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策劃這組報道時,本來想透視、探討一下今天中國的家庭關系,這是一種從社會層面的自我關懷。家庭的關系,其中的結(jié)構和權力,直接跟我們的幸福、痛苦等息息相關。但在策劃、寫作的過程中,原本看似沒有一個集中性的爆發(fā)點的話題,被王寶強婚變事件刷屏了。
這個時候,關注者和參與者都在表達和放大自己的自我。娛樂的元素使它從很多話題中凸顯出來,但又滲透了關注者、參與者太多的心理能量。
我們愿意在一個理性的層面上去審視這一事件,它無疑是我們所探討的家庭關系的一個側(cè)面,而且是一個失敗的側(cè)面,但它是嚴肅的,無法娛樂。
家庭由血緣和情感所構成,但也可能僅僅由利益所構成。家庭的人口和關系,使它呈現(xiàn)出一定的結(jié)構,而這一結(jié)構,又蘊含著一種權力,它分配著情感和資源。作為社會的細胞,每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一個人在家庭里所感受到的一切,影響到了他的自我和世界的關系。
在今天,傳統(tǒng)的家庭模式早已式微?!皩Φ取钡脑瓌t越來越成為家庭模式的主流。據(jù)說每個家庭成員的經(jīng)濟能力是決定其話語權的主要因素,但也不盡然。由于取消了自然分工所賦予的男女雙方在養(yǎng)家和家務等方面的天然義務,一個家庭的話語權的分配,就取決于雙方的經(jīng)濟能力、性格、愛對方的程度、價值觀念、家庭背景、社會壓力、心理傾向等等的互動,它是一個很微妙的動態(tài)博弈的過程。在這個博弈中,最能考驗父母、子女、夫妻的自我。
這決定了一個家庭的幸福,有賴于每一個人自我的成長,而每一個人自我成長的過程,也是家庭變得幸福的過程。如果自我出問題,家庭則必出問題。
在一個家庭中,講“權利”是沒有意思的,但組建一個家庭意味著雙方在利益、情感、自由等方面的“投入”,一旦失敗則“損失慘重”,因此很多人越來越無法回避“權利”問題。這是一種基于可能的嚴重后果的防御。那如何用情感,去潤滑那些看上去和情感無關的因素,使家庭確實更多地只屬于情感共同體,維持它的穩(wěn)定和幸福,就成為一個考驗。
關于家庭問題,每一個人都有切身感受,都可以是言說者。我們所能夠做的,只是從理性的層面去審視這個問題,然后,促使每個人去思考、去體驗、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