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日前有報道說,德國約有700萬到750萬人屬于“功能性文盲”。德國作為發(fā)達的工業(yè)國,功能性文盲占總人口將近一成,這一情況相當令人震驚。請問什么是功能性文盲?
成都讀者 李玉杰
“功能性文盲”是德國等發(fā)達的工業(yè)化國家提出的一個定義。與完全不會讀寫的“絕對文盲”相比,“功能性文盲”是指盡管上過學,但只能書寫和閱讀一些簡單句子的人,其書面表達能力不足以參與高要求的社會活動。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新的報告稱,全球目前一共有7.58億文盲,其中2/3是婦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南亞地區(qū)的文盲問題尤其嚴重。自2000年以來,全球成年人的掃盲率已經從82%提高到86%。由于普及義務教育和改善入學條件等措施,全世界青少年的掃盲率目前已經達到91%。
德國的文盲人數(shù)為230萬,不過,德國聯(lián)邦掃盲與基礎教育聯(lián)合會稱,德國除了上述230萬“絕對文盲”外,還有700萬到750萬的“功能性文盲”。他們讀不懂租房合同,也無法寫信。
德語媒體還報道說,在德國700萬“功能性文盲”中,只有約57%的人能找到工作。他們常常會被認為智商較低。這一話題也一度成為禁忌。此外,德國目前成人德語班空位少,也阻礙這些人掃盲。德國作為發(fā)達國家,功能性文盲占總人口將近一成也是相當令人震驚。而且,隨著大批不會讀寫的難民的到來,德國掃盲的任務會更加艱巨。去年,德國已提出“國家掃盲十年計劃”行動,聯(lián)邦和州政府都加大了掃盲資金和人員的投入?!?/p>
(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