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新華
神秘的袋子
平日,他們是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農(nóng)忙過后偶爾外出打工賺點外快;暗地里,他們卻游走神秘的袋子
平日,他們是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農(nóng)忙過后偶爾外出打工賺點外快;暗地里,他們卻游走在夜色下的墓群中,成了“古墓大盜”。在長達8年的時間里,他們瘋狂盜掘古墓36起,涉案價值數(shù)百萬元,卻始終無人報案。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2015年9月,遼寧省本溪市公安局的民警在巡邏過程中抓獲3個盜掘古墓葬人員,隨后又開展集中抓捕行動,共抓獲38人,一舉粉碎了長期活躍于本溪、遼陽、朝陽等地的瘋狂盜墓團伙。
2015年9月的一天,本溪市公安局民警劉向陽、韓旭像往常一樣,開著警車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巡察。凌晨3點左右,經(jīng)過本溪客運站旁邊一家夜宵店的門口,看見3個衣著邋遢的中年人拎著大袋子,鬼鬼祟祟地從夜宵店走了出來。離天亮還有好幾個小時,他們起早干活的可能性不大,加上衣服臟兮兮的,像是剛從田里或山上回來;在野外干活到凌晨3點,好像可能性也不大啊。民警劉向陽、韓旭帶著疑問停車上前詢問,3個中年人神色慌張地說剛從山上打獵回來,吃好夜宵正準備回家。當民警問及其獵到什么時,他們把袋子往身后一放,稱今晚運氣不好,什么都沒打到。這個看似不經(jīng)意的動作引起了民警的懷疑,上前檢查,發(fā)現(xiàn)袋子里有鐵鍬、鋤頭、蠟燭、口罩、羅盤儀、對講機、望遠鏡、強光手電以及一些可拆卸的奇怪的小型工具,于是將他們帶回派出所進行調(diào)查。
這袋子里裝著的奇形怪狀的工具當然不是農(nóng)具那么簡單,一番審問后,3人交代他們分別叫吳安杰、何洲、蘭軍,這些均是用來挖掘古墓的“家什”。經(jīng)審查,吳安杰等人供述自2007年以來,他們輾轉(zhuǎn)本溪、遼陽、朝陽等地的多處山上盜竊古墓30多處。當民警通過網(wǎng)上查詢,卻發(fā)現(xiàn)這些發(fā)案地派出所均未接到報警。原來古墓由于時間長久,又都埋于地下,體貌特征與平常地段沒什么兩樣,更不用說有人看管了,而古墓大多在墳堆中間,平時又很少有人光顧。吳安杰等人作案后,也會將土填回去,再在上面蓋一些柴草,以掩蓋犯罪痕跡。久而久之,就不會有人知道這曾被人挖過,更不會想到腳下踩的是千年之前的古墓。狡猾的吳安杰,甚至作案時會帶上一包草籽,臨走時,在回填的土里撒下一把草籽。過了一段時間,草長了出來,更讓人看不出盜掘的痕跡。
隨后,本溪市公安局特地邀請遼寧省博物館館長、本溪市文物局局長等業(yè)內(nèi)專家,專程來到派出所就繳獲的一個金簪子、一對玉鐲、一塊圓形玉璧作了鑒定,確定為明代文物,保守估計價值幾十萬元。吳安杰等人挖盜的地點,共有36處被認定為古墓葬。此案震驚了遼寧省公安廳。公安廳責成本溪市公安局,迅速成立專案組對吳安杰等人特大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展開偵查,此案被確定為“遼寧省公安廳重點督辦案件”。
專案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吳安杰盜掘古墓團伙了解歷史文化,并掌握一定風水術(shù),懂得利用現(xiàn)代科技儀器進行探測、盜掘、回填。倒賣文物團伙成員都具備一定的文物知識,甚至有的本身就是文物工作人員,受教育程度較高,對相關(guān)法律比較熟悉。吳安杰的盜墓團伙共有38人,專案組在掌握了確鑿的犯罪證據(jù)后,采取異地調(diào)取警力的方法,先后從遼寧省內(nèi)抽調(diào)了大批公安干警,在本溪市、遼陽市、朝陽市同時開展抓捕。專案組隨即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犯罪嫌疑人供認了全部事實。至此,公安廳重點督辦案件告破。
2016年9月19日,本溪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大廳內(nèi)一片肅靜,接受審判的38名被告由法警一一押送到審判庭,38名被告雙手戴著手銬,神情沮喪,低頭緩步走到被告席上。被告一字排開,由于人數(shù)眾多,幾乎占滿了法庭的前排位置?!芭尽保S著審判長法槌敲落,38名被告一一領(lǐng)刑,多數(shù)人神色黯然,垂頭喪氣,有的人甚至開始低聲啜泣。主犯吳安杰被法院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6個月,并處罰金12萬元。主犯何洲被判處有期徒刑9年,并處罰金11.5萬元。其余罪犯也分別被判處8年至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不等的刑罰,并處罰金。至此,這些在本溪、遼陽、朝陽等地瘋狂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上演了一場場現(xiàn)實版“盜墓筆記”的盜墓賊,終于受到了法律的嚴厲制裁。無論是抓捕人數(shù)還是追繳文物數(shù)量,此案都創(chuàng)下了遼寧省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數(shù)量之最,被稱為“遼寧文物第一案”。
東北第一“高手”
今年48歲的吳安杰中等身材,1968年出生于遼陽市,在家排行老三,綽號“三喜子”,曾有過盜竊犯罪的前科。吳安杰從小就聰明、機靈,雖然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但很喜歡看“風水”、“易經(jīng)”之類的書籍,天文、地理都很精通。吳安杰16歲起“師從”一個遠房親戚,開始接觸盜墓這個行當。隨著年齡的增長,吳安杰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逐漸成為盜墓團伙的頭目,在盜墓圈有著“東北第一高手”之稱。吳安杰曾在供述中提到:“如果在一處山脈上,左有青龍,右有白虎,上有靠,下有照,就是一個典型的風水寶地,也是適合埋葬的地方。一般人根本找不出來這樣的墓葬地點,但是我到山上一看就能找出來?!?/p>
團伙核心成員蘭軍交代說:“他(吳安杰)在確定古墓葬遺址位置方面確實厲害,他能夠脫離羅盤儀的輔助,直接根據(jù)山脈河流走勢和日月星辰位置,用肉眼就可以進行墓葬大體定位。”團伙成員肖明亮也對吳安杰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說:“吳安杰懂得在哪兒能找到‘活土’,他能根據(jù)星象、地形和地圖,準確地找到古墓墓室的位置。經(jīng)他踏勘踩點后,我們基本上每次都能成功挖到東西?!?/p>
吳安杰平日注重“學習”,他特別喜歡看央視《鑒寶》節(jié)目,幾乎一集不落。吳安杰還愛“實地考察”。本溪市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沈陽魯園古玩市場、北京潘家園文物市場,都留下了吳安杰的足跡。吳安杰經(jīng)常隨身攜帶小電筒、放大鏡,隔一段時間就到商場、古玩城“看貨”,流連駐足,有時一看就是一天。多年的盜墓生涯中,吳安杰還養(yǎng)成了一個愛爬山的習慣,沒事就到本溪、遼陽的一些山上轉(zhuǎn)悠,有時在山上一待就是一天。就在落網(wǎng)的前一天,吳安杰還去山上看了一次,盜墓圈內(nèi)管這叫“踩點兒”、“點穴”。
本溪,位于遼寧省東部,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十分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早在公元前221年,秦滅燕統(tǒng)一中國后,將全國劃分36郡,本溪市區(qū)、本溪縣屬遼東郡襄平縣,桓仁縣屬遼東郡外徼。近年來,遼寧考古專家在本溪五女山、鐵剎山、關(guān)門山上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古代遺跡和遺物,年代最早的遺物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歷史。本溪有多處古文化遺址、古墓被遼寧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豐富的文物資源讓越來越多文物犯罪分子覬覦。
專案組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除了吳安杰盜墓團伙,也有一些外地的盜墓高手來過本溪,但最終均空手而歸。吳安杰在歸案后告訴辦案人員:“不是誰都能從本溪古墓里挖出東西的。以前從洛陽、西安、武漢等地也來過一些盜墓者,但最后都沒有盜掘成功,并不是盜墓者的水平不行,而是他們不了解本溪歷史文化,不懂得金遼時代墓葬形式。”
一般的盜墓賊,到山上后連古墓的位置都找不到,但吳安杰不僅能準確定位,還能夠成功挖到東西,而且不完全依賴高科技工具,這種“神乎其神”的本領(lǐng)一度受到盜墓圈內(nèi)多名成員的膜拜和仰慕。其實,相比于其他盜墓賊的“金屬探測儀”、“三維立體成像儀”等高科技產(chǎn)品,吳安杰的盜墓工具簡單而又實用——“釬子”。
“釬子”是由“洛陽鏟”改進而成的?!奥尻栫P”發(fā)明于20世紀初,最早用于盜墓,后成為考古的重要工具。吳安杰所用的“釬子”由多段鋼筋拼接而成,性能要比“洛陽鏟”高出許多。“釬子”扎進土里拔出后,吳安杰通過觀察釬子頭上泥土的顏色變化,能判斷地下是否為“活土”(考古學術(shù)語,意為有考古信息的土,活土表明地下土壤有人工擾動的痕跡,地下曾進行過施工),進而推測出地下是否有墓葬。吳安杰通常是白天“踩點兒”后,用“釬子”扎出一個“墓型”,然后晚上開挖,每次盜墓好比一次“微創(chuàng)手術(shù)”,成功率很高。
吳安杰到案后交代,盜墓時間一般選擇在半夜進行,一是有黑夜作掩護,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二是盜墓行當有“說法”,古墓里的東西陰氣比較重,出土時不能見光。作案的時節(jié)一般選擇在夏、秋兩季,莊稼和樹木都起來了,有農(nóng)作物方便掩護。吳安杰等人的反偵查意識很強,作完案后,通常都進行回填,甚至挖一些草皮掩蓋在上面,想盡各種辦法將盜掘現(xiàn)場掩蓋起來。吳安杰經(jīng)驗豐富,他每次作案前都要看“天氣預(yù)報”,有一些作案的時機專門選擇在下雨前,第一天盜完墓,第二天的一場大雨就沖洗了作案現(xiàn)場。吳安杰盜墓有著一股子韌勁。只要是他認準的地方,一定要挖到東西才肯罷手。一次沒挖到,下一次再來挖,他常常會對同一個地兒多次挖掘,“賊不走空”。因為經(jīng)驗豐富,很少失手,在盜墓圈,吳安杰名聲顯赫,被譽為“東北第一高手”。
愛吃獨食
吳安杰的盜墓團伙共有38人,團伙成員之間有著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盜墓過程中,被吳安杰信任的成員可以跟隨一起挖掘,不受信任的只能負責望風、駕車?!罢嬲齾⑴c核心盜掘行動的都是吳安杰的同鄉(xiāng)、親戚,挖多少只有吳安杰心中有數(shù)?!睂0附M的民警介紹說。
吳安杰經(jīng)驗豐富、技法高超,但是多名團伙成員落網(wǎng)后卻反映他人品不地道、“比較貪”、“愛吃獨食”等等,比如每次去“踩點兒”,從來都是獨自一人,不許別人跟隨,私下閑聊也絕口不提“踩點兒”的竅門。每次作案,吳安杰很少親自動手,都是指揮別人干體力活。在挖到一定程度后,快要出東西的時候,吳安杰會把所有的人都支開,讓他們在一旁喝水、抽煙休息,自己獨自下坑,拿小刀細細地刮掉文物最后一層泥土,將寶貝揣進自己兜里。很多團伙成員跟著吳安杰盜掘,最后挖沒挖出東西、挖了多少東西,根本不知道。挖出來的文物賣了多少錢,一般人更是不知情,只能吳安杰分給多少是多少 。
團伙成員王得利供述:“我參與盜掘過兩個地方,一個是在本溪滿族自治縣盤石村邊上的山頭上,地點是吳安杰找的,吳安杰指揮我們在哪里挖、怎么挖。大家輪流挖,還有專人放風。那次挖出來東西后,我問他這些東西是什么朝代的?值多少錢?沒想到吳安杰很生氣,大為惱怒,當場把一對玉鐲摔得粉碎,罵了我一頓,還威脅我以后愛干不干?!?/p>
專案組在對38名盜墓賊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盜墓團伙通常分為兩種人,一種是主犯頭目,具有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了解歷史文化,熟悉文物知識。另外一種是普通成員,多為農(nóng)民和社會閑散人員,在犯罪團伙中主要出苦力,只賺取干力氣活的報酬,每次200元錢左右。正如負責挖土的團伙成員宋大為所說:“吳安杰是我們的靈魂,我還有一大批人就是干活的胳膊腿?!?/p>
盜墓在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行當。在這個行當里,盜墓又被稱為“挖坑”、“倒斗”和“摸金”等。盜墓者的講究也特別多,例如“雞鳴不摸金”、“燈滅不摸金”等。吳安杰說:“這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慮。盜墓畢竟是雞鳴狗盜之事,是見不得光的,往往選在月黑風高夜才安全,所以雞鳴天亮就不行了。至于燈滅,很可能是缺氧,是萬萬不能下去的,有不少盜墓者就是因為不慎下去而再沒有上來。”
在吳安杰看來,盜墓和詐騙是分不開的。吳安杰向?qū)0附M講述了他親身經(jīng)歷過的一些事情,揭秘了盜墓圈的種種亂象。河南有個姓楊的盜墓賊,挖了好幾年的墓,也沒有什么太大的收獲。有一天,他突然跟北京的一個上家說好,讓北京的客戶去河南現(xiàn)場,眼見為實。等快挖到底的時候,突然出現(xiàn)一只很大的銅鼎,品相、工藝都不錯。于是,北京的客戶付了50萬元,高高興興地把東西帶走。后來,這個北京的客戶找到吳安杰,吳安杰一眼就看出了破綻,那個大銅鼎是假的。后來得知,楊某先在墓葬的東頭挖一個洞,一直挖到墓葬的西頭,預(yù)先把假的銅鼎埋好,然后返回地面,再從墓葬的西頭重新挖,專門等著北京的客戶上當。還有一次,吉林有幾個盜墓賊剛得手,著急把文物出手。吳安杰七拐八拐,幫忙聯(lián)系到一個北京潘家園的買家之后,吉林這伙人就去一座大樓,買家在那里等著。當雙方把價格談好之后,買家說,你們等等,我去辦公室取錢。可這一去,就連人帶東西都不見了。后來吉林這伙人問這座樓里的人,才知道,樓里的人根本不認識那個人,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這座大樓兩頭都有樓梯,人家早就跑了。
吳安杰還介紹說,盜墓最怕“黑吃黑”。有些人假扮警察,他們往往知道盜墓賊在盜墓,卻不去驚動他們,等快出東西的時候,他們突然出現(xiàn),主要是搶東西,因為是有備而來,多數(shù)都能成功。盜墓賊通常不敢報案,只能自認倒霉。盜墓者拿著自己的命在賭,為什么這樣危險還會有人趨之若鶩?錢是根本誘因?!耙敫?,挖古墓”,這是盜墓圈內(nèi)流行的一句順口溜,而“低風險,高收益”的回報讓越來越多的人鋌而走險。專案組了解到,團伙成員王得利曾因盜竊古文物被公安機關(guān)刑事拘留1個月,在繳納了兩萬元罰款后獲釋,他認為兩萬元罰款與動輒幾十萬元的盜墓“收入”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吳安杰團伙的核心成員孫建成,原本在山東省經(jīng)營金屬探測儀,所售儀器設(shè)備每臺售價2萬元。在偶然結(jié)識了其他團伙成員后,發(fā)現(xiàn)盜掘古墓來錢快,于是把目光轉(zhuǎn)向了遼寧,不僅推銷產(chǎn)品、傳授盜掘技藝,還現(xiàn)場指導、上門服務(wù)。
專案組在追繳文物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古玩市場和舊貨市場魚龍混雜,經(jīng)營非?;靵y,存在著超范圍經(jīng)營和私下非法交易現(xiàn)象,成為犯罪文物銷贓的場所?!拔覀儽I墓者很少有靠這行發(fā)大財?shù)?,”吳安杰說,“真正的獲利者是文物市場利益鏈上端的大商販。”當文物堂而皇之地以傳家寶、海外友人饋贈等私人收藏的名義出現(xiàn)在拍賣會和潘家園、琉璃廠這樣的交易市場或公眾眼中時,這些東西已經(jīng)和盜墓者沒有半點聯(lián)系,已經(jīng)成為一種合法的存在。電視媒體對文物市場的參與,反過來又成為盜墓者的學習和信息渠道,明碼高價地讓文物成為無處不在、難以抵制的誘惑。
據(jù)吳安杰介紹,一些高端的盜墓人還跟海外的古董販子有聯(lián)系,東西從地下出來,根本用不了幾個小時,就到了國外。這個時候盜出的出土文物就成了流散文物,洗掉了罪證,登堂入室成為收藏品,盜墓者也能逍遙法外。
“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大多分布于人們不注意的荒山野嶺,保護工作任重道遠。遼寧文物第一案的成功破獲必將對珍貴文物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睂0附M的領(lǐng)導信心滿滿地對記者說。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案的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犯罪嫌疑人供認了全部事實。至此,公安廳重點督辦案件告破。
2016年9月19日,本溪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大廳內(nèi)一片肅靜,接受審判的38名被告由法警一一押送到審判庭,38名被告雙手戴著手銬,神情沮喪,低頭緩步走到被告席上。被告一字排開,由于人數(shù)眾多,幾乎占滿了法庭的前排位置?!芭尽?,隨著審判長法槌敲落,38名被告一一領(lǐng)刑,多數(shù)人神色黯然,垂頭喪氣,有的人甚至開始低聲啜泣。主犯吳安杰被法院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6個月,并處罰金12萬元。主犯何洲被判處有期徒刑9年,并處罰金11.5萬元。其余罪犯也分別被判處8年至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不等的刑罰,并處罰金。至此,這些在本溪、遼陽、朝陽等地瘋狂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上演了一場場現(xiàn)實版“盜墓筆記”的盜墓賊,終于受到了法律的嚴厲制裁。無論是抓捕人數(shù)還是追繳文物數(shù)量,此案都創(chuàng)下了遼寧省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數(shù)量之最,被稱為“遼寧文物第一案”。
東北第一“高手”
今年48歲的吳安杰中等身材,1968年出生于遼陽市,在家排行老三,綽號“三喜子”,曾有過盜竊犯罪的前科。吳安杰從小就聰明、機靈,雖然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但很喜歡看“風水”、“易經(jīng)”之類的書籍,天文、地理都很精通。吳安杰16歲起“師從”一個遠房親戚,開始接觸盜墓這個行當。隨著年齡的增長,吳安杰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逐漸成為盜墓團伙的頭目,在盜墓圈有著“東北第一高手”之稱。吳安杰曾在供述中提到:“如果在一處山脈上,左有青龍,右有白虎,上有靠,下有照,就是一個典型的風水寶地,也是適合埋葬的地方。一般人根本找不出來這樣的墓葬地點,但是我到山上一看就能找出來?!?/p>
團伙核心成員蘭軍交代說:“他(吳安杰)在確定古墓葬遺址位置方面確實厲害,他能夠脫離羅盤儀的輔助,直接根據(jù)山脈河流走勢和日月星辰位置,用肉眼就可以進行墓葬大體定位。”團伙成員肖明亮也對吳安杰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說:“吳安杰懂得在哪兒能找到‘活土’,他能根據(jù)星象、地形和地圖,準確地找到古墓墓室的位置。經(jīng)他踏勘踩點后,我們基本上每次都能成功挖到東西?!?/p>
吳安杰平日注重“學習”,他特別喜歡看央視《鑒寶》節(jié)目,幾乎一集不落。吳安杰還愛“實地考察”。本溪市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沈陽魯園古玩市場、北京潘家園文物市場,都留下了吳安杰的足跡。吳安杰經(jīng)常隨身攜帶小電筒、放大鏡,隔一段時間就到商場、古玩城“看貨”,流連駐足,有時一看就是一天。多年的盜墓生涯中,吳安杰還養(yǎng)成了一個愛爬山的習慣,沒事就到本溪、遼陽的一些山上轉(zhuǎn)悠,有時在山上一待就是一天。就在落網(wǎng)的前一天,吳安杰還去山上看了一次,盜墓圈內(nèi)管這叫“踩點兒”、“點穴”。
本溪,位于遼寧省東部,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十分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早在公元前221年,秦滅燕統(tǒng)一中國后,將全國劃分36郡,本溪市區(qū)、本溪縣屬遼東郡襄平縣,桓仁縣屬遼東郡外徼。近年來,遼寧考古專家在本溪五女山、鐵剎山、關(guān)門山上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古代遺跡和遺物,年代最早的遺物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歷史。本溪有多處古文化遺址、古墓被遼寧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豐富的文物資源讓越來越多文物犯罪分子覬覦。
專案組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除了吳安杰盜墓團伙,也有一些外地的盜墓高手來過本溪,但最終均空手而歸。吳安杰在歸案后告訴辦案人員:“不是誰都能從本溪古墓里挖出東西的。以前從洛陽、西安、武漢等地也來過一些盜墓者,但最后都沒有盜掘成功,并不是盜墓者的水平不行,而是他們不了解本溪歷史文化,不懂得金遼時代墓葬形式。”
一般的盜墓賊,到山上后連古墓的位置都找不到,但吳安杰不僅能準確定位,還能夠成功挖到東西,而且不完全依賴高科技工具,這種“神乎其神”的本領(lǐng)一度受到盜墓圈內(nèi)多名成員的膜拜和仰慕。其實,相比于其他盜墓賊的“金屬探測儀”、“三維立體成像儀”等高科技產(chǎn)品,吳安杰的盜墓工具簡單而又實用——“釬子”。
“釬子”是由“洛陽鏟”改進而成的?!奥尻栫P”發(fā)明于20世紀初,最早用于盜墓,后成為考古的重要工具。吳安杰所用的“釬子”由多段鋼筋拼接而成,性能要比“洛陽鏟”高出許多?!扳F子”扎進土里拔出后,吳安杰通過觀察釬子頭上泥土的顏色變化,能判斷地下是否為“活土”(考古學術(shù)語,意為有考古信息的土,活土表明地下土壤有人工擾動的痕跡,地下曾進行過施工),進而推測出地下是否有墓葬。吳安杰通常是白天“踩點兒”后,用“釬子”扎出一個“墓型”,然后晚上開挖,每次盜墓好比一次“微創(chuàng)手術(shù)”,成功率很高。
吳安杰到案后交代,盜墓時間一般選擇在半夜進行,一是有黑夜作掩護,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二是盜墓行當有“說法”,古墓里的東西陰氣比較重,出土時不能見光。作案的時節(jié)一般選擇在夏、秋兩季,莊稼和樹木都起來了,有農(nóng)作物方便掩護。吳安杰等人的反偵查意識很強,作完案后,通常都進行回填,甚至挖一些草皮掩蓋在上面,想盡各種辦法將盜掘現(xiàn)場掩蓋起來。吳安杰經(jīng)驗豐富,他每次作案前都要看“天氣預(yù)報”,有一些作案的時機專門選擇在下雨前,第一天盜完墓,第二天的一場大雨就沖洗了作案現(xiàn)場。吳安杰盜墓有著一股子韌勁。只要是他認準的地方,一定要挖到東西才肯罷手。一次沒挖到,下一次再來挖,他常常會對同一個地兒多次挖掘,“賊不走空”。因為經(jīng)驗豐富,很少失手,在盜墓圈,吳安杰名聲顯赫,被譽為“東北第一高手”。
愛吃獨食
吳安杰的盜墓團伙共有38人,團伙成員之間有著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盜墓過程中,被吳安杰信任的成員可以跟隨一起挖掘,不受信任的只能負責望風、駕車?!罢嬲齾⑴c核心盜掘行動的都是吳安杰的同鄉(xiāng)、親戚,挖多少只有吳安杰心中有數(shù)?!睂0附M的民警介紹說。
吳安杰經(jīng)驗豐富、技法高超,但是多名團伙成員落網(wǎng)后卻反映他人品不地道、“比較貪”、“愛吃獨食”等等,比如每次去“踩點兒”,從來都是獨自一人,不許別人跟隨,私下閑聊也絕口不提“踩點兒”的竅門。每次作案,吳安杰很少親自動手,都是指揮別人干體力活。在挖到一定程度后,快要出東西的時候,吳安杰會把所有的人都支開,讓他們在一旁喝水、抽煙休息,自己獨自下坑,拿小刀細細地刮掉文物最后一層泥土,將寶貝揣進自己兜里。很多團伙成員跟著吳安杰盜掘,最后挖沒挖出東西、挖了多少東西,根本不知道。挖出來的文物賣了多少錢,一般人更是不知情,只能吳安杰分給多少是多少 。
團伙成員王得利供述:“我參與盜掘過兩個地方,一個是在本溪滿族自治縣盤石村邊上的山頭上,地點是吳安杰找的,吳安杰指揮我們在哪里挖、怎么挖。大家輪流挖,還有專人放風。那次挖出來東西后,我問他這些東西是什么朝代的?值多少錢?沒想到吳安杰很生氣,大為惱怒,當場把一對玉鐲摔得粉碎,罵了我一頓,還威脅我以后愛干不干?!?/p>
專案組在對38名盜墓賊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盜墓團伙通常分為兩種人,一種是主犯頭目,具有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了解歷史文化,熟悉文物知識。另外一種是普通成員,多為農(nóng)民和社會閑散人員,在犯罪團伙中主要出苦力,只賺取干力氣活的報酬,每次200元錢左右。正如負責挖土的團伙成員宋大為所說:“吳安杰是我們的靈魂,我還有一大批人就是干活的胳膊腿?!?/p>
盜墓在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行當。在這個行當里,盜墓又被稱為“挖坑”、“倒斗”和“摸金”等。盜墓者的講究也特別多,例如“雞鳴不摸金”、“燈滅不摸金”等。吳安杰說:“這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慮。盜墓畢竟是雞鳴狗盜之事,是見不得光的,往往選在月黑風高夜才安全,所以雞鳴天亮就不行了。至于燈滅,很可能是缺氧,是萬萬不能下去的,有不少盜墓者就是因為不慎下去而再沒有上來?!?/p>
在吳安杰看來,盜墓和詐騙是分不開的。吳安杰向?qū)0附M講述了他親身經(jīng)歷過的一些事情,揭秘了盜墓圈的種種亂象。河南有個姓楊的盜墓賊,挖了好幾年的墓,也沒有什么太大的收獲。有一天,他突然跟北京的一個上家說好,讓北京的客戶去河南現(xiàn)場,眼見為實。等快挖到底的時候,突然出現(xiàn)一只很大的銅鼎,品相、工藝都不錯。于是,北京的客戶付了50萬元,高高興興地把東西帶走。后來,這個北京的客戶找到吳安杰,吳安杰一眼就看出了破綻,那個大銅鼎是假的。后來得知,楊某先在墓葬的東頭挖一個洞,一直挖到墓葬的西頭,預(yù)先把假的銅鼎埋好,然后返回地面,再從墓葬的西頭重新挖,專門等著北京的客戶上當。還有一次,吉林有幾個盜墓賊剛得手,著急把文物出手。吳安杰七拐八拐,幫忙聯(lián)系到一個北京潘家園的買家之后,吉林這伙人就去一座大樓,買家在那里等著。當雙方把價格談好之后,買家說,你們等等,我去辦公室取錢??蛇@一去,就連人帶東西都不見了。后來吉林這伙人問這座樓里的人,才知道,樓里的人根本不認識那個人,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這座大樓兩頭都有樓梯,人家早就跑了。
吳安杰還介紹說,盜墓最怕“黑吃黑”。有些人假扮警察,他們往往知道盜墓賊在盜墓,卻不去驚動他們,等快出東西的時候,他們突然出現(xiàn),主要是搶東西,因為是有備而來,多數(shù)都能成功。盜墓賊通常不敢報案,只能自認倒霉。盜墓者拿著自己的命在賭,為什么這樣危險還會有人趨之若鶩?錢是根本誘因?!耙敫唬诠拍埂?,這是盜墓圈內(nèi)流行的一句順口溜,而“低風險,高收益”的回報讓越來越多的人鋌而走險。專案組了解到,團伙成員王得利曾因盜竊古文物被公安機關(guān)刑事拘留1個月,在繳納了兩萬元罰款后獲釋,他認為兩萬元罰款與動輒幾十萬元的盜墓“收入”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吳安杰團伙的核心成員孫建成,原本在山東省經(jīng)營金屬探測儀,所售儀器設(shè)備每臺售價2萬元。在偶然結(jié)識了其他團伙成員后,發(fā)現(xiàn)盜掘古墓來錢快,于是把目光轉(zhuǎn)向了遼寧,不僅推銷產(chǎn)品、傳授盜掘技藝,還現(xiàn)場指導、上門服務(wù)。
專案組在追繳文物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古玩市場和舊貨市場魚龍混雜,經(jīng)營非?;靵y,存在著超范圍經(jīng)營和私下非法交易現(xiàn)象,成為犯罪文物銷贓的場所?!拔覀儽I墓者很少有靠這行發(fā)大財?shù)?,”吳安杰說,“真正的獲利者是文物市場利益鏈上端的大商販?!碑斘奈锾枚手匾詡骷覍?、海外友人饋贈等私人收藏的名義出現(xiàn)在拍賣會和潘家園、琉璃廠這樣的交易市場或公眾眼中時,這些東西已經(jīng)和盜墓者沒有半點聯(lián)系,已經(jīng)成為一種合法的存在。電視媒體對文物市場的參與,反過來又成為盜墓者的學習和信息渠道,明碼高價地讓文物成為無處不在、難以抵制的誘惑。
據(jù)吳安杰介紹,一些高端的盜墓人還跟海外的古董販子有聯(lián)系,東西從地下出來,根本用不了幾個小時,就到了國外。這個時候盜出的出土文物就成了流散文物,洗掉了罪證,登堂入室成為收藏品,盜墓者也能逍遙法外。
“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大多分布于人們不注意的荒山野嶺,保護工作任重道遠。遼寧文物第一案的成功破獲必將對珍貴文物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專案組的領(lǐng)導信心滿滿地對記者說。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