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鞏義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河南鞏義451200
?
舍曲林聯(lián)合舒眠膠囊治療抑郁癥睡眠障礙的療效和安全性
李靜
鞏義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河南鞏義451200
睡眠障礙是抑郁癥患者最為常見的臨床癥狀與生物學特征,研究[1]顯示有近60%的抑郁癥患者首發(fā)癥狀表現(xiàn)為睡眠障礙,出現(xiàn)入睡困難、夜間多夢、早醒及醒后無法入睡等,其中早醒和睡眠感缺乏被認為是抑郁癥的特征性癥狀。中醫(yī)學認為本病屬“郁證”、“失眠”等病證范疇,傳統(tǒng)中醫(yī)多從五臟論治,有醫(yī)者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睡眠障礙類疾病多歸咎于心,肝主疏泄,肝失條達則肝氣郁結,擾動心神導致失眠[2]。本院采用舍曲林聯(lián)合舒眠膠囊治療抑郁癥睡眠障礙患者,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搜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抑郁癥睡眠障礙患者94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7例。觀察組,其中男18例,女29例,年齡38~74歲,平均年齡(57.65±3.89)歲;對照組,其中男16例,女31例,年齡29~71歲,平均年齡(57.35±3.94)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西醫(yī)診斷符合入睡困難或睡眠維持障礙,睡眠后精神未恢復,伴白天疲乏或社會功能損害持續(xù)1個月,失眠引發(fā)明顯的痛苦,且損害社交等能力;中醫(yī)診斷為出現(xiàn)持久憂郁不暢,情緒不寧,入睡困難,睡而易醒,伴有白天困倦乏力,頭痛頭暈,心慌健忘,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反應遲鈍,善太息,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納入患者均自愿參加本臨床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排除發(fā)作性睡病、呼吸相關睡眠障礙等睡眠障礙引起的失眠;伴有嚴重心血管疾病、嚴重腦器質性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精神病及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等患者。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地西泮(浙江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國藥準字H33020250)治療,2片/次,1次/d,睡前口服。
觀察組給予舍曲林聯(lián)合舒眠膠囊治療,舍曲林膠囊(上海新亞藥業(yè)閔行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834)的初始計量為50 mg/d,2周內加至100 mg/d,1次/d,晨起口服;舒眠膠囊(貴州大隆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20000105)3粒/次,3次/d,口服。2組均連續(xù)治療1個月后,比較治療效果。
1.4觀察指標
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對患者抑郁程度進行評分,由7類因子構成評分,分級標準:8~19分為無抑郁,20~34分為輕度或中度抑郁,>35分為重度抑郁。采用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對患者睡眠質量進行評定,由18個自評條目組成7個指標,得分越高提示睡眠質量越差。采用Asberg氏抗抑郁藥不良反應量表(SERS)對患者服藥期間不良反應進行評價。采用中醫(yī)證候積分對患者情志、睡眠、困倦乏力、頭暈頭痛、心悸、食欲不振、性欲減退等方面進行評價,積分越高提示患者臨床癥狀越重。
1.5統(tǒng)計學處理
2.12組HAMD和PSQI評分情況
治療后,觀察組HAMD評分為(6.14±1.35)分,PSQI評分為(5.24±1.03)分;對照組HAMD評分為(8.96±2.69)分,PSQI評分為(7.68±2.04)分,2組HAMD和PSQI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HAMD和PSQI評分比較 (n=47,分,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2組SERS評分和中醫(yī)證候積分情況
治療后,觀察組SERS評分為(2.31±0.78)分,中醫(yī)證候積分為(7.03±1.76)分;對照組SERS評分為(5.06±1.47)分,中醫(yī)證候積分為(10.81±3.03)分,2組SERS評分和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SERS評分和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n=47,分,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睡眠障礙屬于抑郁癥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存在一些特征性睡眠結構異常,并有睡眠維持障礙、早醒和入睡困難。睡眠障礙的發(fā)生機制目前尚不明確,有報道[3]認為,5-羥色胺神經元對睡眠發(fā)生和維持具有重要意義,抑郁癥患者睡眠障礙可能同5-羥色胺系統(tǒng)失衡相關,其受體是睡眠起始和維持的重要位點,在調節(jié)慢波睡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神經內分泌理論也是抑郁癥睡眠障礙的重要假說,部分患者體內睡眠相關的生長激素分泌降低,皮質醇分泌增多,均在睡眠障礙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中醫(yī)學認為本病可歸屬“不得眠”等范疇,睡眠時間和深度不足,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工作,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身心壓力增大,身體與心理常處在疲勞緊張的狀態(tài),抑郁癥患者并發(fā)睡眠障礙的概率逐年提升,中醫(yī)學認為五臟功能失常均會引起神不安舍,導致失眠發(fā)生,而失眠導致的臨床癥狀也會進一步損傷五臟所藏精氣,因此中醫(yī)治療需從心、肝、脾、肺、腎入手,主要責之心肝,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肝主疏泄,肝失條達則肝氣郁結,氣郁不舒則化火上擾心神導致失眠。
常規(guī)治療睡眠障礙多給予地西泮等鎮(zhèn)靜藥物,幫助患者改善睡眠結構,縮短睡眠潛伏期,延長睡眠總體時間,療效尚可,但在應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長期使用還容易引起患者出現(xiàn)精神與認知功能障礙、戒斷綜合征以及反跳性失眠等,影響了臨床的應用[4]。舍曲林膠囊屬于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藥物,可高度選擇性抑制突觸前膜對5-羥色胺再攝取,顯著升高中樞神經細胞突觸間隙5-羥色胺可利用量,增強了5-羥色胺能神經傳遞,振奮情緒,起到了抗焦慮和抑郁的作用,且不會產生明顯的抗膽堿能、抗組胺能和抗腎上腺素能反應,不具有心臟毒性,應用相對安全[5-6]。
本院在舍曲林基礎上聯(lián)合中藥舒眠膠囊進行治療,該藥物主要由酸棗仁、柴胡、白芍藥、合歡皮、僵蠶、蟬蛻、燈芯草等組成,酸棗仁、柴胡可養(yǎng)心安神,疏肝解郁;芍藥、合歡皮能養(yǎng)血柔肝,解郁安神;僵蠶可祛風化痰,定驚散結;蟬蛻能清熱祛風,疏肝解郁;燈芯草則可清上導下,引諸藥歸心,全方起到了寧心安神,疏肝解郁的效果?,F(xiàn)代藥理學[7-8]證實,舒眠膠囊中的酸棗仁、僵蠶含有色氨酸,可補充5-羥色胺不足;柴胡可降低環(huán)磷酸腺苷與環(huán)磷酸鳥苷,提升去甲腎上腺素含量,恢復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平衡性,調節(jié)慢波睡眠與異常睡眠時間比例,啟動人體主睡眠機制,讓患者大腦皮層得以休息,具有較好的鎮(zhèn)靜、催眠和抗抑郁效果。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后HAMD評分為(6.14±1.35)分,PSQI評分為(5.24±1.03)分,SERS評分為(2.31±0.78)分,中醫(yī)證候積分為(7.03±1.76)分,上述指標改善均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舍曲林和舒眠膠囊聯(lián)合治療抑郁癥合并睡眠障礙能有效減輕患者抑郁程度,提升睡眠質量,降低不良反應,改善臨床癥狀。
綜上所述,舍曲林聯(lián)合舒眠膠囊治療抑郁癥睡眠障礙療效可靠,能顯著改善患者抑郁狀態(tài)和失眠癥狀,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華彩霞,朱滿連,周云芳,等.度洛西汀與舍曲林治療老年抑郁癥的療效和安全性[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3,29(2):116-117,120.
[2]傅錦華,劉勇,王清勇,等.舒肝解郁膠囊對抑郁模型大鼠海馬神經元凋亡及腦組織caspase-3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37(12):1198-1204.
[3]周晉麗.刺五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抑郁癥96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12,21(4):34.
[4]袁偉杰,翁漢育,李婉儀.舍曲林治療卒中后抑郁有效性及安全性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1,13(6):851-853.
[5]張國平,吳文怡.舍曲林治療腦卒中后抑郁50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19):2175-2176.
[6]高國祥,王靜冉,孫勝.早期應用舍曲林治療對腦卒中后焦慮抑郁障礙和認知功能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27):3027-3029.
[7]李勝前,王洋,劉福,等.舒眠膠囊治療肝郁傷神型失眠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藥業(yè),2014,23(3):6-7.
[8]焦歆益,楊小龍,張亞麗,等.舒眠膠囊輔助治療抑郁癥睡眠障礙的臨床研究[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14,1(6):347-348.
10.3969/j.issn.1674-4616.2016.02.013
201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