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文化貿易的“五個著眼點”
區(qū)域經濟研究員,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博士后
對外文化貿易,落腳在貿易、源頭與關鍵在文化
加快發(fā)展對外文化貿易落腳在貿易,但源頭與關鍵在文化,文化強則文化貿易強、文化弱則文化貿易弱?;叵肴銮袪柗蛉水斈晁f的,“中國沒有什么可怕的,他們可以出口電視機,但他們出口不了電視節(jié)目。”可以更好地理解只有做強文化自身,才能促進文化貿易加快發(fā)展的至關重要。這關鍵要在文化自身建設方面把握好“五個著眼點”。
著眼于做深文化的精神內核,從主題內容上強化世人的共鳴感,其本質就是要深刻內化核心價值觀。文化是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和生動寫照,因而任何成功的文化產品在主題內容上都是既緊貼生活又濃縮時代的,既扎根本土又胸懷人類的,既富有特色又引發(fā)共鳴的,特別是真善美為主旨的核心價值觀總是貫穿于其中的不變紅線。往深了講,古人所說的文以載道,從廣義理解就是說一切優(yōu)秀文化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最終必須是傳遞正能量。這就意味著,文化創(chuàng)作不是去貼近生活中的陳芝麻爛谷子更不是那些糟粕污垢,而是貼近人們的內心及其內心深處的期待與呼喚,這正是中國文化及其產品在走出國門時必須在內容內核上更加重視的。
著眼于做精文化的物質載體,從形式包裝上強化世人的注意力,概言之就是要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承載文化基因的各類產品服務。文化不僅僅蘊含在文化產品之中,事實上,每一個產品服務都包含著文化、背后都代表著文化。比如汽車產品,看似與文化無關,其實緊密連接著文化。德國造,人們就會立刻聯(lián)想到嚴謹踏實的德國文化特征。而美國國家形象及其文化特征,就是二戰(zhàn)后鋪天蓋地的美國造產品所不斷加以強化的,無論是影視文化、體育文化、快餐文化,還是商業(yè)文化、假日文化乃至服飾文化,概莫能外。對我們的文化國際影響力提升來說,當然可以借浙江制造升級之東風,但還有兩大方面亟待增強,一是樹立每一件產品的背后都是文化的理念,二是逐步改變原來的制造低廉低端低質的文化指向。
著眼于做通文化的表現(xiàn)手法,從方式方法上強化世人的情感點,通俗說就是要圓融通達敘述講好故事。優(yōu)秀文化的魅力就在于能把“人人心中有”但可能又“人人說不出道不明”的那份情愫刻畫、勾勒并表現(xiàn)出來,從而產生巨大的共鳴。對于我們的文化提升而言,一是不能將個人與群體簡單對立起來,如果我們的文化產品從一開始就想到如何感動大家,而不是立足個人,勢必誰都感動不了。因為,感動大家首先要感動個人。二是注重細節(jié)性的人文關懷。同樣是理想主義、英雄主義、愛國主義,如果永遠是高大全式的,就只會曲高和寡;而如果是具體而微的,潛藏在每個人心底的,就會獲得高度認同。三是吸取一切有益的文化藝術技巧,不僅能豐富自己的文化,而且能夠吸引和運用不同文化和生活背景的人,體現(xiàn)出高度的靈活性和開放性。
著眼于做強文化的傳播媒介,從路徑模式上強化世人的點擊率,簡言之就是要多種方式廣泛吸引受眾。一件文化作品,如果有了以人民為核心的精神內涵,又有了簡便易行的物質載體,還有了感人之深的表現(xiàn)手法,那么,最后能否成功,則取決于傳播媒介能否使之為廣大受眾所認知。當今世界,隨著信息技術及其產品的日益發(fā)展與豐富,文化傳播媒介已經越來越多樣,就必須同時借船出海、借力發(fā)力。文化和傳播的關系密不可分且興衰相關,也再次證明古人所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言,我們的文化必須進一步借助發(fā)達的大眾傳媒,才能逐步建立強大影響力。
著眼于做活文化的全球渠道,從內外互動上強化世人的認同度,一句話就是要在全球舞臺發(fā)出我們自己的好聲音。利用好各種國際舞臺,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傳播優(yōu)秀文化,提升文化軟實力等,這些都是我們加快發(fā)展對外文化貿易的關鍵支撐。G20杭州峰會的圓滿成功,就是一次絕好的文化交流傳播的最重要最集中最卓越的全球性展示。我們要順勢而為地把這種文化交流傳播進一步轉化為對外文化貿易的深化與擴大,轉化為更加富有生機活力的現(xiàn)實性文化生產力。如此,我們的對外文化貿易發(fā)展就會愈發(fā)興旺發(f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