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俊
【摘 要】 英語的語法、句子非常特別,單詞更像盧溝橋的獅子——多得數(shù)不清。讓學生在多如牛毛的“詞山”上苦攀,在無涯的“詞海”中苦背,時間一長,學生必會產(chǎn)生厭煩心理。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本文從創(chuàng)新、新奇、評價三個方面做了一些嘗試,給英語課堂“潤”點色彩。
【關(guān)鍵詞】 “潤”;創(chuàng)新;新奇;鼓勵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8-0-01
一、給課堂“潤”點創(chuàng)新彩
【現(xiàn)象一】
上課伊始,我們總能看到這樣的畫面:教師拋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學生機械地回答,這樣的機械操練,自己上著感覺比較生硬,沒什么新意,學生也沒有太大的興趣和激情。機械的操練下,我們看到的是: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著,面無表情地看著,唯唯諾諾地舉手,小心翼翼地回答,甚至為了應(yīng)付你的問題而“違心”地作答。
【思考】
這一幕在我們的課堂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只是一個小細節(jié),可也就是這個細節(jié)讓教師與學生之間只有灌輸,而缺乏交流。學生只是機械地根據(jù)問題回答,根本不能很好地運用語言,教師也收獲不到學生的精彩語句。
坐下靜思,突發(fā)奇想,我們不妨反其道而行,教學一開始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真實的交際環(huán)境,要求學生向教師提問,教師回答。也可以安排一定的時間,請學生組成合作小組,進行一對一提問、一對一回答,促使學生自然地從課外的漢語環(huán)境轉(zhuǎn)換到課中的英語環(huán)境,從而感受到交流的愉悅。這樣的方式,既照顧了學生的內(nèi)心需要,真正地為學生的求知欲考慮,又讓學生對這種新奇的方式興致勃勃,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同時也會還可以收獲很多精彩對話。
二、給課堂“潤”點新奇彩
【現(xiàn)象二】
上課時,教師煞費苦心地設(shè)計了很多好玩的游戲,讓整堂課的氣氛一直處于興奮狀態(tài),學生完全沉浸在游戲的快樂中。對于一些過分活躍的學生來說,這種課堂就成了他們的“樂園”,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不學任何的東西,只是游戲是很快樂的,等高潮過去,留下的也只是游戲后的歡愉,對于該學會的知識,學生是一點也沒有掌握。
【思考】
教育家孫雙金曾說:“一堂好課應(yīng)上得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fā)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這是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的具體體現(xiàn)?!边@也是許多老師的心聲,所以許多老師熱衷于一些熱鬧的活動和游戲,于是就有了剛才的那一幕。教師想方設(shè)法地設(shè)計了一系列的游戲,讓孩子們小眼發(fā)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希望孩子們能在活躍的課堂里學到知識。可是,真的去實踐后,卻發(fā)現(xiàn),我們的游戲是這么的蒼白,沒有真實的教學內(nèi)容的游戲只能讓孩子們得到短暫的快樂,而學不到知識。
其實,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知識融于多種教學方式中,讓新奇有趣的教學方式帶動孩子們學習。
[案例一]“潤”單詞。
日前,于鄭宅中小聽了伍老師的一堂課,感觸頗深。她的課,總是讓人耳目一新,在多媒體肆虐的今天,她卻以獨特的板畫吸引了大眾的眼球。
上課伊始,伍老師就在黑板上畫了一張很普通的臉,貼上了五官。在“Open”的游戲后,五官的背面呈現(xiàn)了本課時所有的單詞。原本枯燥的單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立時變得鮮活起來。學完單詞,伍老師又用兩條線勾勒了一個“family”。從原來方方正正的一張臉,到一個家,讓學生在感覺新奇的同時,興趣盎然地學會了新內(nèi)容。
也有的人另辟蹊徑,給“family”下了一個新奇的定義: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這樣的記憶法,既有趣,又別具匠心,在操練句子的同時,還進行了情感的滲透。
兒童貪玩,好奇心強,這樣的教學方式正是投其所好,也讓學生感受了英語課堂的獨特樂趣。新奇的教學方法恰似一縷縷春風,滋潤著孩子的心田,吹開了智慧的花朵。
[案例二]“潤”句子。
看過一位老師上課,在課堂上他給學生看圖片,看實物。然后問What can you see ? I can see ……在熟練掌握這一組句型后,給了學生每人一張抽象畫,讓他們回家自己觀察。自己認為看到了什么就說什么。這完全給了孩子一個想象的空間。想象沒有盡頭,所以答案也沒有盡頭。
層出不窮的答案,新奇有趣的想象,讓學生在想象的同時,積累了語言,在潛移默化中,還培養(yǎng)了學生用英語交流的習慣。
三、給課堂“潤”點評價彩
【現(xiàn)象三】
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小手越舉越多,越舉越高。可我們經(jīng)??吹綄W生在精彩地答完題后,卻灰溜溜地坐下了。這是為什么呢?
【思考】
多蘿茜·洛·諾爾特的名言就是那徐徐的春風,吹開了我心里的疑惑:“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學會了自愛;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之中,他學會頭腦平靜地生活。”
嘗試一:采用積極的評價語言,讓學生樂學
課堂評價是一種面對面的及時評價,我們教師要以心換心,以情感情。教師用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贊美,來溫暖孩子們渴求得到認可和理解的心。
上課前,我們可以微笑著對孩子們說一句表揚性的話,孩子們一聽到老師的贊揚,表現(xiàn)好的孩子就更好,還在調(diào)皮嬉戲的也不好意思地坐好了。上課時,我們更不應(yīng)該吝惜自己的贊美。
就這樣,每節(jié)課孩子們都受到老師真誠的評價和鼓勵,積極性不斷增強,交際能力也不斷提高。每個學生都被老師贊賞得樂滋滋的,孩子們?yōu)榱瞬蛔尷蠋熓憩F(xiàn)越來越好,教學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嘗試二:運用多樣的評價形式,幫學生趣學
評價不僅僅是一種判斷、一種認可、一種檢驗,也是一種引領(lǐng)、一種開啟、一種拓展。評價方式應(yīng)該多種多樣,讓學生從多種有效的評價中認識自己的特點,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改正自己的缺點,拓展自己的學習思路。
作為學生,很在乎教師對他們的評價,老師如果能用敏銳的目光及時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贊美性的的話語給予鼓勵、肯定,就會使優(yōu)秀的學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表現(xiàn)一般的學生奮發(fā)進取,后進的學生“重新做人”,后來居上。所以教師要毫不吝嗇地經(jīng)常將表揚的小扇子拿出來煽煽,當老師真誠的贊美流淌到學生的心田時,也許在你面前的便不再是丑小鴨,而是正欲展翅的白天鵝。老師只有學會贊美自己的學生,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培養(yǎng)出絢麗的花朵。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
【2】《學英語》報(小學教師版)
【3】張 萍,《活躍小學英語課堂氣氛的策略》,教育實踐與研究[J].
【4】余希林,“愉快學習,陶冶情操”《中小學外語教學》
【5】孫惠萍,《激活英語課堂,提高英語教學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