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丕良 王新偉 李麗琦 伊世華 王丹丹 隋淑梅
(黑龍江省中醫(yī)藥科學院·150036)
麒麟丸配合西醫(yī)治療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膜性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
薛丕良 王新偉 李麗琦 伊世華 王丹丹 隋淑梅*
(黑龍江省中醫(yī)藥科學院·150036)
目的:探討麒麟丸結合西醫(yī)治療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膜性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乙肝病毒相關性膜性腎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西藥治療,觀察組在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麒麟丸治療,治療1個療程后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試驗組總有效率93.33%,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8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ALT、AST、ALB、Cr、24hUPO定量等療效相關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但對照組改善更為顯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稍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麒麟丸結合西醫(yī)治療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膜性腎病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肝腎功能,減少24hUP0,有效預防HBV復制。
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膜性腎病 麒麟丸 恩替卡韋 他克莫司
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HBV—GN)是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體后通過免疫反應形成免疫復合物,導致腎小球損傷的疾病。HBV—GN主要表現(xiàn)為膜性腎病及膜增生性腎炎。一般認為膜性腎病是由于小分子的HBe抗原先種植在腎小球毛細血管襻的上皮下,帶陽性電荷的抗HBe抗體再與預先種植在上皮下的HBe抗原相結合而引起的原位免疫復合物性腎炎所致。HBV—GN臨床表現(xiàn)多樣,主要表現(xiàn)為腎病綜合征或腎炎綜合征。 本研究主要觀察麒麟丸治療HBV—GN在病理上表現(xiàn)為膜性腎?。↖-II期),臨床上表現(xiàn)為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現(xiàn)報告如下:
1.1.1 試驗方法采用隨機、開放性、陽性藥物對照的臨床研究方法。
1.1.2 試驗程序 根據(jù)治療前檢查篩選合格病例,將符合標準的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12周后復查,評價藥物的療效。
1.1.3 給藥方案 對照組患者給予恩替卡韋0.5g,日一次,口服;強的松片1mg/kg/d;他克莫司(FK506)0.05mg/kg/d。試驗組患者同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麒麟丸(太安堂集團提供,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0930034)治療,口服每次6g,每日3次。兩組均12周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
本研究30例試驗組患者和30例對照組患者,為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我院門診和住院患者。對照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8-59歲,平均(32.4±8.6)歲;病程1-5年,平均(2.3±1.2)年。試驗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19~58歲,平均(32.0±9.2)歲;病程l-5年,平均(2.2±1.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1 入選標準 年齡18~60歲;血清HBV無明顯復制;同意本組治療方案并簽署知情協(xié)議書。
符合腎病綜合征診斷標準:①尿蛋白大于3.5g/d;②血漿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腫;④血脂升高。其中①②兩項為診斷所必須。
HBV—GN的診斷標準。參照1989年北京座談會的意見[1],建議國內試用下列三條對HBV相關腎炎進行診斷:①血清HBV抗原陽性;②膜性腎??;③腎組織切片上找到HBV抗原。其中,第③點為最基本條件,缺此項不能診斷。
1.2.2 排除標準 ①狼瘡性腎炎等其他繼發(fā)性腎小球疾??;②合并其他系統(tǒng)的慢性或嚴重疾病,如糖尿病,腎衰;③不能堅持治療或拒絕復查者,以及研究者認為不適宜參加臨床試驗者。1.2.3 剔除標準 ①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者;②研究期間因不良反應以外的原因未按照規(guī)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者;③癥狀加重,改用其他方法治療者;④因各種原因必須停藥者;⑤研究中途失訪者。
1.3.1 療效標準 參考李淑娟[2]研究制定療效標準:顯效:癥狀、體征消失或明顯好轉,肝腎功能正常,24hUPO減少超過50%,HBV-DNA轉陰;有效:癥狀、體征有所好轉,肝腎功能基本正常,24hUPO減少低于50%但有所改善,HBV-DNA下降2個數(shù)量級別但未陰轉;無效:未達到最低有效標準。顯效與有效之和為總有效。
1.3.2 療效指標 治療12周后,觀察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24h尿蛋白定量(UPO);血清白蛋白,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血清肌酐;HBV-DNA的變化。觀察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出現(xiàn)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的例數(shù)及類型。
應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x2檢驗,p>0.05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總有效率93.33%,優(yōu)于對照組的8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l。
表l 兩組療效對比(n.%)
治療前,兩組患者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白蛋白(ALB)、血肌酐(Cr)、24h尿蛋白定量(UPO)等療效相關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各療效相關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但試驗組改善更為顯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療效相關指標對比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相關指標對比
對照組3例患者出現(xiàn)頭痛、眩暈、惡心嘔吐、周身乏力等輕度不良反應,另3例患者出現(xiàn)HBV復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試驗組僅1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乏力癥狀,發(fā)生率為3%,1例患者出現(xiàn)HBV復制,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現(xiàn)代醫(yī)學對于HBV-GN尚無確切的治療措施,臨床治療以抗病毒、免疫抑制劑等藥物為主。恩替卡韋是新型核昔類抗病毒復制藥物,潑尼松是傳統(tǒng)免疫抑制劑,他克莫司是目前公認治療膜性腎病有效的藥物。臨床中常??共《舅幝?lián)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取得一定的療效。但是臨床中出現(xiàn)很多副作用,如肝功能異常,病毒復制,腎功能的損傷,繼發(fā)感染等。本實驗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推廣。HBV-GN屬于中醫(yī)學中“水腫”、“脅痛”、“血尿”等范疇。隋淑梅主任醫(yī)師在幾十年的臨床工作中,總結乙型病毒相關性膜性腎病,認為本病臨床上多表現(xiàn)為脾腎兩虛,肝郁血瘀證。本病西醫(yī)病因病理主要是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腎小球基底膜,激活補體,引發(fā)復雜的免疫反應,形成膜攻擊復合物,激活的細胞因子使腎小球基底膜細胞外基質成分改變,引起基底膜增厚、破壞、負電荷丟失,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導致大量蛋白尿漏出,而大量蛋白尿又進一步加重了腎小球損害。陳潮祖認為[3]脈管是由肝系筋膜構成,專供血液環(huán)流之用,故又稱為血管。管內是血液流行之道,管壁夾層是津氣運行之區(qū)。隋淑梅主任認為腎小球基底膜屬于管壁夾層,病理上主要表現(xiàn)為基底膜的病變,微觀上屬于中醫(yī)三焦所主病變。三焦屬津氣運行的通道,肝主疏泄,促進氣血水液的運行,有利于三焦津氣的正常運行分布。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日久均存在肝郁血瘀,日久肝郁克脾,導致肝郁脾虛。肝腎同源,肝病日久,耗傷腎精,導致腎虛。脾主運化水濕,腎主水,肝主運化氣血,三藏功能異常均可導致三焦水氣運行失常,導致膜性腎病的發(fā)生。麒麟丸是以補脾益腎,疏肝化瘀為主,切中本病病機。方中枸杞子,何首烏,菟絲子,覆盆子,旱蓮草,桑椹補益肝腎精血;鎖陽,淫羊藿溫補腎陽;黨參,黃芪,山藥補脾益氣;青皮,白芍,郁金,丹參疏肝化瘀,共湊補益脾腎,疏肝化瘀之效。
[l] 中華內科雜志編委會.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座談會紀要[J].中華內科雜志,1990,29(9):519-521.
[2] 李淑娟.恩替卡韋聯(lián)合來氟米特治療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的療效[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07(2):143-144.
[3] 陳潮祖.中醫(yī)治法與方劑[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606.
(2016-09-23 收稿)
*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