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會計選擇、鑒證質量與分析師預測效率

        2016-09-10 07:22:44呂偉許培茅艷秋
        財經問題研究 2016年1期
        關鍵詞:盈余管理

        呂偉 許培 茅艷秋

        摘 要:現有的研究發(fā)現,會計選擇既有可能出于管理層和控股股東的自利目的,也可能為了向外界傳遞其私有信息或平滑利潤降低企業(yè)盈余波動,關鍵在于市場參與者是否能區(qū)分會計選擇的上述不同性質。本文從證券分析師的角度進行研究,總體上看即使是專業(yè)的分析師也難以完全理解會計選擇的性質,但分析師會借鑒其他信息來源推斷會計選擇實質。筆者發(fā)現,市場對于高質量審計提供的會計信息吸收效率較高,并且分析師和審計機制之間存在互補作用。

        關鍵詞:會計選擇;分析師預測;審計鑒證;盈余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94;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16)01009307

        資本市場從本源來說可以認為是一種信息交換市場,信息傳遞的質量與速度驅動了資本市場的資源分配效率。而會計信息是一種低成本的信息生產方式,因而成為了證券市場信息的主要來源之一,由于會計信息的普遍性,因而大量契約的簽訂以會計數字為基礎。但由研究者提出信息不對稱和契約不完備以及會計準則具有一定的彈性,導致管理層具有會計選擇和盈余管理的空間。在會計領域,會計選擇事實上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管理層有可能利用會計選擇向市場傳遞私有信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程度,也即有效的盈余管理,另一方面,股東和管理層之間的代理成本導致管理層利用會計選擇扭曲會計數字從而為其自身服務,也即機會主義的盈余管理。

        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者們逐漸認識到,盈余管理或會計選擇行為包括了多種選擇原因選擇成本及收益,因此盈余管理并不是同一性質,其中既存在機會主義目的,又存在有效的能提高信息含量的會計選擇行為,關鍵在于投資者如何區(qū)分和辨識會計選擇的性質。

        基于上述理論,本文提出了以下問題:會計選擇的性質如何,是有效的還是機會主義?分析師作為眾多會計信息使用者之中的專業(yè)人士,又能否及怎樣判斷性質的不同?

        本文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總體上看專業(yè)的分析師也難以完全理解會計選擇行為的本質,會計選擇造成的操縱性應計項目越大,分析師預測分歧越大,分析師預測誤差越高。但分析師會借鑒其他信息來源來推斷會計選擇行為的實質,高質量的審計可以為信息提供鑒證作用,對于經“四大”審計的企業(yè),其報表中的會計選擇經受了的驗證,這些有效的盈余管理行為更多是以利潤平滑和傳遞私有信息為主,從而分析師能信任并直接吸收這些會計選擇和盈余管理行為信息,預測精度和預測分歧并未受到影響;而并未受“四大”審計的企業(yè)其盈余管理水平可能包含了更多的機會主義因素,誤導了分析師預測行為。

        一、相關的理論研究及本文創(chuàng)新

        為更清楚闡述本文對相關領域的貢獻,下文首先評述了前人文獻,然后闡述了本文創(chuàng)新之處。下文從邏輯上分成三部分:會計選擇的性質;分析師是否能看穿會計選擇的性質;審計鑒證是否能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理解會計選擇的本質。

        1會計選擇和盈余管理是有效的還是機會主義?

        在實證會計領域,近三十年來盈余管理產生了一些有影響力的文獻。但大量的研究逐漸揭示了一個重要的爭議問題:盈余管理或管理層進行的會計選擇行為從事后來看,究竟是有效的還是機會主義,或者說盈余管理增強了會計信息含量或降低了會計信息含量?是自利目的還是為股東財富最大化著想?現有的研究在區(qū)分這一點時并不成功,而且這一問題迄今仍未解決。Healy[1]的經典研究認為,管理層會為自身利益操縱利潤以獲得薪酬最大化,但有研究發(fā)現當操縱前的利潤低于經理的紅利計劃時,經理會通過會計應計提高利潤,這與Healy[1]的研究剛好相反,筆者認為這是處于有效的利潤平滑的目的而并非自利行為。而近期關于盈余平滑的作用也存在爭議,徐浩峰等[2]認為盈余平滑提高了盈余持續(xù)性和預測能力,向資本市場傳遞更多的正面信息,提高公司市場反應。陸瑤和沈小力[3]基于我國股市的數據實證檢驗了股票信息含量與盈余管理的關系,認為盈余管理是降低我國公司層面信息含量的重要原因。

        研究發(fā)現,如果從交易費用理論出發(fā),公司經理通過盈余管理來避免盈余下滑和虧損的行為是有效的,因為盈余高的公司和股東之間的交易成本更低。并且有學者發(fā)現管理層使用SFAS106的選擇權對企業(yè)的利潤進行盈余管理,但該選擇的行為向市場傳遞了私有信息。但對盈余管理的大多數研究仍然將盈余管理或會計選擇行為認為是機會主義的象征。還有學者研究發(fā)現,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許多被解釋為機會主義的證據也可以被解釋為有效契約”。

        在最新的研究中[9][10],研究者逐漸認識到,盈余管理或會計選擇行為包括了多種選擇原因,選擇成本及收益,因此盈余管理并不是同一性質,其中既存在機會主義目的,又存在有效的能提高信息含量的會計選擇行為,關鍵在于什么環(huán)境下、性質如何以及如何區(qū)分這一點。

        在我國研究中,陳宋生等[4]的大多數盈余管理研究者將盈余管理認為是機會主義的產物,當然這一點與我國的制度背景息息相關。在我國投資者保護較差,信息不對稱嚴重的環(huán)境下,盈余管理更易成為自利的手段。但正是由于我們的信息不對稱嚴重,利用盈余管理的自利行為較多,對盈余管理行為進行專業(yè)分析并對其進行專業(yè)判斷在我國環(huán)境而言就更有其現實意義和價值。近來的研究逐漸意識到盈余管理的性質由于外部環(huán)境不同存在差異,有待區(qū)分。例如陳艷利和李新彥[5]認為關聯方應計的可靠性較低,但這種可靠性可以采用股權制衡的方式改進。王躍堂等[6]認為盈余管理也可能是出于有效行為,并且市場對這一有效的盈余管理給出了正面反應。

        本文正是在這一領域研究的拓展和延伸,研究了作為專業(yè)信息使用者的分析師是否能夠精確解讀盈余管理的信息。前人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從信息的生產者出發(fā),提供了企業(yè)通過會計選擇進行盈余管理的證據,少數研究考慮了股票市場對盈余管理的反應,但從信息專業(yè)使用者的角度探討盈余管理對使用者的影響,研究分析師是否能辨識上述機會主義性質或有效的盈余管理,僅就這一方面本文屬于國內首次進行研究。國內最接近的研究是白曉宇[7]的研究,考察信息披露是否符合規(guī)定(是否按規(guī)定發(fā)布業(yè)績預告)對分析師的影響。這一研究與本文所述的盈余管理還是具有較大差異,本文考慮的是企業(yè)采用會計選擇進行盈余管理對分析師精確程度和分歧程度的影響,同時還考慮到了分析師對審計鑒證信息的吸收利用。

        2分析師能看穿會計選擇的實質嗎?

        分析師是否采用了財務報告信息作為自己的主要來源?分析師是否完全理解報表中會計選擇的含義而不會被錯誤引導?這一問題存在一定爭議。早期Brown等[8]檢驗了會計選擇對分析師預測誤差的影響,并發(fā)現了會計選擇會影響分析師的預測結果。也即分析師能夠恰當理解報表中會計選擇所傳遞的信息。也有學者發(fā)現如果一個企業(yè)其所在國適用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差異越大,分析師預測誤差越大,而當企業(yè)改用國際會計準則后,該誤差將縮小。同時有研究發(fā)現如果企業(yè)的備考盈余較高的時候,分析師對自己分析做出的調整幅度也較大。另有學者認為分析師能理性地預期到應計項目操縱,并考慮這些操縱項目的經濟內涵后納入其預測。

        但近年的一些研究表明,分析師并未完全理解盈余管理和會計選擇的內涵。有研究發(fā)現,盡管經營相關應計項目會在今后的年度被抵消,高經營應計項目的企業(yè)仍然導致分析師出現較高預測誤差,這一結果意味著分析師未能完全將較高經營項目的臨時性納入其考慮之中。Abarbanell和Bushee[9]也發(fā)現,分析師的股票推薦行為也和超額應計項目相關,這表明分析師并未完全將這種可預測的盈余管理水平剔除出其預測模型之外。

        本文是對上述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本文認為分析師確實吸收和關注盈余管理的信息,盈余管理對分析師的影響取決于分析師采用分析企業(yè)盈余管理內涵的方式和方法。在我國制度背景下,較少的法律保護導致企業(yè)進行自利盈余管理時力度較大,管理層個人可能承受的法律風險較小,監(jiān)管機構僅能以譴責、罰款等方式處罰重大的虛假披露和操縱。同時我國分析師從業(yè)經驗和技術相對西方也較差,加之分析師無法采用更為有效的手段如訪問等搜集更多信息,因此分析師必須更加依賴其他機制(例如審計)來判斷其所觀察到的盈余管理行為,究竟是有效的,還是出于自利目的。審計師有權看到企業(yè)的全部會計資料,并作出自己的審計判斷,這就為分析師提供了一個區(qū)分盈余管理行為的良好標桿。分析師觀測到盈余管理行為后(例如較高的可操縱應計項目),如果發(fā)現受高質量的審計鑒證過,則認為其性質更可能是有效的盈余管理;反之未受高質量審計的盈余管理行為讓分析師難以判斷其經濟實質,不同分析師之間觀點差異較大。對于依賴專業(yè)信息來源判斷公司成長和未來發(fā)展的機構等專業(yè)投資者,本文結果表明,對于采用“四大”審計的企業(yè),分析師的預測將更準確。本文為進一步探討我國分析師的研究方式及其效率提供證據。

        3審計鑒證是否能有助于理解會計選擇的本質?

        審計師的價值何在?其鑒證作用是通過什么樣的途徑實現的?這些仍是審計領域存在爭議而又尚未解決的重要問題。部分研究認為例如“四大”之類的高質量審計能夠降低操縱性應計項目從而抑制企業(yè)的盈余管理水平,提高信息質量。有學者通過研究審計工時發(fā)現審計師努力程度越高,公司操控性應計項目越低,盈余管理水平越小。但研究者通過提出了大量不同證據,認為審計師努力的結果與操縱性應計項目或者盈余管理水平不存在顯著相關關系。在近幾年的研究中,研究者也逐漸認識到審計鑒證的作用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審計鑒證往往為其他機制的運行提供間接參考和鑒證。例如Francis和Wang[10]發(fā)現,投資者保護程度和信息質量之間存在顯著的正向關系,但這一關系受到審計師的影響,對于“四大”審計的公司這一關系更強。

        更重要的是,從對信息質量的影響出發(fā),一些研究逐漸開始討論其他的中介機制對盈余管理的影響,例如胡志穎等[11]認為風險投資的參與影響了IPO公司的盈余管理,具體表現在風險投資的參與降低IPO前的盈余管理,以實現在鎖定期結束當年的盈余反轉,從而獲得更高的股份減持收益。Bushee[12]認為機構投資者由于其信息需求的原因,將影響那些試圖吸引機構投資者的企業(yè)降低盈余管理水平。在審計鑒證領域,學者們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者認為審計師查錯糾弊的能力是審計師努力程度和有效性的函數。大量的研究表明,審計師的激勵與法律風險,聲譽成本和審計師獨立性息息相關。

        上述研究直接將滋生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在資本市場中多種機制共存的狀況下,學者們的研究大多只考慮單一機制的作用,而事實上多種機制之間存在相互影響。本文正是基于這一點,考慮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審計師提供了對信息的鑒證服務,高質量的審計并不是直接消除盈余管理,而是將盈余管理中的機會主義因素消除。分析師的分析同時依賴于高質量審計師的判斷結果,對于經過高質量審計師審計,其認可保留的操縱性應計利潤,并未干擾分析師的預測活動。

        現有的Teoh和Wong[13]等研究提供了大量證據,表明審計質量的提高會正向影響財務報告信息質量,但在信息傳播機制的互相影響方面,很少有研究證據表明信息的使用者是如何利用高質量審計這一信息來進行更好地決策與判斷,也即對于信息的使用者是否直接關注到審計質量這一因素沒有定論。盡管Abarbanell和Bushee[9]以及 Lang和Lundholm[14]等的研究表明分析師預測中利用了大量財務信息,尚無研究檢驗是否審計質量與分析師預測能力相關。本文正是試圖填補這一空白,將進一步擴展我們對于財務報告審計如何在資本市場中產生經濟后果的認識。

        二、假設提出

        前人的研究表明分析師作為專業(yè)的信息使用者,其主要信息來源包括例如會計盈余和股價之類的公開信息。Abarbanell和Bushee[9]的研究發(fā)現,分析師的調整預測的波動程度與企業(yè)以往會計數字的統(tǒng)計特征相關,但已有的研究對于分析師是否能夠看穿報表中的會計選擇,仍存在很大爭議。

        分析師的預測能力可以認為來自以下兩個方面:(1)對公開信息之中的價值進行分析的能力;(2)對于公眾投資者不易獲得的各種信息能夠收集到并可以有效處理這些信息的能力。如果分析師的價值更多來自于前者則更易受到會計選擇的影響;如果分析師價值來自于后者則更容易看穿會計選擇的實質。西方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分析師對于公司盈余的預測及其股票推薦的價值并非是源于其分析公開信息的能力,而是源于他們獨立收集并處理信息的能力,會計選擇對于分析師而言是較易看穿的,但這一結論與我國的現實存在一定差異。

        首先,我國分析師的信息源主要來源于會計報表信息,而非私有獨立的信息渠道。在我國由于部分企業(yè)價值來自于尋租、壟斷和政治關系等因素,或者大股東為自利目的,造成較少披露信息可能是企業(yè)的最優(yōu)策略。有研究發(fā)現由于代理問題,股權集中的企業(yè)信息披露的質量較低,其主動信息披露的激勵也較差。這一狀況下,西方普遍的分析師取得特有信息的渠道例如直接與公司高管溝通等,在我國就不可實現,因而我國分析師在缺少私有信息渠道的情形下,更難分辨出企業(yè)會計選擇的性質。這一點在陳宋生等[4]研究中也有類似結論。

        其次,胡奕明和唐松蓮[15]認為,專業(yè)程度與盈余管理的辨別能力相關,資深財務分析師更有可能識別會計選擇的本質,但我國證券分析師的行業(yè)規(guī)范化的發(fā)展歷程至今還不到十年(分析師的分析報告數據從2004年才開始在權威數據庫有了系統(tǒng)的搜集),證券分析師的從業(yè)經歷較短,其看穿會計選擇本質還存在局限性。

        基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我國分析師難以完全看穿會計選擇行為,其預測精確程度與會計選擇造成的盈余管理程度相關,下文將用可操縱性應計項目代表企業(yè)進行會計選擇的程度。由此提出如下假設:

        H1:企業(yè)的可操縱性應計利潤與分析師預測精確度負相關。

        已有研究通過公司盈余預測數據的分散程度衡量企業(yè)面臨的透明度等信息環(huán)境。例如 Imhoff和Lobo[16]以不同分析師預測同一公司盈利水平的標準差衡量該公司披露會計利潤前面臨的不確定性。Ferdinand和Gul[17]認為,分散度越大則說明分析師對預測對象內涵價值分歧也越大,換而言之,一些分析師由于信息環(huán)境的不完整,不能獲得完整的信息且處理信息,而對企業(yè)內在價值擁有較精確信息的分析師其預測較會傾向一致,預測的分散度也較小。筆者認為會計選擇的性質不能被分析師完全識別,從而會提高分析師預測之間的分歧程度。由此提出如下假設:

        H2:企業(yè)的可操縱性應計利潤與分析師預測分散度正相關。

        在我國環(huán)境下,分析師無法采用更為有效的手段如訪問等搜集更多信息,因此分析師必須更加依賴其他機制(例如審計)來判斷其所觀察到的會計選擇行為,究竟是提高了信息含量還是出于自利目的。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有權看到企業(yè)的全部會計資料,并作出自己的審計判斷,這就為分析師提供了一個區(qū)分盈余管理行為的良好標桿。利用可提高信息可靠性和相關性的獨立審計,會計信息與企業(yè)經濟實質的一致性得以增強,盈余質量增加,從而降低信息不對稱最終實現資源優(yōu)化配置。

        分析師在觀測分析企業(yè)會計選擇行為時(例如較高的可操縱應計項目),如果發(fā)現該企業(yè)經高質量的審計鑒證過,則認為這些會計選擇的性質更可能是有效的盈余管理;反之未經高質量審計的公司其盈余管理會導致分析師難以分辨其經濟實質,最終不同分析師的觀點和預測結論差異較大。

        在現實經濟活動中,審計服務的質量還難以衡量。本文參考了Titman和Trueman[18]的研究,將高質量審計定義為提高會計信息可靠性與相關性的審計過程以是否受“四大”審計衡量審計質量,普通投資者限于其專業(yè)能力,識別審計質量的好壞和審計結果優(yōu)劣較為困難。但審計師聲譽易于識別和獲得,高知名度的審計師往往代表高質量的審計結果,所以本文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作為高質量審計的標準。由此提出如下假設:

        H3:經“四大”審計的企業(yè),可操縱性應計項目對盈余預測精確度的影響更小。

        H4:經“四大”審計的企業(yè),可操縱性應計項目對盈余預測分散程度的影響更小。

        三、研究設計

        1研究模型

        本文對于分析師預測研究采用如下模型:

        ACCY=α+β1ABSDA+β2SIZE+β3SURP+β4LOSS+β5STDROE+β6GROWTH+β7LEV+β8AF+∑yeardummy+∑inddummy+ε(1)

        DISP=α+β1ABSDA+β2SIZE+β3SURP+β4LOSS+β5STDROE+β6GROWTH+β7LEV+β8AF+∑yeardummy+∑inddummy+ε(2)

        在上述研究中,ACCY是研究模型的被解釋變量,用以衡量分析師的預測精確度,采用Lang和Lundholm[14]的計算方法:

        ACCY=(-1)×|Forecast-EPS|PRICE(3)

        其中,Forecast是盈余發(fā)布前4個月內分析師對上市公司的每股盈余預測均值,如果分析師存在多個預測,則只取其最近的一個,EPS是實際每股盈余值,PRICE是會計年度末股票價格。

        DISP代表分析師盈余預測的標準差:

        DISP=STD(Forecast)PRICE(4)

        本文以可操控應計利潤(DA)的絕對值來度量盈余管理,采用修正Jones模型估計操控性應計利潤。

        操控性應計利潤依據調整的橫截面Jones模型并以分行業(yè)樣本進行估計,模型為:

        TACit/Ait-1=α1(1/Ait-1)+α2(ΔREVit/Ait-1)-α3(PPEit/Ait-1)+εit(5)

        其中,TACit代表總應計利潤(等于營業(yè)利潤減去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ΔREVit 是i公司在t期的主營業(yè)務收入相對于t-1期的變動量,ΔRECit 是i公司在t期的應收賬款相對于t-1期的變動量,PPEit是i公司在t期的固定資產原值,Ait-1為i公司t期的期初資產總額,εit是回歸模型的殘差項。

        上述方程估計得到的參數α1、α2和α3代入下式計算非操控性盈余NDAC:

        NDACit/Ait-1=α1(1/Ait-1)+α2〔(ΔREVit-ΔRECit)/Ait-1〕-α3(PPEit/Ait-1)(6)

        最后,根據公式DAC=TAC-NDAC,計算可得DAC。

        本文采用的指標ABSDA=|DAC|

        其中,SIZE是總資產自然對數;SURP代表企業(yè)未預期盈余,等于當年盈余比上一年盈余增加值除以期末股價。Lang和Lundholm[14]研究發(fā)現超額盈余越大,分析師預測精度越差;LOSS=1,代表樣本當年利潤為負,LOSS=0,代表樣本當年利潤為正。Hwang等[19]的研究表明分析師對于虧損企業(yè)預測往往準確度較低;STDROE是滾動往前五年樣本企業(yè)每股盈余標準差,該參數與分析師預測精度負相關;GROWTH是銷售增長率;LEV是企業(yè)資產負債率,用于衡量企業(yè)債務水平;AF是當期跟蹤企業(yè)的分析師人數。

        本文的審計質量以審計事務所的規(guī)模加以區(qū)分,如果事務所由國際“四大”進行審計,則本文認為審計質量較高,其他事務所審計認為審計質量較低。Wang和Xin[20]也發(fā)現審計質量與規(guī)模正相關。Craswell等[21]發(fā)現會計師事務所規(guī)模越大,更會自愿進行更多及更高水平的投資在專業(yè)技能培訓上,并通過專業(yè)技能提高來提升審計服務質量。Ping和Jia[22]以及Fleischer和Goettscher [23]研究表明規(guī)模較大的事務所聲譽也越高,與之對應的收費也越高,并且其服務會與小事務所有顯著不同。

        2樣本數據來源及各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

        本文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中我國A股證券市場近四年內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本文研究參照證監(jiān)會行業(yè)分類,后文回歸中除制造業(yè)(C)取2位行業(yè)代碼外,其余均取一位。本文刪除了金融行業(yè)和控制變量數據兩端1%的極端值。最后本文剔除數據缺失樣本后共取得3 496個研究樣本。各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如表1所示。

        四、研究結果

        在證券市場中,盈余管理是否影響了會計信息質量最終取決于信息使用者能否對會計信息有效吸收。而會計信息為市場的理解、接受程度與作為市場重要參與者與專業(yè)的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中介的吸收效果密不可分。我們做了逐年的預測精確度分析,發(fā)現我國市場中分析師等信息中介對會計信息的分析利用存在一個逐步調整的過程:在剛披露年報時,對后一年度盈余預測的誤差較大,隨著新的信息的逐步釋放,市場預測的精確程度逐步上升。這意味著盈余管理阻礙了使用者對信息的理解,對于高盈余管理企業(yè),分析師預測精確度較差,信息吸收過程較慢。

        首先本文對信息質量與分析師預測之間的關系進行單變量檢驗,以盈余管理水平的中位數進行分組,分別對于不同組進行均值檢驗,以查看是否存在顯著差異。表2的檢驗結果中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程度對于預測精度有顯著影響,盈余管理水平較高的企業(yè),信息質量較差,分析師預測的精確度較低,分析師的預測分歧較大。

        但單變量檢驗的說服力和穩(wěn)健性較低,因此,我們對這一問題又進行了下文的多變量檢驗。對分析師預測精確度的多元回歸實證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第一列是所有樣本的檢驗,第二和第三列將樣本分為“四大”和非“四大”審計。在所有樣本檢驗中,盈余管理水平和分析師的預測精確度負相關,這一結果表明如果盈余管理程度較大,則企業(yè)最終披露的盈余數字和市場的預期程度差距越大,分析師對于企業(yè)信息的吸收效率也越差,預測準確性越差。而在分組檢驗中,筆者發(fā)現這一負相關的關系主要來自于非“四大”審計的企業(yè),對于經“四大”審計企業(yè),筆者認為,較高聲譽的審計師提供了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其鑒證服務對公司管理層的會計選擇性質進行了區(qū)分,此時會計數字雖然存在盈余管理行為,但這些行為經過高質量升級后表明是為更好傳遞私有信息而非出于管理層的機會主義,因而會計利潤和市場預期更為一致,分析師的預測精確度較高,對企業(yè)所傳遞信息信任度更高,企業(yè)信息的傳遞效率也更高。

        從控制變量來看,SURP顯著為正,這一結果與Lang和Lundholm[14]并不一致,較大幅度的超額盈余導致了較高的分析師預測精確度。從企業(yè)是否虧損(變量LOSS)來看,與前人的理論預期一致,虧損的企業(yè)預測精確度較低。有研究表明盈余波動越大的企業(yè),分析師對其預測精確度越低,本文的研究結果符合這一理論預測。從分析師跟蹤人數來看,較多的分析師跟蹤產生了規(guī)模效應,增加了分析師的精確度。

        本文以分析師預測的分散度(DISP)代表信息環(huán)境。分散度越高,表明分析師之間對于所預測的對象內在價值存在較大分歧,同時也表明信息環(huán)境的較不完善,導致部分分析師不能客觀、完整地獲得以及處理信息。盡管全部樣本的回歸結果并不顯著,但分組回歸的結果表明,非“四大”審計企業(yè)盈余管理程度與分析師的預測分歧顯著相關。表明對于未經高質量審計的企業(yè),市場對其盈余管理行為的動機及意義分析并不一致,分析師之間的預測分歧較大,信息傳播的效率較差。而高質量審計提供了高質量的鑒證服務,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經“四大”審計企業(yè)的外部信息環(huán)境較完善,從而分析師對于信息所代表經濟含義的理解更為一致,此時經過高質量審計后的會計選擇行為更多被認為是出于傳遞私有信息目的。從控制變量看,各模型與前人的預期結果基本一致。

        五、結 論

        在會計領域的研究中,盈余管理行為的多重性質導致了研究結論的不一致性,會計準則為管理層的會計政策選擇帶來了空間,但對信息質量的影響可能是雙向的。本文從信息使用者視角對盈余管理的經濟后果進行了探討,研究盈余管理對信息吸收效率的影響;過去的大量研究局限于采用股價數據等金融數據,而本文從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對審計鑒證機制作用也進行檢驗。研究結果表明,一般而言會計選擇會阻礙信息吸收過程,但分析師能夠通過審計鑒證機制分辨會計選擇的性質。

        本文提供的證據表明,高質量的審計有助于盈余被準確預測,這在國內相關研究中屬于首次,這一結果也進一步擴展了我們對于財務報告審計如何在資本市場中產生經濟后果的認識。對于大量使用分析師預測來判斷企業(yè)價值的機構投資者和專業(yè)投資者而言,本文結果表明,對于采用“四大”審計的企業(yè),分析師的預測將更準確。這就為高質量審計的價值實現提供了一種新的路徑和方式。本文結果還表明,作為維護市場效率的機制,分析師的作用依賴審計鑒證機制的有效運作。所以能提高市場效率,維持信息質量,我們應當依賴多種機制的共同作用。

        參考文獻:

        [1] Healy,P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5,7(1-3): 85-107

        [4] Badertscher,Brad A,Collins,Daniel W,Lys,Thomas ZDiscretionary accounting choices and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accruals with respect to future cash flows[J]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2012,53(1/2),330-352

        [5] RolandKonigsgruber,Stefan PalanEarnings management and participation in accounting standard-setting[J]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2015,23(1),31-52

        [6] MasahiroEnomoto,Fumihiko Kimura,Tomoyasu Yamaguchi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for investor protection[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 Economics2015,11(3):183-198

        [11] Geert Braam,Monomita Nancy,Utz Weitzel,Suman Lodh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political connections[J]201550(2):111-141

        [12] Christopher TEdmonds,Jennifer EEdmonds,Ryan DLeece,Thomas EVermeerDo risk management activities impact earnigns volatility?[J]Research in Accounting Regulation201527(1):66-72

        [2] 徐浩峰,朱松,余佩琨企業(yè)競爭力、盈余持續(xù)性與不對稱性[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1,(5):77-85

        [3] 陸瑤,沈小力股票價格的信息含量與盈余管理——基于中國股市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11,(12):131-146

        [4] 陳宋生,董旌瑞,潘爽審計監(jiān)管抑制盈余管理了嗎? [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3,(3):10-20

        [5] 陳艷利,李新彥監(jiān)管情境下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基于中國資本市場的經驗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3,(4):90-98

        [6] 王躍堂,王亮亮,貢彩萍所得稅改革、盈余管理及其經濟后果[J]經濟研究,2009,(3):86-98

        [7] 白曉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政策對分析師預測的多重影響研究[J]金融研究,2009,(4):92-112

        [8] Brown,LD,Richardson,G,Schwager,SAn In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of Financial Analyst Superiority in Forecasting Earn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7,25(1): 49-67

        [9] Abarbanell,JS,Bushee,BEFundamental Analysis,Future Earnings,and Stock Pric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7,35(1):1-24

        [10] Francis,JR,Wang,DCThe Effect of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Big 4 Audits on Earnings Quality around the World [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8,25(1):157-191

        [11] 胡志穎,周璐,劉亞莉風險投資、聯合差異和創(chuàng)業(yè)板IPO公司會計信息質量[J]會計研究,2012,(7): 48-56

        [12] Bushee,BJ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n Myopic R&D Investment Behavior[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8,73(2):305-333

        [13] Teoh,SH,Wong,TJPerceived Auditor Quality and the 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3,68(2): 346-366

        [21] Roland Konigsgruber,David WindischDoes European Union policy making explain accounting choic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vestigations by the Directorate General for Competition on accounting choic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 Governance201418(3):717-731

        [22] Hsing-Hua Huang,Hongming Huang,Pai-Ta ShihReal options and earnings-based bonus compensation[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236(8):2389-2402

        [14] Lang,M,Lundholm,RCorporate Disclosure Policy and Analyst Behavior[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6,71(4): 467-492

        [15] 胡奕明,唐松蓮獨立董事與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質量[J]管理世界,2008,(9):149-160

        [16] Imhoff,EA,Lobo,GLThe Effect of Ex ante Earnings Uncertainty on 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2,67(2): 427-439

        [17] Ferdinand,A,Gul,MH,Karen,MYLGender-Diverse Boards and Properties of Analyst Earnings Forecasts[J]Accounting Horizons,2013,27(3):511-538

        [18] Titman,S,Trueman,BInformation Quality and the Valuation of New Issu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6,8(2): 159-172

        [19] Hwang,L,Jan,C,Basu,SLoss Firms and Analysts’ Earnings Forecast Errors[J]Journal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1996,1(2):18-31

        [20] Wang,B,Xin,Q.Q.Auditor Choice and Accruals Patterns of CrossListed Firms[J]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1,(4):233-251

        [21] Craswell,AT,Francis,JR,TaylorS,LAuditor Brand Name Reputations and Industry Specializat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0,20(3):297-322

        [22] Ping,R,Jia,Y.PAuditor Mergers,Audit Quality and Audit Fees: Evidence from the Pricewaterhouse Coopers Merger in the UK[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12,31(1):69-85

        [23] Fleischer,R,Goettsche,MSize Effects and Audit Pricing: Evidence from German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Auditing & Taxation,2012,21(2):156-168

        [24] Watts,RL,Zimmerman,JL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R]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1986

        [25] Dechow,P,Sloan,RG,Sweeney,AP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 An Analysis of Firm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Actions by the SEC[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6,13 (1): 1-36

        (責任編輯:于振榮)

        猜你喜歡
        盈余管理
        股權融資方式下盈余管理綜述
        企業(yè)盈余管理相關問題及應對
        定向增發(fā)、股權結構與盈余管理
        關于盈余管理的動機、手段及防范措施分析
        時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 18:34:48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與會計準則的關系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40期)2016-11-28 04:16:07
        融資融券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與新會計準則的制定
        淺析盈余管理產生的原因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0:04
        兩稅合并、稅收籌劃與盈余管理方式選擇
        其他綜合收益的列報會提高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嗎?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 91青草久久久久久清纯| 日本少妇比比中文字幕| 成人av综合资源在线|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国内视频一区| 青青草免费在线视频久草|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我的美艳丝袜美腿情缘|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影院| 欧美大黑帍在线播放| 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网站| 婷婷成人丁香五月综合激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久久久久一|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密臀| 国产片精品av在线观看夜色| 麻豆精产国品|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亚洲二区三区极品|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百度|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韩国AV| 国产自拍精品在线视频|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亚洲AV秘 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亚洲区亚洲av| 天天鲁在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超碰| 国产精品黄色在线观看| 中文在线中文a|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熟女人妻中文字幕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