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上海合作組織貿易便利化測評及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2016-09-12 06:32:57
        全球化 2016年8期
        關鍵詞:過境海關成員國

        于 倩 李 想

        ?

        上海合作組織貿易便利化測評及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于倩李想

        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SCO)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2015年7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SCO。本文主要研究創(chuàng)始成員國,對印巴兩國也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起到參考對比作用。在安全合作的基礎上,貿易等合作愈加緊密。在傳統(tǒng)貿易壁壘不斷消除的背景下,提高貿易便利化是促進貿易合作更為有效的措施之一。本文通過對SCO成員國貿易便利化水平進行測算與對比發(fā)現,各國貿易便利化水平在2006—2014年間大幅提高,其中中國水平最高,俄羅斯次之,中亞成員國較低;在此基礎上,運用引力模型分析貿易便利化四大領域(海關環(huán)境、制度環(huán)境、過境運輸和電子商務)對于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結果顯示:中國的海關環(huán)境和進口國的過境運輸影響最大。

        上海合作組織貿易便利化出口貿易引力模型

        李想,蘭州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研究生。

        一、引 言

        進入21世紀,在政治多極化、經濟和信息全球化進程迅速發(fā)展的背景下,為了更有效地共同利用機遇和應對新的挑戰(zhàn)與威脅,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簡稱上合成員國)之間建立了更加緊密、牢固的經貿合作關系。據統(tǒng)計,中國對成員國的貿易規(guī)模從1991年的22.23億美元攀升至2014年的767.77億美元,23年間增長了34.5倍。*資料來源:貿易總額系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tǒng)計數據庫貿易數據計算,http://comtrade.un.org/data/。

        雖然傳統(tǒng)貿易壁壘的不斷削減為上合組織國家間貿易規(guī)模的擴大減少了諸多阻礙,然而貿易的不便利作為一種更加隱蔽的貿易壁壘在繼續(xù)影響著貿易合作。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其對貿易成本的影響,上合組織在成立之初便參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規(guī)則開展貿易便利化合作,并在2003年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將實施貿易投資便利化與貨物、資本、服務和技術的自由流動作為經貿合作的中長期目標。

        在上合組織成立15周年之際,本文將對上合成員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進行測評并研究其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據此提出相關的可行建議與措施。這對于擴大中國向西開放程度、改善出口貿易結構與產業(yè)結構,加強同俄羅斯、中亞國家在上合組織框架下的經貿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二、貿易便利化對國際貿易影響的機理

        貿易便利化通過簡化與貿易相關的程序與手續(xù),降低雙方交易成本影響國際貿易,在此過程中涉及到的交易成本種類很多(見表1)。

        表1國際貿易過程中的交易成本(部分)

        直接成本(顯性成本)間接成本(隱性成本)配額許可證成本應對官僚、腐敗成本海關手續(xù)成本處理爭端的成本標準認證與檢疫檢驗成本貿易壁壘成本倉儲、物流及滯期成本交流與獲取信息成本人工成本電子商務支付成本…………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相關資料整理所得。

        貿易便利化主要通過海關環(huán)境、制度環(huán)境、過境運輸、電子商務以及金融環(huán)境等領域影響交易成本,且各領域間還彼此影響(見圖1)。

        1.海關環(huán)境。海關環(huán)境的優(yōu)劣通過海關程序的簡繁、監(jiān)管的效率等進行評判,海關程序越簡便,滯期、倉儲等成本越??;完善的監(jiān)管可以保護貿易雙方的合法利益,節(jié)省大量間接成本。

        圖1 貿易便利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機理

        2.制度環(huán)境。嚴格公正的制度環(huán)境為貿易雙方節(jié)省大量重要但隱性的成本,并減少研發(fā)成本和貿易合作過程中得不到相應法律保護的風險。

        3.過境運輸。過境運輸作為貿易便利化的指標之一,主要體現在陸路、水路、航空及管道運輸設施的效率對成本的影響,高效的過境運輸在縮短運輸時間的同時保證商品質量,節(jié)省了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直接與間接成本。

        4.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可以拓寬獲取進出口商品信息的渠道,增加貿易往來的方式和可能性,降低支付成本,從而促進電子訂單量的增長。

        此外,其他如金融環(huán)境、標準與檢驗檢疫等領域也是貿易便利化的組成部分,對交易成本有重要影響。

        各領域之間不僅橫向影響貿易成本,縱向上也相互影響。例如,嚴格的海關監(jiān)管促進商品標準與檢驗檢疫合作,以增加雙方的信任;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推進會普及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的發(fā)展也會影響海關工作的效率。

        三、上海合作組織貿易便利化測評及比較

        (一)測評方法

        貿易便利化的測評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總結分析貿易便利化行動計劃狀態(tài);*資料來源:APEC,APEC’s trade Facilitation Action Plan:A mid-term Assessment,2004.二是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的成本收益分析法,*資料來源:OECD,The Cost and Benefits of Trade Facilitation,OCED Policy Brief,2005.但兩種方法的數據難以獲?。蝗鞘澜玢y行(World Bank)的研究人員Wilson等學者通過選取現有指標對貿易便利化進行打分評價,指標來自世界經濟論壇等權威機構,可得性高且具有時效性。因此,本文采用第三種研究方法。具體過程是先確定重點研究領域,即一級指標,并通過權威報告選取二級指標建立測評體系(見表2),對各指標賦予權重后進行加權求和得到貿易便利化得分。

        表2World Bank對貿易便利化的評價指標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來源港口效率港口便利化航空運輸海關環(huán)境隱性貿易壁壘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報告》賄賂電子商務互聯網速度和成本互聯網對商務的影響規(guī)章環(huán)境政府政策透明度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世界競爭力年度報告》腐敗控制 資料來源:WilsonJS,MannCLandOtsukiT,AssessingtheBenefitsofTradeFacilita-tion:AGlobalPerspective,TheWorldEconomy,2005.

        (二)模型與測評體系

        SCO在《綱要》中指明了貿易便利化的推進重點,“完善海關程序;提高貿易和投資政策的透明度,制定法律以保障經營主體生產活動的平等機會;就利用和進一步發(fā)展交通運輸和通訊領域現有基礎設施進行合作……”。因此,本文據此并依照科學性、層次性以及完整性原則構建測評體系,選取海關環(huán)境、制度環(huán)境、過境運輸及電子商務作為一級指標。隨著評價方法和手段的提高,現階段可用于測評貿易便利化的指標更加豐富,且本文的研究對象多為發(fā)展中國家,存在發(fā)展不平衡的情況,故在Wilson的基礎上改進了二級指標,以更加客觀、全面地對貿易便利化進行測評,具體指標及含義見表3。

        (三)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中烏茲別克斯坦因數據無法獲取只得刪除,但中亞成員國家發(fā)展水平相近,故可忽略其對結果的影響;同時為更加全面地了解成員國的情況,研究對象擴大至中國周邊國家,主要為APEC、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的成員國,分別為印度、巴基斯坦、蒙古、韓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新加坡和柬埔寨,這些國家稱為參考國,全部研究對象國稱為十七國。

        表3測評體系釋義及來源

        一級二級指標權重單位釋義來源X1海關環(huán)境權重:11.4X10海關程序負擔0.0040-70:程序復雜;7:程序便利X11貿易壁壘程度0.0090-70:限制很強;7:沒有限制GCR①X12全球清廉指數0.0160-1000:極度腐敗;100:非常清廉CPI②X13出口時間0.013天所需時間長,文件多,成本高,說明海關環(huán)境差DB③X14出口所需文件0.012份X15出口成本0.011美元X16進口時間0.015天X17進口所需文件0.017份X18進口成本0.017美元X2制度環(huán)境權重:16.7X20政策的透明度0.0120-70:完全不透明;7:完全透明X21處理爭端效率0.030-70:極低;7:快速高效X22審計與報告標準0.0340-70:標準極低;7:標準極高GCRX23國家信用評級0.040-1000:信用極低;7:信用極高X24不明付款和賄賂0.0510-70:極為普遍;7:從未有過X3過境運輸權重:28.2X30基礎設施總質量0.0530-7X31陸路運輸質量0.0540-7X32鐵路運輸質量0.050-70:質量極差;7:質量極好GCRX33水路運輸質量0.060-7X34航空運輸質量0.0650-7X4電子商務權重:43.7X40經濟自由度指數0.0810-1000:極不自由;100:完全自由IEF④X41移動電話使用人數0.009每百人移動電話有助于電商發(fā)展X42最新技術的可得性0.1130-70:完全不可得;7:完全可得GCRX43互聯網使用人數0.117每百人互聯網有助于電商發(fā)展X44互聯網寬帶0.117kb/s寬帶發(fā)達有助于電商發(fā)展①②③④GCR: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報告》,http://www.weforum.org/reports。CPI:透明國際《全球清廉指數》,http://www.transparency.org/。DB:世界銀行《全球營商報告》,http://documents.worldbank.org/curated/en/doc-search?query=doing%20business。IEF:華爾街日報《經濟自由度指數》,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dex_of_Eco-nomic_Freedom。

        (四)數據處理

        由于二級指標數據來源和值域不同,首先,需進行標準化處理,使所有數據擁有一致的區(qū)間和總量,在綜合考慮數據特征后,采取極小值法進行處理:

        其次,確定指標權重,測評體系的KMO檢驗統(tǒng)計量結果為0.902,*根據Kaiser給出的常用KMO度量結果,0.9以上說明變量相關性很強,適合作因子分析。指標間相關性很強,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在盡可能多的保留原變量信息的基礎上,將原有變量重新組合,生成彼此不相關的變量,即為主成分。最終提取出3個主成分(見表4),通過計算得出權重。為便于觀察,結果在表3中一并列出。

        表4主成分分析的成分矩陣

        變量主成分變量主成分123123X100.8970.1830.117X230.8460.034-0.245X110.750.0530.419X240.880.3120.069X120.9190.240.037X300.9070.26-0.174X130.764-0.269-0.17X310.9220.025-0.106X140.702-0.6420.008X320.7660.365-0.33X150.625-0.7140.04X330.939-0.088-0.063X160.635-0.25-0.126X340.9130.010.005X170.755-0.535-0.075X400.7840.3860.181X180.64-0.6760.007X41-0.0040.613-0.376X200.8070.1650.28X420.896-0.011-0.055X210.2460.1790.459X430.770.297-0.382X220.82400.089X440.5910.3520.464主成分貢獻率0.5950.1250.0541主成分貢獻率0.5950.1250.0541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SPSS19.0運算結果整理。

        綜上,貿易便利化TF得分及各領域TFi得分計算公式可寫為:

        其中,αi為一級指標權重系數,αij為二級指標權重系數,Xij為二級指標得分。

        (五)測評結果

        1.總體情況。將數據代入計算公式得出各國得分,限于篇幅,圖2僅列出了SCO、APEC、ASEAN以及十七國貿易便利化的平均得分(柱狀圖),APEC平均得分最高,東盟次之,兩組織增長幅度分別為10.2%和9.7%;SCO平均值得分最低,但增長幅度最大,2006—2014年增長幅度為20.6%,與參考國間差距逐漸減小,從2006年的0.13分縮小至2014年0.09分。

        圖2 2006—2014年十七國貿易便利化得分資料來源:作者根據運算結果整理。

        在SCO內部(折線圖),成員國得分均呈現出波浪式的提高,2006—2014年,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提高幅度均在20%以上,可能是三國為加入世貿組織而努力推進貿易便利化的結果;從國別看,中國一直處于領先地位,2014年得分0.535,較2006年提高了0.08分;俄羅斯0.506,提高了0.09分;哈薩克斯坦增幅最大,達26.4%,2012年與2013年得分超過俄羅斯,2014年得分略降至0.482;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兩國得分相似,2014年得分分別為0.369和0.364,增幅為23%和12.4%。

        此外,本文對比了十七國2006年與2014年的得分與排名(見表5)。

        2006年,中國與新加坡的差距(0.342)幾乎與塔吉克斯坦的得分相當,其他成員國全部在十名之后;2014年,中國得分提升17.8%,排名提升兩位至第五,俄羅斯得分提高22.5%,從第十名躍居至第七名;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兩國升幅最大,分別為26.5%和23%,排名分別提升三名與兩名;塔吉克斯坦升幅僅12.3%,排名退后至倒數第二。參考國中,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一直占據前三名的位置,排名提升的國家僅有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得分提高20.1%和20.3%,是參考國中升幅最大的。

        表52006年與2014年十七國貿易便利化得分與排名對比

        國別20062014得分增長率(%)得分排名得分排名中國0.45470.5355↑17.8俄羅斯0.413100.5067↑22.5哈薩克斯坦0.381130.48210↑26.5吉爾吉斯斯坦0.300170.36915↑23塔吉克斯坦0.324150.36416↓12.3印度0.46560.46411↓-0.2巴基斯坦0.42280.42913↓1.7蒙古0.324150.32917↓1.5韓國0.66230.68333.2泰國0.51950.5246↓0.9菲律賓0.413110.4969↑20.1馬來西亞0.63940.67645.8日本0.69020.73927.1印度尼西亞0.413120.4978↑20.3越南0.41490.46112↓11.4新加坡0.79610.85016.8柬埔寨0.378140.399145.56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運算結果整理。

        2.具體領域。表6為近年來SCO成員國一級指標得分情況。

        海關環(huán)境。各成員國的海關環(huán)境經歷了相似的波動起伏,2010年得分達到最高值,隨后出現不同程度的降低。中國得分最高,2006—2014年平均值0.721,塔吉克斯坦得分最低,平均值僅有0.296。

        制度環(huán)境。各國在該領域得分的上升趨勢穩(wěn)定且緩慢,2006—2014年間,俄羅斯提高7.5%,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國分別提高8.3%、13.8%和7.9%。

        過境運輸。中國得分最高,平均值0.602,俄羅斯得分0.508,排名第二,中亞成員國深處亞歐內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不平衡,鐵路為主要運輸方式,三國得分均在0.5分以下,分別為0.498、0.361和0.427。

        表6SCO成員國一級指標得分

        20062010201220142006201020122014中國海關環(huán)境0.6840.7460.7230.707制度環(huán)境0.5970.6550.6490.639俄羅斯0.5530.5880.5610.5920.5130.5140.5180.552哈薩克斯坦0.2920.4230.3770.3680.5390.5230.5830.584吉爾吉斯斯坦0.2860.4740.4070.3970.3660.3880.380.417塔吉克斯坦0.3490.3690.2330.2320.4210.4240.4450.455中國過境運輸0.5310.6110.6330.613電子商務0.2890.3490.3790.4俄羅斯0.4750.5030.50.5450.2990.3850.3950.442哈薩克斯坦0.450.5020.530.5190.30.3930.4310.449吉爾吉斯斯坦0.3110.3790.3580.380.2720.3670.3210.337塔吉克斯坦0.3470.4410.4640.4440.2650.2960.3260.311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運算結果整理。

        電子商務。各成員國起步較晚但發(fā)展迅猛,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互聯網和移動電話的普及率很高,2014年兩國得分0.442和0.449,增幅47.7%和49.7%,同年中國得分僅0.400,可能是因為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與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拉低了人均指標的得分;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兩國電子商務發(fā)展較為落后,2014年得分僅為0.337和0.311。

        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雷達圖*雷達圖各頂端滿分為1分,四條不同的包絡線越往外說明發(fā)展越好,連線包圍的面積代表了各國一級指標的得分狀況,面積越大,說明貿易便利化得分越高。將研究對象的一級指標得分納入不同的合作組織中(SCO、APEC、ASEAN以及十七國,取平均值)進行對比(見圖3)。

        圖3 SCO、APEC、ASEAN及十七國一級指標得分對比資料來源:作者根據運算結果整理。

        橫向對比,APEC和ASEAN包絡線幾乎重合,且包圍面積最大,說明兩個組織貿易便利化水平最高,SCO包絡面積最小,低于十七國平均水平;各組織連線圍成的四邊形并不規(guī)則,表現為海關環(huán)境發(fā)展最好,制度環(huán)境和過境運輸發(fā)展水平相近,電子商務起步晚但發(fā)展?jié)摿Υ蟆?/p>

        縱向對比,SCO貿易便利化一級指標得分連線面積不斷擴大,四指標2014年相比2006年平均擴大幅度為17.3%,而APEC、ASEAN以及十七國的擴大幅度均在10%以下,說明SCO的提高速度是最快的,其中四大領域的增幅分別為6%、8.5%、18.3%和36%。

        四、上海合作組織貿易便利化對中國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模型構建

        擴展的貿易引力模型是在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貿易引力模型的基礎上,引入新的解釋變量豐富了模型的內涵,如將人口(Linnemann,1966)、匯率(Bergstand,1985)、人均收入(Bergstand,1989)納入解釋變量,是否同屬一個經濟組織(Bergstand,1989)等虛擬變量也被引入模型。模型可表示為:

        lnTradeij=α0+α1lnMi+α2lnMj+α3lnDij+α4lnAi+αnBj+…+εij

        Tradeij:i、j兩國間的貿易流量,M:兩國的經濟總量,Dij:兩國間的距離,Ai、Bj:其他變量和虛擬變量。

        擴展后的貿易引力模型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將貿易便利化一級指標作為變量引入可以有效地解釋其對出口貿易的影響。故本文采用該種方法,研究對象與第三部分相同,時間年限選取2006—2014年。

        (二)變量選擇

        一國經濟總量M采用國內生產總值(GDP),距離變量采用絕對距離(首都到首都),貿易便利化變量分別為進出口國的海關環(huán)境、制度環(huán)境、過境運輸以及電子商務。由于中國與中亞、東南亞的接壤環(huán)境懸殊較大,可能會產生不同的邊境效應,故引入是否接壤作為虛擬變量(見表7)。

        表7變量的釋義與來源

        變量符號變量含義備 注數據來源expit中國對進口國的出口貿易額被解釋變量聯合國貿易數據統(tǒng)計庫(UNComtrade)gdpit/gdpjt+國民生產總值(億美元)經濟規(guī)模越大,進出口貿易規(guī)模越大WorldBank數據庫tfait/tfajt+海關環(huán)境tfbit/tfbjt+制度環(huán)境海關環(huán)境/制度環(huán)境/過境運輸/電子商務水平越高,對貿易便利化的貢獻越大,越有利于進口貿易規(guī)模的擴大。第三部分的統(tǒng)計與核算tfcit/tfcjt+過境運輸水平tfdit/tfdjt+電子商務水平distij-絕對距離(公里)代表了貿易的運輸成本,距離越遠,貿易成本越大GoogleEarth軟件bdij是否與中國接壤衡量邊境效應,接壤有利于貿易往來 注:腳標i代表中國;j代表進口國。資料來源:作者根據現有資料整理。

        (三)實證檢驗

        根據以上的論述及文章目的,本文采用兩個貿易引力模型分別分析十七國(模型1)和成員國(模型2)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但兩者模型表達形式相同,均為:

        lnexpit=α0+α1lngdpit+α2lngdpjt+α3lndistij+α4lntfait+α5tfajt

        +α6tfbit+α7tfbjt+α8tfcit+α9tfcjt+α10tfdit+α11tfdjt+α12bdij+εijt

        本文以面板數據作為分析基礎,不僅可以增加樣本的數量,還可以提高分析結果的可信度,并通過綜合時間序列數據和截面數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被忽視的國家和時間固定效應問題。

        1.面板單位根檢驗。為了檢驗數據平穩(wěn)性并消除偽回歸,采用LLC檢驗和IPS檢驗進行平穩(wěn)性檢驗。*這兩種檢驗方法均以時間序列的DF和ADF檢驗式為基礎,LLC(Levin-Lin-Chu,2002)檢驗適用于單位根相同的情形,IPS(Im-Pesaran-Shin)檢驗適用于單位根不同的情形。結果顯示,lntfbjt、lntfcjt、lntfdit、lntfdjt不平穩(wěn),其他變量在5%的水平上平穩(wěn)。對不平穩(wěn)變量進行一階差分后變量平穩(wěn)(見表8)。

        表8平穩(wěn)性檢驗結果

        變量LLCIPS變量LLCIPSlnexpit-5.60***-1.90**lntfcit-17.73***-9.10***lngdpit-14.81***-5.08***lntfcjt-4.63***-0.70lngdpjt-6.08***-0.37Δlntfcjt-13.25***-6.09***lntfait-13.88***-7.42***lntfdit3.264.67lntfajt-8.03***-2.91***Δlntfdit-35.61***-15.38***lntfbit-9.16***-3.44***lntfdjt-0.971.96lntfbjt-0.861.64Δlntfdjt-16.78***-5.96***Δlntfbjt-10.44***-3.77*** 注:***、**、*分別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顯著,下同。資料來源:作者根據Eviews6.0計算結果整理。

        2.面板協(xié)整檢驗。由于存在一階單整變量,本文采用Kao檢驗*Kao檢驗是以EG(Engle-Granger)兩步法協(xié)積檢驗方法為基礎構造協(xié)整檢驗統(tǒng)計量,標準化后漸進服從標準正態(tài)分布,Kao檢驗原假設為“不存在協(xié)整關系”。判斷變量間是否存在協(xié)整關系。由于變量較多,無法對所有變量進行一次性的協(xié)整檢驗,因此需要分組進行,分組情況及檢驗結果見表9,結果表明變量之間具有協(xié)整關系。

        表9協(xié)整檢驗結果

        檢驗組Kao檢驗結果lnexpit,lngdpit,lngdpjt,lntfit,lntfjt-4.28***lnexpit,lntfait,lntfbit,lntfcit,lntfdit-3.64***lnexpit,lntfajt,lntfbjt,lntfcjt,lntfdjt-4.08***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Eviews6.0計算結果整理。

        3.回歸模型的建立。本文選擇混合效應模型,主要原因是:首先,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判斷關鍵變量對于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而非貿易預測或潛力分析,因此只關心變量系數對研究對象的影響,而不關心回歸方程的截距和斜率的個體差異對模型的影響;其次,距離變量是恒定的常數,因此實證檢驗過程中無法進行正常的似然比檢驗和Hausman檢驗,且易產生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混合效應模型不會對本文的結果產生負面影響。

        (四)回歸結果

        表10簡要列出了兩個模型的回歸結果。

        表10回歸模型簡要結果

        模型1回歸次數N模型2回歸次數Nlngdpit0.410***81.048***8lngdpjt0.463***8-0.0442lndistij-0.46912.728***8lntfait0.62823.0765lntfajt0.376**8-0.4724lntfbit-1.6696-5.5156lntfbjt-0.5367-1.1123lntfcit2.38552.1157lntfcjt0.23531.328***8lntfdit-0.7054-1.708***8lntfdjt1.408***80.0841bdij0.213***81.886***8常數項-1.5768-33.25***8R20.90680.9618AdjustedR20.90380.9558F-statistic266.848149.678 注:若回歸次數小于8,則變量在回歸過程中被剔除。

        兩個模型的最終回歸方程分別為:

        模型1:

        lnexpit=-1.576+0.410lngdpit+0.463lngdpjt+0.376tfajt

        +1.408tfdjt+0.213bdij+εijt

        模型2:

        lnexpit=-33.25+1.048lngdpit+2.728lndistij+1.328tfcjt

        -1.708tfdit+1.886bdij+εijt

        兩模型的解釋變量及系數差異較大,說明在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對于GDP和距離兩個基本變量,模型1中兩國GDP的影響力度較為平均(0.463和0.410),而距離的影響不顯著;模型2中,中國GDP影響更顯著(1.048),距離與出口額呈現顯著的正相關(2.728),與傳統(tǒng)貿易引力模型結果相悖,可能原因是中俄距離最遠(7181公里),出口貿易額卻最大,而中國同中亞國家的距離較近,但出口貿易額較少。邊境效應也是重要影響因素(1.886),是模型1的九倍(0.213),說明相比東南亞接壤國家,陸路接壤是中國向西開放、連接中亞的重要途徑,在開展貿易合作時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二,貿易便利化變量中,模型1中進口國的海關環(huán)境(0.376)和電子商務(1.408)的影響最顯著;模型2中進口國過境運輸的影響更為顯著(1.328),可能原因是隨著中國交通運輸網絡較為完善,運輸質量較高,而成員國的運輸質量較差,基于邊際效用理論,中國出口貿易對于成員國過境運輸的改善反應更為敏感。電子商務的結果不理想,中國的電子商務有阻礙作用(-1.708),進口國的影響不顯著(0.084),可能原因是,成員國電子商務環(huán)境仍然較差,通過電子商務所獲得的貿易回報還沒有完全抵消搭建電子商務平臺所付出的成本。

        第三,其他變量均因影響不顯著而被剔除,但結果仍然可以作為參考,中國海關環(huán)境對出口貿易影響較為明顯(3.076);但雙方制度環(huán)境有阻礙作用,可能是因為制度環(huán)境與海關環(huán)境、過境運輸等方面相比,變遷過程非常緩慢,因此,通過改善制度環(huán)境所付出的成本要遠大于其當前所激發(fā)出的貿易盈利。

        五、結論與建議

        (一)基本結論

        通過研究可以看出,貿易便利化水平與該國經濟發(fā)展水平正相關,一國經濟越發(fā)達,國際條件越完善,貿易便利化水平也越高,進而促進國際貿易的發(fā)展;一國越落后,貿易環(huán)境越閉塞,貿易便利化水平越低,而“貿易的不便利”又會對國際貿易產生阻礙作用。以地處歐亞大陸中心的中亞國家為例,在國際貿易發(fā)展過程中具有先天劣勢,因此貿易便利化建設嚴重滯后。

        但先天劣勢并非不能改變,成員國都在努力克服這些障礙。從測評結果來看,中國、俄羅斯與中亞國家在推進貿易便利化方面成效卓著,其中SCO的作用不容忽視。該組織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挖掘成員國間貿易領域互利合作的潛力,促進合作多元化,并啟動貿易投資便利化談判進程、批準成立專門的貿易便利化工作組……成員國在海關環(huán)境、制度環(huán)境、過境運輸及電子商務等方面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二)對策建議

        通過分析發(fā)現,貿易便利化對中國同周邊國家出口貿易的影響方式有很大不同,所以在推進SCO貿易便利化進程中,不能簡單地按部就班,而是要切合該組織的實際情況。SCO是一個年輕且充滿活力的國際組織,可以充分利用當前利好的國際形勢繼續(xù)推動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但考慮到中亞成員國發(fā)展較為落后,在有關國計民生方面仍需要大量資金與技術支持,使得對于貿易便利化方面的推進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公共投資受到約束的情況下,貿易便利化的推進應以低投入、高回報為出發(fā)點,力使每個成員國貿易便利化實現質的提升。

        1.借助多邊合作平臺提高海關環(huán)境。對于高質量海關的建設,成員國間的合作比某國獨立建設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優(yōu)勢。因此,各成員國應本著友好協(xié)作的原則,加強海關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為貿易合作打造良好的海關環(huán)境。各成員國間建立統(tǒng)一的信息數據庫,可實現信息與數據的實時交換和共享,不僅簡化過境程序,提高通關效率,還能通過各國的相互監(jiān)督減少不合理收費現象及腐敗事件的發(fā)生。

        2.利用“絲綢之路經濟帶”互聯互通建設提高過境運輸。進一步提升過境運輸質量,完善跨國交通設施的建設,形成國際交通聯動發(fā)展網絡,應成為SCO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的重要目標。因此,SCO可以利用當下“絲綢之路經濟帶”互聯互通建設的時機和地緣優(yōu)勢,積極參與到互聯互通建設中來,通過領導會晤的方式推進地區(qū)落實,優(yōu)先推進公共交通和基礎設施領域的互聯互通,加強成員國間運輸領域的高新技術的合作。

        3.借鑒APEC經驗搭建高水平電子商務平臺。APEC歷來重視電子商務的建設,早在2000年就呼吁各國推動電子商務建設,培養(yǎng)相關人才,并成立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APEC-ECBA),以填補與地區(qū)間及全球范圍的“數字鴻溝”,縮小成員間的差距。

        在此過程中,中國專門設立了“APEC跨境電子商務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中心”,在研究總結亞太地區(qū)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實踐及探討相關法律法規(guī)以及政策創(chuàng)新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因此,中國可以將APEC經驗措施因地制宜地用在SCO電子商務建設中來,充分發(fā)揮后發(fā)優(yōu)勢,推動成員國電子商務的整體、健康、快速發(fā)展。

        1.李斌、段婭妮、彭星:《貿易便利化的測評及其對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影響——基于跨國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

        2.孫衷穎:《區(qū)域經濟組織的貿易便利化研究》,南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

        3.郝景芳:《基于面板數據引力模型的中國對外貿易研究》,清華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4.張曉峒:《Eviews使用指南與案例》,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年版。

        5.單君蘭、周蘋:《基于APEC的貿易便利化測評及對我國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國際商務研究》2012年第1期。

        責任編輯:馬博飛

        于倩,蘭州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教授;

        猜你喜歡
        過境海關成員國
        清代海關銀錠漫談
        藝術品鑒(2020年7期)2020-09-11 08:05:26
        關于未納入海關統(tǒng)計的貨物貿易收支統(tǒng)計研究
        中國外匯(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4
        外貿企業(yè)海關合規(guī)重點提示
        中國外匯(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4
        歐盟敦促成員國更多地采用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
        辨云識雨 等
        中俄簡化過境哈薩克斯坦貨物運輸通關程序
        中亞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 06:08:26
        清代廣東十三行與粵海關
        廣州文博(2016年0期)2016-02-27 12:48:43
        節(jié)后
        江南詩(2015年3期)2015-06-01 17:14:46
        亞投行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增至46個
        什么是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答讀者問)
        在线观看av国产自拍| 欧美又大又色又爽aaaa片|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 国产日韩欧美911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99| 蜜桃成熟时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aⅴ在线资源| jjzz日本护士| 人妖与人妖免费黄色片|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久久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九九影院理论片私人影院|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аⅴ天堂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国产熟女av一区二区三区四季| 亚洲国产精品区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夜夜综合网| 蜜桃视频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国凸偷窥xxxx自由视频妇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久久成人精品国产免费网站| 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浪潮av| 国产高清女人对白av在在线| 国产熟人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中文熟妇在线影片|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观看| 亚洲av永久久无久之码精|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