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生林
甘肅省成縣拋沙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中西醫(yī)結合科,甘肅隴南 742500
穩(wěn)糖湯治療2型糖尿病脾腎陽虛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韓生林
甘肅省成縣拋沙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中西醫(yī)結合科,甘肅隴南742500
目的通過對穩(wěn)糖湯治療2型糖尿病脾腎陽虛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選取該院2014年3月—2016 年2月收治2型糖尿病脾腎陽虛證患者134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分為觀察組(70例)與對照組(64例),對照組彩常規(guī)的治療方式,觀察組則采用穩(wěn)糖湯治療方式,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糖、HbAlc、血脂及血液流變化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穩(wěn)糖湯治療2型糖尿病脾腎陽虛證有效的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患者的血糖、HbAlc、血脂及血液流變化得到良好的控制,縮短治療和康復時間。
穩(wěn)糖湯;2型糖尿?。黄⒛I陽虛證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生活方式不斷多樣化,糖尿病和血脂異常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而脾腎虧虛又是2型糖尿病中常見的中醫(yī)證型,基本的治療方式是健脾,穩(wěn)糖湯具有健脾益腎、益氣養(yǎng)陰的功效[1-2]。為分析穩(wěn)糖湯治療2型糖尿病脾腎陰虛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分析該院近2014年3月—2016年2月間收治2型糖尿病脾腎陽虛證患者134例的臨床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該文選取該院收治2型糖尿病脾腎陽虛證患者134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分為觀察組(70例)與對照組(64例),觀察組男36例,女34例。年齡40~68歲,平均(51.64±9.46)歲,病程2~6年,平均(4.21±2.00)歲,血壓 (137.24±3.15)/(85.36±4.68)mmHg;對照組男34例,女30例。年齡41~69歲,平均(52.49±9.11)歲,病程2~7年,平均(4.57±2.46)歲,血壓(136.33±3.55)/(86.21± 4.41)mmHg。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基礎治療,對患者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飲食控制、運動指導及規(guī)范合理的服用降糖藥物,為期6個月的1個療程。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基礎治療同時加用穩(wěn)糖湯(肉桂、知母、茯苓、生地黃各30 g、丹皮、干姜各9 g、黨參、枸杞子各20 g、山茱萸、淮山藥、澤瀉、覆盆子、炙甘草、炒白術各15 g),1劑/d,水煎500 mL,早晚服用,250 mL/次。結合患者病情情況,適當加減:腎陽虛偏重稍加茯苓、澤瀉利水消腫,腎陰虛偏重加知母;水腫兼尿中大量泡沫加金櫻子、芡實,連續(xù)服用6個月治療為1個療程。
1.3觀察與評價指標
根據兩組患者的血糖FBG、PBG和HbAlc水平均情況,TG、TC、HDL、LDL的血脂情況及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及血漿黏度的血液流變化情況進行比較,數(shù)值與各項指標呈正比[3-4]。
1.4統(tǒng)計方法
該研究數(shù)據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正態(tài)計量數(shù)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
2.1兩組患者的血糖、HbAlc情況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FBG、PBG、HbAlc水平均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血糖、HbAlc情況比較[mmol/L,(±s)]
表1 兩組患者的血糖、HbAlc情況比較[mmol/L,(±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兩組患者血脂情況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TG、TC、HDL及LDL的血脂情況均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情況比較[mmol/L,(±s)]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情況比較[mmol/L,(±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TG TC HDL LDL對照組(n=64)觀察組(n=70)21.84±5.46 5.65±4.87 24.64±5.12 6.49±4.44 23.69±5.49 5.74±4.61 20.57±5.34 4.87±5.48
2.3兩組患者臨床癥候評價情況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癥候評價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候評價情況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候評價情況比較[分,(±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癥候 對照組(n=64)輕度 中度 重度研究組(n=70)輕度 中度 重度主癥次癥舌脈11(17.18)8(12.50)4(6.25)12(18.75)10(15.62)2(3.12)8(12.50)7(10.92)0(0.00)0(0.00)0(0.00)0(0.00)1(1.42)2(2.85)0(0.00)2(2.85)1(1.42)0(0.00)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發(fā)病型糖尿病,是患者的胰島素分泌能力及身體對胰島素敏感性逐漸降低,血糖升高,導致糖尿病的發(fā)生,臨床表現(xiàn)為以胰島素抵抗為主,患者多為肥胖[4-5]。脾腎陽虛證,中醫(yī)病癥名,是指脾腎陽氣虧虛,虛寒內生,以久瀉久痢、水腫、腰腹冷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虛寒證候[6-7]。而穩(wěn)糖湯具有健脾益腎、益氣養(yǎng)陰的功效,為此在治療2型糖尿病脾腎陽虛證過程中,各期不同的病機特點,在益氣養(yǎng)陰、滋陰助陽的基礎上重視活血利水、健脾補腎。
該文研究觀察組患者采用穩(wěn)糖湯治療方式于對照組彩常規(guī)的治療方式對比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糖、HbAlc水平均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其原因分析是:穩(wěn)糖湯方:肉桂、知母、茯苓、生地黃、丹皮、干姜、黨參、枸杞子、山茱萸、淮山藥、澤瀉、覆盆子、炙甘草。結合患者病情情況,適當加減:腎陽虛偏重稍加茯苓、澤瀉利水消腫,腎陰虛偏重加知母;水腫兼尿中大量泡沫加金櫻子、芡實。因此,穩(wěn)糖湯有補陽之品中配伍滋陰益氣之品,陰中求陽,少量補陽藥與滋陰藥為伍,旨微微生火,少火可生氣,溫補腎氣不忘調節(jié)脾胃,滋補肝腎,有利于降血糖功效,而安全性較高,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聯(lián)合抗高血糖的藥物進行治療,從而起到協(xié)同將血糖的作用。然后,觀察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脂情況均低于對照組,其原因分析是: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患者存在血脂異常較高,根據患者病情情況,給予患者適當?shù)目刂蒲叩乃幬镏委煟痛碳んw內的胰島素分泌,達到胰島素平衡,從而降低血脂的升高,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脂,提高臨床治療療效。糖尿病血脂異常時本標實之證,氣陰兩虛是疾病發(fā)生的根本,痰濕、瘀濁是邪實在疾病發(fā)生中起著重要作用。而氣陰兩虛、痰瘀內阻是發(fā)病的主要病因病機,同時也是糖尿病脂代謝絮亂發(fā)病過程的病理常務,因此加強益氣養(yǎng)陰、清化痰濕、活血化瘀之劑是有效的提高臨床療效。最后,觀察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癥候評價情況總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其原因分析是:根據患者病情的實際情況,有效的給予患者適當?shù)暮侠淼乃幬镞M行治療,加之定時服用穩(wěn)糖湯,可有效的調整患者自身體內血液流動變化,達到正常的流動循環(huán),促進患者自身身體健康的效果[8]。因該研究未對穩(wěn)糖湯治療2型糖尿病脾腎陽虛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遠期治療研究進行分析,因此有待進一步的臨床研究證實。
綜上所述,通過穩(wěn)糖湯治療2型糖尿病脾腎陽虛證有效的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各項血糖、血脂、血液流動達到正常,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縮短治療和康復時間,安全性較好,值得廣泛臨床應用。
[1]姜紅,徐勝東,李彥明,等.穩(wěn)糖湯治療2型糖尿病脾腎陽虛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32):6594-6595.
[2]王雅萍,王琛.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腎病發(fā)病率及中醫(yī)證型分布特點分析[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3,9(2):104-105.
[3]徐江紅,朱立春.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中醫(yī)證型與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關系[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4,32(2):347-348.
[4]劉懷珍,吳守峰,談佳佳,等.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患者的中醫(yī)證候學特點探究[J].中國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3,11(5):1-3.
[5]邊紅艷,劉霞,韓繼明,等.2型糖尿病患者伴發(fā)抑郁癥與不伴發(fā)抑郁癥對比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2015,45(40):599-600.
[6]晉瑞,李嫚,張鐵英,等.胰島素生長因子-1與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左室肥厚和高血壓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4):1759-1760.
[7]李中輝,鄭文玲,馬文麗,等.2型糖尿病患相關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5,35(6):749-751.
[8]劉晶.周春宇,郭榮娟,等.2型糖尿病證候要素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7(5):354-356.
R587.1
A
1672-4062(2016)08(a)-0037-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5.037
韓生林(1956.7-),甘肅成縣人,大專,研究方向:中醫(yī)。
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