責的典型案例。什么是問責,如何問責,中紀委已經作了示范。
對于問責,習近平態(tài)度堅決地說過一段話:“如果一個地方腐敗問題嚴重,有關責任人裝糊涂、當好人,那就不是黨和人民需要的好人!你在消極腐敗現象面前當好人,在黨和人民面前就當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p>
以問責倒逼權力結構改革
此次,王岐山召開座談會,就制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征求意見。如果說,此前對落實兩個責任不力的問責,是一個個課堂演示的話,那么這次中央要動真格的了。
據了解,2009年中辦國辦就曾印發(fā)《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的通知,為何還要專門出臺黨內的問責規(guī)定?
對此,制度反腐專家李永忠教授表示,2009年的暫行規(guī)定,有兩點不突出,一是問題導向不突出,二是抓主要矛盾、特別是抓關鍵少數上不突出。這次制定黨內問責條例,要突出這幾點。對比暫行規(guī)定,黨內問責條例的問責面也將擴大,原來主要是對領導干部,現在是面對全體黨員。
中紀委特約監(jiān)察員、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表示,嚴格意義上說,中辦、國辦于2009年6月30日印發(fā)的《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相當于一個黨內文件;而正在著手制定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則是一部黨內法規(guī),更具有權威性、系統(tǒng)性。問責制度從原來的《暫行規(guī)定》,上升到《條例》,意味著問責制度將通過黨內法規(guī)的形式固定下來,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制度支撐。
馬懷德表示,十八大以來已陸續(xù)修訂了《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guī),《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與上述黨內法規(guī)相銜接。
他認為,《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也將“復制”《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做法,融入十八大以來執(zhí)紀監(jiān)督方面的新做法、官員問責方面的新經驗。
這意味著“問責條例”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問責條例將失責問責制度化,如懸在干部頭頂的利劍,震懾作用顯而易見,有助于“不敢腐”環(huán)境的建立。
那么怎樣讓問責利劍高懸起來?王岐山提到了兩個重點:一個是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主要矛盾,尊崇黨章、聚焦政治責任,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開展問責”;一個是要抓住“關鍵少數”,“直指壓力傳導不下去這個突出問題,讓從嚴治黨嚴起來實起來”。
關于抓關鍵少數,李永忠表示,就是要抓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jiān)督責任。黨委主體責任,就是實現科學的權力結構。如果黨委的權力結構改進科學了,主體責任就盡到了。不是開多少次電視電話會、發(fā)多少個文件、出多少個通知、組織多少場專題報告會。省里做不了,你可以抓一個縣,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再復制就可以了。在監(jiān)督方面,要把同體監(jiān)督改為異體監(jiān)督。巡視就是異體監(jiān)督,效果好。
李永忠提出,要問責,更要倒逼改革。組織制度的核心是選人用人體制,領導制度的核心是權力結構。問責只是治標的辦法,治本就是要看到我們選人用人的問題,看到我們權力結構的問題。僅僅是問責,只是治標不治本,肯定還會出問題,會有更多人被問責。所以,要問責,更要改革權力結構。
(《京華時報》2016.6.8、《法制晚報》2016.6.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