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瑩
【摘要】我國文物博物館事業(yè)處于不斷發(fā)展之中,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也引起越來越多的重視與關注。本文指出了我國當前文物藏品管理的現狀與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加強博物館文物藏品管理與實踐的具體方法策略。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藏品;珍藏;管理和保護;科學化;合理化
在社會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教育已經成為社會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并且是受到各方高度關注和重視的部分。并且隨著社會屬性的改變,教育已經不再是學校的專屬功能,現在更多的是將教育的功能分散開來,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接受教育。而對于博物館來說,其中最重要的物品就是文物藏品。對文物藏品進行科學和合理管理和保護,是每個博物館中至關重要工作。
一、文物藏品的簡要概述
所謂的文物藏品一般可以用來指博物館中展覽出來的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館藏文物,也可以用來指平民百姓家里世代流傳下來的傳家寶。而本文所提及的文物藏品,所使用的是館藏文物這一概念。其中,文物藏品一般分為一般性文物和珍貴性文物,所謂的珍貴性文物一般指的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既有極大含義的,諸如《清明上河圖》、陶瓷等文物。而一般性文物則是指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的,但價值不如珍貴性文物高的。主要指在民國近代流傳下來的一些拓本等。國家針對文化藏品專門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從法律的角度來對國家文物進行保護和收藏。
一般博物館對文物藏品進行收藏和展覽的過程十分繁雜,簡單來說主要是入庫前專家進行鑒定,入庫時建立檔案,日常采取合適的保養(yǎng)措施,展覽,以及展覽過后及時收藏進庫中等大致五個步驟。因為文物藏品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因此博物館針對這些館藏的文物藏品一般采取的是專門的保護措施。
對文物藏品進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首先表現在對文物藏品進行科學合理的保管整理,能夠提高館藏文物的安全性,減慢藏品在日常展覽中的損耗速度和程度,從而保證文物藏品所特別具有的人類歷史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文化底蘊和寶貴的精神文化財產。其次,保護文物藏品,對于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保護文物藏品不僅能夠為歷史開具一個存在的證明,還能促進社會從歷史中汲取營養(yǎng),不斷向前發(fā)展。最后,文物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在于它的唯一性,它不能再生,受到損傷便徹底無法得到完善的保護,并且容易導致我國漫長歷史長廊缺失一角。因此,對文物藏品的保護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必須要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來對藏品采取切實有效的保護措施,從而保證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歷史積淀。
二、目前社會博物館管理和收藏文物的現狀
盡管國家十分強調和重視文物藏品的重要性,并且博物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來加強對文物藏品的保護。但從總體上來說,我國目前在博物館的文物藏品的管理制度方面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整個管理體系遠不如西方國家完善,管理體制還不夠規(guī)范,從而導致我國博物館在文物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經常出現一些破壞性的重大問題。筆者進行走訪和調查,將目前我國博物館在文物藏品的管理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問題進行總結,主要有以下這樣幾個問題。首先,在我國眾多博物館的管理和保護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經費不足的問題。經費不足,就使得博物館無法采取一些合適有效的方式來對藏品進行保存和管理。目前國家雖然出臺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來督促博物館加強對文物藏品的保護,但是在財政方面的支持卻逐年縮小,從而導致我國目前在文物保護方面存在著捉襟見肘的直觀性困難。使得博物館不得不將錢用在刀刃上,將那些急需要保護以及十分貴重的藏品采取一些應急性的保護措施,而一些日常維護就采取能省則省的態(tài)度。這就是我們在日常博物館的參觀過程中發(fā)現有些藏品出現或有污漬,或有些不穩(wěn)定這種問題的直接原因。其次,博物館目前的關注重點主要是在展廳的整頓和安排上,挖空心思來設計富有吸引力的文物展廳,希望借以來吸引更多的參觀者前來參觀。注意力多放在文物的展覽排列上,而較少的關注文物保管力度,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藏品的損耗速度。最后,博物館內許多保護設備已經過于陳舊,早被西方一些文物保護市場所淘汰。并且由于缺少經費的支持,所以保護器具的現代化水平十分低。這些原因就在無形中加大了文物受損的風險。
三、針對問題采取的對策
(一)完善管理程序,實現規(guī)范管理
博物館要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相應的管理細則,從而健全文物藏品的相關管理制度,且要依據每個博物館的不同具體狀況進行針對性管理。博物館的系統(tǒng)化、科學化并且規(guī)范化的管理的實現依賴于管理技術的不斷提升以及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藏品的管理工作的好壞對于文物藏品的壽命長短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因而要對文物藏品進行十分科學的管理。科學管理的最終實現需要在鑒定、定名、分級、登記、編目以及建檔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體現,每個細節(jié)工作都能做到科學化,才能真正實現對藏品的科學管理以及保護。
(二)文物藏品的科學保護與保養(yǎng)
我國國家文物局要求在藏品管理保護方面要樹立環(huán)境保護理念、科技保護理念、養(yǎng)護理念,因而在文物的保護養(yǎng)護過程中要注意多個理念的融合。文物可能會受到人為的或者自然的損害,這就要求在保護保養(yǎng)文物藏品是要注意其材質的特性進行必要的保管;要定期消毒、殺蟲、殺菌,對庫房進行定期的檢查,最大程度的減少文物保護過程中造成的損壞;在對文物藏品進行提取陳列時,要小心謹慎,進行規(guī)范的操作,避免人為破壞;此外還要定期地對館藏文物的損失情況以及腐蝕程度做相關的了解調查,以便能夠做出積極及時的應對措施。
四、結束語
科學保護管理文物藏品是博物館保管工作者的重要職責,更是博物館工作開展的重點所在。現代科技不斷進步,社會不斷發(fā)展,博物館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需要不斷地提高、完善??茖W、規(guī)范的對其進行管理能夠推動我國博物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對于提高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維護工作的水平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孔利強.談博物館文物藏品的科學管理與保護[J].科研,2015(18):276.
[2]韓英.淺談博物館文物藏品的科學管理與保護[J].黑龍江史志,2014(9):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