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波+++趙玉姝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9-0102-02
九義教材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三節(jié)《平面鏡成像》的教學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這節(jié)課進行分析設計教學的: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內容要點:
①平面鏡的成像特點 ②平面鏡的成像原理 ③平面鏡的應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鏡成像是光學的基礎,是光的反射定律的進一步應用和加深,是進一步學習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基礎知識。同時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又能解釋物體所成的像是虛像等現(xiàn)象。平面鏡成像貫穿在光學的整個知識系統(tǒng)中,在生活實踐中有廣泛的應用,對學習光的現(xiàn)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學生情況分析
平面鏡成像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fā)生興趣的現(xiàn)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fā)揮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教學中要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經具備的感性知識,通過實驗、觀察、分析獲得新知識,明確平面鏡的成像特點。教學中可借助實驗和多媒體電教手段,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
三、學習目標
我認為學習目標的制定應本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結合以上對《平面鏡成像》這節(jié)教材的分析和對學情的分析。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層次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a. 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知道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b.知道平面鏡成像的原理。c.會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d.能說明平面鏡應用中的實例。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實驗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科學的道路上,要勤于動手,仔細觀察,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只有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并在學習中遵循從感性到理性,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符合初中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學習目標,才能對學習起良好的導向作用。
四、重點和難點
平面鏡成像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關,所以,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本節(jié)的重點。而對平面鏡成像原理的認識和對虛像形成的作圖分析,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五、教法和學法
《平面鏡成像》屬于物理規(guī)律課的教學,安排1課時。我認為教法和學法的選擇應本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動腦和動手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的激發(fā)等方面來把握制定教學目標,這節(jié)課我采用了猜想、實驗、探索、討論等綜合式、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
為了培養(yǎng)學生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進行以下學習方法的指導:
1.逐步學會用“探索→觀察→歸納→應用”的方法學習。
2.培養(yǎng)學生重實驗、重觀察、實事求是的學習習慣。
六、學習秩序
教學中以了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yǎng)能力為方向,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為宗旨,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設計如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教學,通過請學生照鏡子——用小平面鏡看自己的臉,改變臉與鏡面的距離,要求學生盡可能在同一條直線上移動平面鏡并注意觀察①臉到鏡面與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化情況②臉在平面鏡里變大或者變小了嗎?提出問題,有誰知道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嗎?引入今天要學習的課題—平面鏡。
(二)實驗探索,突出重點,研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在學生已經知道平面鏡能夠成像的前提下提出問題:放在平面鏡前的物體能夠成像,那么,所成的像有什么特點呢?請學生猜想,點燃的蠟燭在玻璃中的成像有什么特點?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對點燃的蠟燭在玻璃中成像的特點和規(guī)律進行研究,引導學生探索、研究蠟燭在玻璃中成像的特點。
接下來,以在課堂上師生互動、平等參與,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為思路,把課本中老師做的演示實驗大膽的改為學生分組實驗,雖然會多占用一點時間,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小問題,但這正是培養(yǎng)學生獲得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的最好時機,而實驗后的總結陳述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通過實驗,還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在實驗時要按規(guī)則操作、仔細觀察、如實記錄、并根據(jù)記錄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與實驗作風。
(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優(yōu)勢,分散難點,突破難點
對本章的難點知識:平面鏡成像的原理,虛像的形成(作圖),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輔助,我將采用從易到難,從具體到抽象,即從一個點到線段,繼而上升到一個物體的成像(所有像點就組成整個物體的虛像)。通過帶領學生由易到難的作圖學習,不但化解和分散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七、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分主板書和附板書。主板書能使學生對本節(jié)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點一目了然,以便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要點。附板書采用圖示與多媒體展示,以利于學生對全面的掌握平面鏡成知識。
八、課堂練習(練習及練習意圖)
安排課堂練習的目的,在于及時檢測學生所學知識,隨時掌握學生學習目標達成情況。我在安排練習時,本著檢測、鼓勵、掌握、提高的原則,題目有易有難,讓大家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九、布置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