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馨陽
?
前已無通路,后不見歸途
文_王馨陽
對于弗蘭克夫妻來說,生活仿佛是一灘無望的死水,平凡,悲傷又無可逃避,他們恐懼平凡,卻不知自己恐懼何物,他們追求夢想,卻不知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最開始,當(dāng)我翻開這本小說的時候,我以為又是一本普通的、關(guān)于中年危機的小說??墒钱?dāng)我繼續(xù)閱讀下去的時候,小說字里行間對于人心的把握和洞悉令人心驚,文字中沒有一絲溫情,耶茨用冷靜的筆觸將現(xiàn)實的面紗撕開,暴露出潛藏在那些看似美好又動人的字眼——夢想、激情和愛——下面的東西,并且促使每一位讀者去思考,即使思考的結(jié)果會讓人難以承受。
全書講述的故事其實并不復(fù)雜,男主角弗蘭克是一位廣告公司的管理層人員,有著令人羨慕的生活:妻子愛波不僅年輕漂亮,而且富有才華,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漸漸的,兩人都厭倦了眼下一成不變的生活,愛波提出前往巴黎,重新找回生活的激情??赏蝗缙鋪淼淖児势茐牧怂械挠媱潱焊ヌm克的上司提出為他升職,愛波懷上了孩子,原本計劃好的出走計劃在現(xiàn)實的面前不堪一擊,弗蘭克退縮了,在看穿了丈夫的說辭下的真實想法后,愛波選擇了自殺。
這看似是個關(guān)于理想與現(xiàn)實的悲劇,但是耶茨選擇的切入點卻完全不同:倘若弗蘭克是一位文采堪比卡夫卡的作家,或是愛波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戲劇天賦,無疑這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可是耶茨在第一章中就不吝筆墨地展現(xiàn)了這對自視甚高的夫妻的真相,愛波的戲劇演出徹底失敗,弗蘭克的文學(xué)才華僅僅存在于他的想象之中,他們鄙視同一個社區(qū)的鄰居,自以為是與眾不同的人,卻無可避免地經(jīng)歷著人到中年的焦慮。愛波終其一生都想著從庸俗的中產(chǎn)階級生活中逃離,但當(dāng)她那浪漫的理想主義情懷最終和弗蘭克的現(xiàn)實主義的理性碰撞時,她以死亡作為自己最終的出路。
對于弗蘭克夫妻來說,生活仿佛是一灘無望的死水,平凡,悲傷又無可逃避。他們恐懼平凡,卻不知自己恐懼何物;他們追求夢想,卻不知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鞍屠琛痹谒麄兊恼?wù)撝谐蔀榱艘粋€代名詞,一個可以不再與生活妥協(xié)的理想鄉(xiāng),他們追求的不是夢想本身,而是不甘于泯然眾人的野心。在小說中,每當(dāng)他們談?wù)撈鸢屠瑁倳屗麄冎匦抡一馗呷艘坏鹊膬?yōu)越感,沉浸在塑造出的自己和理想未來中。相對的,留在革命山莊中,日復(fù)一日地重復(fù)著同樣的生活,對于弗蘭克這樣性格的人來說,總會開始懷疑自身存在的價值,這樣的懷疑,不斷自我肯定和否定正是弗蘭克和愛波痛苦的根源。
但弗蘭克夫妻的想法有錯嗎?他們是平凡人,耶茨的敘述讓我們理解了他們的愿望,字里行間里映出的是我們同樣的焦慮,對現(xiàn)在的生活滿意嗎?是不是在尋找著自我的“巴黎”?面對平凡的生活會感到不安嗎?沖動過后,會發(fā)現(xiàn)只是大夢一場嗎?耶茨指出了兩種結(jié)局,如弗蘭克一般,最后回到了現(xiàn)實中,還是像愛波一樣以死反抗?無論哪一種,都不是一個救贖式的出路。
希望破滅了,小說里卻沒有給出任何解決的方案。在《革命之路》結(jié)尾,弗蘭克最終搬出了革命山莊,回到了城里,接受了上司為他描繪的美好前途,重新過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妻子的死也宣告了他徹底向生活繳械投降——這多少讓人重新回想起了全書開頭的那場失敗的戲劇,幕布落下了,日子還要繼續(xù),說到底,每個人都不是踩在云彩上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