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敏北京市石景山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科,北京 100043
早期胰島素強化與口服降糖藥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比較
劉淑敏
北京市石景山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科,北京100043
目的觀察分析早期胰島素強化與口服降糖藥治療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方法選取該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運用雙色球隨機分組法分為甲組(n=60)及乙組(n=60),甲組給予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乙組患者采用降糖藥口服治療,觀察治療效果。結(jié)果甲組患者FPG、2 hPG、HbAlc、HOMA-IR為(5.5±0.5)、(7.1±1.1)、(6.1±0.4)、(3.7±0.5),顯著低于乙組(6.9±0.9)、(9.8±1.9)、(7.4±0.8)、(5.2±1.0),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甲組患者HOMA-β為(40.1±11.8),較乙組明顯提高(32.7±7.4)。結(jié)論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
2型糖尿病;胰島素強化;降糖藥;臨床效果
糖尿?。―M)作為臨床常見慢性、代謝性疾病,臨床以2型糖尿?。═2DM)較為常見,其主要病理特征為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缺陷或胰島素抵抗(IR),若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將造成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衰竭,進一步加重病情,導(dǎo)致糖尿病各種并發(fā)癥。規(guī)范糖尿病預(yù)防和控制,有利于阻礙疾病進展或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早期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可緩解高血糖狀態(tài),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減輕葡萄糖毒性損害,提高治療效果。該文收集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 例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探討降糖藥和早期胰島素強化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FPG)≥11.1 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HbAlc)>9%;未接受過降糖藥物或胰島素治療;知曉研究內(nèi)容,同意入組研究。排除標準:1型糖尿?。粐乐馗腥净蛱悄虿〔l(fā)癥者;糖尿病足、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者;近2周內(nèi)急性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免疫性疾病者;正在使用甲狀腺素、抗凝劑、糖皮質(zhì)激素者;不同意入組者。遵循隨機原則,將120例患者分為甲組和乙組各60例,甲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32~76歲,平均年齡(57.91±11.03)歲;體重指數(shù)(24.2±1.7)kg/m2;病程1~3個月,平均病程(2.1±1.2)個月。乙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33~75歲,平均年齡(57.12±11.01)歲;體重指數(shù)(24.3±1.6)kg/m2;病程1~4個月,平均病程(2.2± 1.1)個月。
1.2方法
甲組患者給予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給予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國藥準字:J20100036],一般0.3~0.5 U/(kg·d),過度肥胖可達0.8~1.0 U/(kg·d)。根據(jù)空腹、三餐后及晚餐前血糖水平,調(diào)整胰島素用量,2~3次/d,于餐前皮下注射。乙組給予降糖藥口服治療,給予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11020541)或(和)格列美脲片[(國藥準字:H20057673]治療,持續(xù)治療2周~3個月。胰島素或降糖藥物均從小劑量開始,監(jiān)測三餐前后血糖、睡前手指末梢血糖,根據(jù)血糖情況調(diào)整劑量,以空腹血糖在4.4~7.2 mmol/L,非空腹血糖≤10.0 mmol/L為控制目標。
1.3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進行測定[2]。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變化情況進行分析。
1.4統(tǒng)計方法
詳細收集整理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建立數(shù)據(jù)庫,在SPSS 18.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包中對計量資料進行處理和分析,通過均數(shù)±標準差(±s)描述,正態(tài)分布數(shù)據(jù)經(jīng)t檢驗,統(tǒng)計學(xué)檢驗水準為α=0.05。
2.1治療前后血糖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PG、2 hPG、HbAl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明顯降低,甲組患者FPG、2 hPG、HbAlc水平低于乙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乙組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FPG(mmol/L) 2 hPG(mmol/L) HbAlc(%)甲組(n=60)乙組(n=60)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13.1±1.6 (5.5±0.5)#* 13.2±1.7 (6.9±0.9)#18.2±2.5 (7.1±1.1)#* 18.1±2.4 (9.8±1.9)#11.4±1.3 (6.1±0.4)#* 11.3±1.2 (7.4±0.8)#
2.2治療前后胰島素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HOMA-β、HOMA-IR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明顯改善,甲組患者HOMA-IR低于乙組,HOMA-β高于乙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素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素功能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乙組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HOMA-β HOMA-IR甲組(n=60)乙組(n=60)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16.8±2.6 (40.1±11.8)#*16.3±2.7 (32.7±7.4)#6.8±1.3 (3.7±0.5)#*6.7±1.4 (5.2±1.0)#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飲食習(xí)慣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導(dǎo)致糖尿病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臨床常見的糖尿病以2型糖尿?。═2DM)為主[3],其病理特征為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不足及胰島素抵抗 (IR),長期處于高糖狀態(tài),會導(dǎo)致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衰竭,加重胰島素抵抗,引起嚴重并發(fā)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期、合理控制血糖非常重要。T2DM早期β細胞處于葡萄糖失敏感階段,高血糖會抑制β細胞分泌功能,及時有效地控制血糖,有利于逆轉(zhuǎn)分泌胰島素功能,緩解高血糖對β細胞毒性損害,加快β細胞功能恢復(fù)[4]。正常情況下,胰島素可促進機體內(nèi)皮細胞釋放一氧化氮,舒張平滑肌,一旦胰島素抵抗,此作用明顯受損。相關(guān)專家認為,此機制是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微小血管病變的機制之一。胰島素可刺激動脈內(nèi)皮細胞脂質(zhì)合成,增多平滑肌細胞,同時胰島素抵抗患者或糖尿病患者,纖溶能力降低,內(nèi)源性抗纖溶物質(zhì)、凝血前體物質(zhì)水平顯著升高。胰島素強化治療是模擬正常胰島素分泌模式[5],門冬胰島素30為雙時相胰島素類似物,可同時補充基礎(chǔ)及餐時胰島素,其含有30%可溶性門冬胰島素皮下注射后能夠迅速被機體吸收,具有起效快、峰值高的優(yōu)點,能更好降低餐后血糖,而70%精蛋白結(jié)晶門冬胰島素則釋放緩慢,作用時間長,模擬了基礎(chǔ)胰島素的分泌,降糖作用更平穩(wěn)。根據(jù)患者血糖變化,科學(xué)合理地調(diào)整胰島素劑量,采用每日2~3次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30,短期內(nèi)迅速控制血糖,緩解高血糖狀態(tài),減輕胰島素抵抗,延緩或阻礙糖尿病發(fā)生、發(fā)展。針對新診斷且未經(jīng)口服藥降糖藥物或胰島素的T2DM患者,其胰島β細胞功能未完全喪失,通過外源性胰島素補充,可有效降低高血糖,在初診T2DM治療中取得明顯效果[6]。
在該組研究中,甲組患者FPG、2 hPG、HbAlc水平低于乙組,說明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T2DM,可有效控制血糖;同時甲組患者HOMA-β、HOMA-IR改善優(yōu)于乙組,提示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可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緩解胰島素抵抗?fàn)顟B(tài),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yīng)用。
[1]麻麗軍.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和長期血糖控制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3,22(32):3558-3559,3564.
[2]彭繼軍.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新發(fā)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醫(yī)學(xué)臨床研究,2014,14(7):1381-1382,1383.
[3]徐丹.不同治療方法在初診2型糖尿病中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1(12):246-247.
[4]王俊玲.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美容醫(yī)學(xué),2012,21(18):281.
[5]盧敏,陳青,朱偉年,等.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與口服降糖藥療效比較[J].浙江醫(yī)學(xué),2012,34(9):720-722.
[6]趙燕,王艷.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4,24(17):115-116.
R587.1
A
1672-4062(2016)08(a)-004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5.043
劉淑敏(1975.6-),女,陜西渭南人,本科,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糖尿病方面工作。
2016-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