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遼寧·劉少才
海濱巧釣黃鰭鯛
文/圖 遼寧·劉少才
黃鰭鯛俗稱黃翅、黃腳立、黃立魚等。這種魚適應(yīng)力強,生長快,常見體重0.5千克以下。黃鰭鯛屬于淺海近岸底棲鯛科魚類,常集群隨潮流緩慢游弋于礁石之間,以小蝦、沙蠶和藻類為食。
附著較多的藤壺、牡蠣或海藻的礁石處可釣黃鰭鯛
海岬釣黃鰭鯛,一定要把握潮水
黃鰭鯛俗稱黃翅、黃腳立、黃立魚等。這種魚適應(yīng)力強,生長快,常見體重0.5千克以下。黃鰭鯛屬于淺海近岸底棲鯛科魚類,常集群隨潮流緩慢游弋于礁石之間,以小蝦、沙蠶和藻類為食。
如果條件允許,夜釣黃鰭鯛最好,一般會比白天的釣獲量高出兩三倍。因為白天水體透明度較大,環(huán)境喧鬧,魚群不敢隨潮游至淺水區(qū),多潛于深水,因此海濱施釣的上鉤率自然就低。特別是夏季天氣炎熱,釣者無法在烈日下長時間守候,垂釣時間短,魚獲量更少。這便給人“黃鰭鯛難釣”的印象。其實黃鰭鯛是很貪食的。
一尾小黃鰭鯛出水
夜晚到來后,海邊人少,氣溫下降,魚群敢游靠淺灘大膽覓食,上鉤率自然有所提高。垂釣黃鰭鯛的旺季一般在7~9月。
7月至9月是釣黃鰭鯛的最佳季節(jié)
碼頭距水面有一定高度,水下有一定深度,且沒有亂石雜物。這種釣場很適合線釣黃鰭鯛
根據(jù)黃鰭鯛的習性,釣者應(yīng)該盡量選擇島嶼、半島的海灣凸出部、漲水時能被海水淹沒的礁石群施釣(礁石上要附著較多的藤壺、牡蠣或海藻);閘門口處也是釣黃鰭鯛的好釣點,當閘口進出水時,魚群喜逆水索餌,因此是垂釣的好點??偟膩碚f,有礁石和附著生物,又有一定的水深,在漲落潮時能形成一定水流的地點都是黃鰭鯛的出沒之地。
常見的幾種釣法及釣點如下:
a.手線碼頭釣
這里說的碼頭是指那種正規(guī)貨運碼頭和漁船頭,碼頭距水面有一定高度,水下有一定深度,且沒有亂石雜物。這種釣場很適合線釣,可一線綁3~5枚鉤,沿著碼頭邊或船邊底釣或遠拋都可,靠手感判斷魚兒是否咬鉤。
b.手竿岸釣
如果在岸邊礁石堆處釣黃鰭鯛,我們可以不加浮標,全憑手感拖釣,達到找魚的目的。加上浮標后,因鉛墜較輕,魚餌會隨著海流而移動,同樣能達到找魚的目的。夜釣時,浮標加上發(fā)光棒更容易反映黃鰭鯛吃餌的情況。
c.海竿沉底釣
用海竿施釣時,釣者可根據(jù)釣點的不同選用長竿或短竿。若在沙灘、港灣施釣,因地勢較平坦,釣者宜用長竿遠投;而在巖礁石、碼頭邊施釣,因釣點較深,無須遠投,用短竿即可。在礁石群施釣,因海底復雜,極易掛鉤,不可采用墜下鉤;而在碼頭、沙灘等平坦處,墜上單雙鉤或墜下單雙鉤均可。
當黃鰭鯛咬鉤時,竿梢會有反應(yīng),開始只是竿尖略有抖動或輕點頭,動靜不會太大,魚兒確認沒有危險時才咬鉤,這時竿梢會大彎,此時方可提竿鉤牢。
用海竿在沙灘、港灣釣黃鰭鯛時,因地勢較平坦,釣者宜用長竿遠投
魚鉤下水約半分鐘后,釣者應(yīng)慢慢提竿,使餌動起來,以達到誘魚咬鉤之目的
在礁石群施釣,因海底復雜,極易掛鉤,不可采用墜下鉤
夜間岸釣不宜用帶繞線輪的海竿,最好用5~5.5米的玻璃鋼手竿或碳素多節(jié)手竿,靠手感提魚,這樣甩竿和提竿都方便。線組為線徑0.45~0.5毫米的主線,配線徑0.2~0.3毫米的子線,綁9號長柄鉤,在離鉤40厘米的位置加鉛墜,釣流水用6~7克鉛墜,釣靜水用3~4克鉛墜為宜,不裝浮標。每次出釣前,釣者要備至少10副綁好的子線,便于在斷線時立即更換。
灘釣黃鰭鯛
釣黃鰭鯛的餌料常用各種沙蠶,以赤蟲為最佳;小蝦、牡蠣肉、青蟹肉、蛤肉次之。
魚鉤下水約半分鐘后,釣者應(yīng)慢慢提竿,使餌動起來,以達到誘魚咬鉤之目的。一旦感到竿梢抖動,釣者不必急于提竿,略等10余秒后,再輕輕提竿試探,如證實魚已吞鉤,可立即揚竿;垂釣一小時過后,若無魚咬鉤或魚獲量甚微,應(yīng)該果斷更換釣點,尋找魚群。
觀潮水是釣海魚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黃鰭鯛游速緩慢,喜歡在緩流中逆水索餌,因此八分潮或滿潮時較少咬鉤,在退至七分潮或漲到三分潮時,最易咬鉤。另外就是看風向,東北風5級以下時好釣魚,大潮日子比小潮日子獲魚多,黑夜比月夜好釣魚。
當黃鰭鯛咬鉤時,竿梢會有反應(yīng),開始只是竿尖略有抖動或輕點頭,動靜不會太大,待魚兒確認沒有危險時才咬鉤,這時竿梢會大彎,此時方可提竿鉤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