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棠⊙文
經典電影
追風箏的孩子
唐 棠⊙文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遙遠的阿富汗。阿米爾是一位阿富汗的富家少爺,生活養(yǎng)尊處優(yōu)。他瘦小,膽怯,軟弱,有點蔫兒壞。阿米爾與父親仆人的兒子哈桑是再鐵不過的好朋友。哈桑勇敢,忠誠,心地善良。他瘦小的身上穿著肥大的長袍,對每個人都綻放出憨厚的笑容,活得那樣純粹。
哈桑對阿米爾有著絕對的忠誠,無論何時,他都會保護懦弱的阿米爾。哪怕是被一群大孩子圍攻的時候,矮小的哈桑也會果斷地拉起彈弓,毫不膽怯地護住阿米爾,對壞孩子們說:“是,你們人多,但現在只有我一人手里有彈弓!”
阿米爾和哈桑常常在一起放風箏,他們都是斗風箏高手。每當風箏落到地上,哈??偱苋榘⒚谞枔祜L箏。并且,哈桑還總能像雷達一樣準確地察覺到被斗敗的風箏掉在哪里,然后將“戰(zhàn)利品”撿回來。
一天,阿米爾和哈桑一起參加了一次風箏大賽,那是一場盛事,兩個孩子聯手打敗了所有對手,贏得了風箏大賽的冠軍。比賽結束后,小公子阿米爾被大家抱起來連連稱贊,而哈桑則熱烈地擁抱阿米爾,說:“讓我為你追撿風箏吧。為你,我愿意千千萬萬次!”
結果,就在哈桑撿風箏的路上,發(fā)生了最可怕的事——哈桑被一群大孩子圍攻。為了保護風箏,哈桑遭受了最不堪的侮辱。而阿米爾目睹了這一切,卻沒有勇氣站出來保護哈桑。他背叛了哈桑的信任和友誼。
之后,無法面對自己良心的阿米爾想盡辦法逼走了哈桑。接著戰(zhàn)爭爆發(fā),阿米爾隨父親逃到美國,開始了新的生活,從此與哈桑失去聯系。
多年過去了,阿米爾長大成人,他從加州大學畢業(yè),結了婚,有了自己的事業(yè)和家庭,看起來一切都那么平靜。然而,一天,阿米爾接到了一通從喀布爾打來的電話,電話那端的人告訴他,哈桑死了,他給你留了東西,需要你回去。
2000年的喀布爾,戰(zhàn)亂荒涼。阿米爾輾轉回到飽經戰(zhàn)火摧殘的阿富汗,看到了哈桑死前留給他的信,也知道了一個埋藏多年的驚天秘密——原來,哈桑和阿米爾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而當年阿米爾的父親迫于無奈,不得不對外隱瞞了這一切。
阿米爾的內心受到了無比的煎熬,他意識這一切其實從未過去,而自己也始終無法擺脫對哈桑的歉疚。人生如戲劇一樣輪回反復,不過不同的是,這一次阿米爾選擇了勇敢,因為他知道,是時候為哈桑做些什么了。
為了贖罪,為了哈桑,軟弱的阿米終于鼓起勇氣,冒著生命危險去找暴戾的塔利班組織成員,找回被他們帶走的哈桑的獨子。自責的力量使這樣一個膽小懦弱的人,無視黑洞洞的槍口,直面恐怖組織成員的暴戾與不堪。
終于,阿米爾歷盡千辛萬苦找回了這個孩子,這個要叫自己叔叔的未曾謀面的孩子,這個自己曾虧欠了的兄弟的親兒子。
阿米爾帶著哈桑的兒子回了美國,遠離戰(zhàn)亂。阿米爾給了孩子最好的生活,傾注那些曾虧欠的愛。
影片最后,阿米爾和妻子帶哈桑的孩子去放風箏,遼闊而寧靜的天空,綠得沒有雜質的草地,像小哈桑即將迎來的安寧而愉快的生活。
阿米爾教小哈桑放風箏。風箏飛遠了,阿米爾問他:“你要我為你尋回風箏嗎?”小男孩抿著嘴點了點頭。阿米爾歡快地向前奔跑,用盡力氣對小哈桑喊道:“為你,我愿意千千萬萬次!”一如當年哈桑對阿米爾說的一樣。
電影背后的經典名著
《追風箏的人》是派拉蒙公司于2007年發(fā)行的劇情片。該劇改編自同名小說《追風箏的人》,作者是阿富汗裔美國醫(yī)生卡勒德·胡賽尼。這部電影榮獲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影片講述了發(fā)生在兩個阿富汗少年阿米爾和哈桑身上的,關于友情、人性、忠誠、背叛和救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