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娥
即時評價,以評妙“導”
——關于課堂即時評價的思考
羅云娥
課堂即時評價是指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促進學生學習和改善教師教學而實施的、對學生學習過程與結果的及時反饋。課堂即時評價不只是簡單的是非判斷,它是一種因時而化、因人而異的教學智慧。高明的即時評價可以開啟學生積極的學習心智,產(chǎn)生愉悅的學習情緒,引發(fā)向上的學習動力,建立足夠的學習自信。
語文課程的目標是根據(j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的,因此,三維目標應是課堂即時評價的依據(jù)。語文教師不能只偏重學科知識特別是課本上的知識進行評價,而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評價。
關于知識和能力的評價。課標對學生在不同學段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綜合性學習能力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師課堂上不能只采用“讀得好”“說得好”“寫得好”這類籠統(tǒng)的評價語來評價學生,而應依據(jù)教學目標進行細化評價,引導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如:“說,是用嘴來寫,無論是一句話,還是一段話,首先要說清楚。想好了再說,把自己要說的話在心里整理一下再說清楚,是對聽的人負責。”——評價口語交際。
關于過程和方法方面的評價。過程和方法是連接知識和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兩個維度的橋梁。過程和方法的目標達成情況,不但影響著知識與能力目標的達成,也制約著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的達成。教師要善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抓住結果看過程,從過程分析中引導學生歸納思維的規(guī)律和方法。如:當學生反復閱讀后找到了答案,教師可問:“你真聰明,你是怎么知道的?跟大家說說,好嗎?”這樣從對結果的肯定轉向了對過程及方法的詢問,讓學生獲得思維的快樂。
關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評價。作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成長。“現(xiàn)在我要談一件使我感動的事,剛才同學們送作文本給我看的時候,有一本是翻開的。為什么呢?因為這位同學雙手翻開作文本捧給老師,這是對老師的尊重,請大家鼓掌。尊重容易做到,但不是誰都能做到,這需要平常很好的教養(yǎng)。在生活中尊重別人,同樣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边@樣的評價語,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情感給予充分的肯定,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取向。
評價的作用在于促進教學而不是區(qū)分學生的優(yōu)劣。教師的評價語應準確、規(guī)范和個性化,富有激勵功能,在學生心田撒播理想的種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如:“你已經(jīng)把這段話的大概意思說出來了,能不能抓住重點詞句,概括得再簡練一些?” 巧妙地為學生指點迷津,提出更高的要求,讓課堂折射出智慧的靈光。
另外,評價時注意加上體態(tài)語的輔助,如鼓勵性地點頭,贊許地微笑,愛撫地摸摸頭、拍拍肩膀,親切地握手,深情地擁抱,熱烈地鼓掌,由衷地翹起大拇指,聲情并茂,向學生傳遞一種情緒,傳播一種感情。
當前,教師單向性的評價是大多數(shù)課堂評價的主要形式,開展生生互評、生評教師相結合的多向性評價有利于開放式課堂氛圍的營造。
生生互評。生生互評的方式很多,有同桌互評,小組互評,全班互評,找對子互評等等。如上《全神貫注》這一課,教師在四個組各選一位平時朗讀基礎較差的同學上臺朗讀重點段比賽。比賽完后,老師說:“他們讀得怎么樣?各組同學評一評自己組的選手。”這樣的評價促使學生在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中,形成民主、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交往合作的學習能力,促進互動學習,共同進步。
生評教師。教師有目的地范讀后,可親切地問學生:“你們覺得老師讀得怎樣?”這時候學生會說出教師所期待或一些意想不到的話,有贊美,有質疑、也會有否定等,如:“老師讀得好極了,我仿佛看見了清清的河水?!薄袄蠋?,我覺得你的聲音應該更響亮些,您聽我讀?!边@樣的評價體現(xiàn)了師生的平等,達到了教師預定的語文學習目標。
(作者單位:婁底市星星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