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棋中王
母親的微笑
文/棋中王
年近花甲迎來華誕,又恰逢感恩節(jié),不由讓我思緒萬千。從第一聲啼哭來到這個世界,就讓母子連心了。盡管母親離開我已有三十個年頭了,但仿佛心靈還在相通。母親那難忘的微笑,時常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睡夢中……
我喜歡母親的微笑,那微笑,蘊含著她的聰穎賢淑,端莊文雅,誠摯熱情,處處讓人感到和藹可親。記得小時候,無論我淘氣,闖禍,犯了錯,母親都是給我曉之以理,從沒動手打過我。有一次,出于好奇心,我模仿父親,偷偷在廁所里抽煙,被母親發(fā)現(xiàn)后,她非但沒有聲色俱厲,還面帶微笑地教導我,從如何做個好孩子講起,幫我明是非,懂事理,這讓我終身受益,從此一生遠離了香煙。
我家后院,住著一個患精神病的小學女教師。有一天,雨下得很大,身懷六甲的女教師又犯病了,走在泥濘的院子里,渾身上下全被淋透了。母親見狀,立刻撐把雨傘,還帶了一件干衣服來到院子里,一面為她遮雨,一面把干衣服給她披上。說來也怪,平時女教師犯病,從不許有人靠近她。面對母親的微笑,她竟然順從地被母親送回了家。我不解地問母親,為什么她對別人那么兇,對你那么親呢?母親笑著作答,你對她親,她自然對你親啊。我頓悟,原來母親一直在呵護這個女教師啊。
樓下寡居的賈老太太,無兒無女。她不僅患有肺結核病,還有潔癖,性格也十分古怪,院子里無人與她往來。母親每次見了她,照例微笑打招呼。從不與人搭訕的賈老太太,居然對母親很客氣。原來,有一次賈老太太患重感冒,臥床不起,心細的母親,未見賈老太太出來買菜,就到家中看望。見病榻上的賈老太太咳嗽不斷,痰中帶血,母親立即到區(qū)中心醫(yī)院,請來醫(yī)生為賈老太太打針吃藥,還設法通知到她的親戚。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災害,造成物資極度匱乏,尤其糧食供應短缺,家家戶戶過著忍饑挨餓的日子。從農村到城里逃荒的人,幾乎每天不斷。聽到有人喊“要飯的來了”,好些人家都把門反鎖上。母親則不然,依然面帶微笑,預備好摻了麥麩子的窩頭或菜團子,等討飯的上樓來,決不讓他們空手。遇天冷,母親還備點熱乎的稀粥或糊糊,舀到他們的碗里,有時索性讓到廚房,等他們喝完再走。有一天,一個衣衫襤褸的村婦,身上背著一個小的,手中領著一個大的,母親把家里僅有的一點奶粉沖給孩子喝……村婦哽咽得說不出話來,連連給母親鞠躬。
母親用她的微笑,不知給多少人———包括那些素不相識的人,送去了溫暖,送去了關愛,雖未能全部留存在我的記憶中,但母親的精神卻伴隨著她的微笑,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