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樊文
“陽光家園”留守兒童溫馨的港灣
本刊記者 樊文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黃坑鄉(xiāng)的黃坑中心小學下課鈴聲一響,李勇從教室背著書包與4年級的妹妹李琴碰頭后,踏上了回“家”的路。這個“家”就是村東頭的“陽光家園”,是村里留守兒童最特殊的“家”。
農村留守兒童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出現(xiàn)并將長時間存在的社會群體,普遍存在著親情、家庭教育和監(jiān)護“三缺失”的問題。遂川縣依托村落社區(qū),打造關愛留守兒童的系統(tǒng)工程,全面推進農村留守兒童“陽光家園”項目建設,為農村留守兒童的服務管理開辟了新天地。
留守兒童在“陽光家園”看書、學習
近年來,遂川縣把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作為構建和諧家庭、和諧村莊、和諧社會的著力點,成立了“陽光家園”建設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并成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中心,統(tǒng)籌領導和協(xié)調全縣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各鄉(xiāng)鎮(zhèn)也建立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站。組織縣團委、婦聯(lián)、學校、司法等部門聯(lián)合行動,以“縣-鄉(xiāng)(鎮(zhèn))-學校(村、社區(qū))-社會各界”為主線,構建一張“橫不留空、豎不斷線”的“四級聯(lián)動”保護教育網絡,輻射到全縣的23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縣里還建立了留守兒童成長檔案,對農村留守兒童實行動態(tài)管理,力爭做到“一對一”的監(jiān)管、“塊對塊”的服務。家庭、學校和社會是留守兒童的關愛主體,在構建“三位一體”教育網的同時,搭建了主題教育、健康教育和法律援助等“三大陣地”。通過以講座、展板、板報等形式,定期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宣講活動,解決留守兒童法律知識上空白,旨在培養(yǎng)留守兒童健康向上的品格、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目前,全縣已建立了100個“陽光家園”,為2.4萬余名留守兒童建起了一個溫馨的“家”。
在建立“陽光家園”的基礎上,遂川縣加強相關部門協(xié)調配合,努力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合力。在轄區(qū)內各中小學校全面推廣建立“悄悄話室”,搭建師生平等交流的平臺,加強家校聯(lián)系。依托學校的電腦網絡在“陽光家園”內建立“親情熱線室”,以“親情電話”“親情網絡”把家長與留守兒童鏈接起來,通過多種平臺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組織轄區(qū)內派出所、綜治辦對網吧、音像、圖書等文化服務環(huán)境進行綜合整治,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通過聘請駐校、駐村(社區(qū))警務室民警、法律服務工作者,當留守兒童的“治安保姆”,到“陽光家園”中有針對性地與留守兒童談心交心,從生活上和心理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監(jiān)護。組織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村(社區(qū))衛(wèi)生所與“陽光家園”共建,通過不定期派出醫(yī)生開展心理咨詢、免費體檢、巡回義診等活動,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目前,“陽光家園”已接收留守兒童近5000人,有效解決了留守兒童學業(yè)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親情失落等問題。
“陽光家園”的建設與一支“想辦事、能辦事、辦成事”的志愿者隊伍是密不可分的。針對每一名留守兒童的不同關愛需求,遂川縣實施精準關愛,因人而異、分類施策,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動員鄰近各村黨員干部和“五老”人員,組成志愿者隊伍,長期牽手留守兒童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志愿者們通過采取“1+1”“1+N”等模式,與留守兒童結對幫扶、開展心理疏導,幫助孩子們解開了心結、打開了心扉。遂川縣偏遠農村戴家埔中心小學的學生小芳(化名),父母都在外務工,一直跟隨奶奶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關愛,她性格內向,心理上有些孤僻。結對幫扶的志愿者在了解到她的情況后,通過在“陽光家園”里開展親情游戲、談心,對她進行心理輔導。她的性格慢慢地變得開朗,學習也更主動了。小芳通過“親情熱線”給父母打電話時說:“爸爸媽媽,我在家很好,一放學就到‘陽光家園’,有老師教我做作業(yè),有電視看、有電腦學,你們放心在外面掙錢吧?!甭犃诉@樣的話,讓遠在他鄉(xiāng)的父母流下了寬慰的淚水。從校外輔導到日常教育、從社會看護到心理撫慰、從生活起居到行為規(guī)范,遂川縣抓好每個環(huán)節(jié),強調關愛呵護,最大化發(fā)揮了關愛服務的效能,保證了每個留守兒童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失落、不掉隊。
關愛留守兒童必須建立健全相關保障制度,形成工作的長效機制。為此,遂川縣通過省、市、縣掛點單位和部門提供多方面的支持,組織社會各界愛心捐助或與學校、村、社區(qū)共建“陽光家園”,有效解決了項目建設的資金困難,加快了建設的步伐。在工作中,遂川縣用制度機制管人辦事,將“陽光家園”建設納入縣財政專項經費預算支出項目;建立了項目化推進制度,定期召開聯(lián)席會議,研究分析重點工作,強化面上指導,集中力量推進工作項目;建立了年終考核機制,將“陽光家園”建設工作納入黨建帶團建、綜治工作等考核項目。此外,遂川縣為“陽光家園”與愛心企業(yè)、協(xié)會、愛心助學社等牽線搭橋,爭取各項資金和社會捐贈,加大對困難留守兒童的社會救濟,通過學費減免、伙食補助等方式,切實緩解困難留守兒童家庭的經濟壓力。同時,“陽光家園”還定期組織留守兒童開展親子書信交流、我與小樹共成長、一日愛心敬老、寒暑假探親、“小手牽大手、共向文明走”等一系列特色活動,至今已開展活動300多次。通過各項制度的建立和活動的開展,全縣上下人人關注留守兒童,個個關心“陽光家園”建設已在遂川縣蔚然成風。
兒童是家庭的支撐、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每一個留守兒童就像一顆孤獨的小草,守望著愛、守望著關懷?!瓣柟饧覉@”讓陽光照進了每一個留守兒童的心田,成為了“留守兒童的樂園、親情教育的基地、愛心互動的平臺。”它讓廣大留守兒童不再孤獨,讓他們在愛的世界里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