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鵬(黑龍江農業(yè)工程職業(yè)學院 哈爾濱 150088)
流通配送中心選址的模型研究
—以生鮮食品為研究對象
■ 李鵬(黑龍江農業(yè)工程職業(yè)學院哈爾濱150088)
內容摘要:本文采用加權馬爾可夫GM (1,1)預測算法對各個區(qū)域的生鮮食品需求量進行預測,確定最佳候選配送中心地址,然后采用構建的配送中心選址模型從運輸成本、固定建設成本、生鮮損耗成本等方面確定最佳選址,最后對該模型進行實例驗證。
關鍵詞:加權馬爾科夫算法流通配送選址生鮮食品
生鮮食品配送中心是進行社會物流組織的重要節(jié)點,其運作模式的主要特點在于它并不是從事生鮮食品生產的社會組織,只是從生鮮食品生產者手中匯集各種生鮮商品資源,然后進行分類和生鮮產品配送的集約化活動,進而實現物流活動的規(guī)模經濟性,實現降低生鮮食品物流成本的目的。因此,受生鮮商品資源分布、市場需求以及運輸等因素的影響,如果生鮮食品選址規(guī)劃在同一區(qū)域內的各個地點,不同的布局方案可能會導致整個物流系統(tǒng)的運作成本產生很大的差異。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實現更高的社會效益,是進行生鮮物流中心索要考慮的中心問題。在進行生鮮物流中心選址的過程中,物流中心選址應該以費用較低、服務較好、輻射區(qū)域大以及社會效益高作為主要目標。其中費用低指的是尋求物流中心,包括建設費用和經營費用在內的總費用最低;服務好指的是物流中心選擇的地址應該保證生鮮食品能夠及時、完好地送達給用戶;輻射強以及社會效益高是指生鮮物流中心的選址應該要從整個區(qū)域的物流大系統(tǒng)出發(fā),使生鮮物流中心的地域分布與區(qū)域物流資源和需求分布相互適應,適應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實際情況。
表3 相關系數及馬爾可夫鏈權重計算結果
表5 生產基地和候選配送中心之間的單位運費及生鮮損耗系數
電商在進行生鮮流通配送中心選址時,必須要能夠覆蓋全部的市場需求點,并要綜合考慮生鮮流通配送中心的固定建設成本、物流運營的管理成本、生鮮損耗成本以及運輸成本等綜合起來最小。
(一)模型基本假設
假設首先確定了生鮮配送中心的候選區(qū)域,在該區(qū)域內具體進行配送中心選址;假設市場每一個需求點的需求量是已知的,并且也只由一個候選配送中心為其提供生鮮商品配送服務;假設生鮮產品的運送費用已知,并且配送點和配送中心的運輸費用和兩者之間的距離成正比關系,且運費已知;假設已知的各候選配送中心的固定建設費用和運營管理費用。
(二)模型建立
其中式(1)代表模型的成本優(yōu)化目標,目標函數由固定建設成本、運營管理成本、生鮮損耗成本和運輸成本組成;其中 0 <β<1, 表示配送中心的規(guī)模越小, 單位成本越大。公式(1)中,I代表生鮮產品需求點個數集合;J代表候選配送中心集合;K代表生鮮農產品生產基地集合;Ij代表候選配送中心j能覆蓋的全部需求點集合;Xji代表0,1變量。Xji=1代表候選配送中心j為需求點i配送;反之,則代表候選配送中心j不為需求點i提供配送服務;Yj代表0,1變量。Yj=1代表候選配送中心j被選中建立;否則代表候選配送中心j未被選中建立;qi代表需求點i的年需求量;Aj代表候選生鮮產品配送中心j的固定費用,可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物流設備購置等固定建設費用,員工薪資、能耗等固定管理費用;Vj代表第j個配送中心的變動成本系數;λkj代表從生產基地k到候選配送中心j的單位運費;λji代表從候選配送中心j到需求點i的單位運費;lkj代表候選生鮮產品選配送中心j與生產基地k的運輸距離;lji代表需求點i與候選生鮮產品配送中心j的運輸距離;wkj代表生產基地k與候選配送中心j之間的配送量;wji代表候選配送中心j與需求點i之間的配送量;p代表生鮮農產品的市場價格;αkj代表生產基地k到候選配送中心j的生鮮度損耗系數,且αkj∈[0,1];αji代表候選配送中心j到需求點i的生鮮度損耗系數,且αji∈[0,1]。
公式(2)保證各需求點只能由一個候選配送中心配送;公式(3)表示只有當候選配送中心被選中才能為需求點提供配送服務;公式(4)-公式(7)代表如果候選配送中心未被選中,則不能為任何需求點提供配送服務,且生產基地也不能向該配送中心供貨;公式(8)、公式(9)代表供求約束:公式(10)、公式(11)代表決策變量約束。
表1 每個區(qū)的年銷售量統(tǒng)計
表2 模型計算結果與實際結果分析
表4 候選配送中心與各個區(qū)域之間的單位運費(元/km·t)
表6 候選配送中心和需求點之間的生鮮度損耗系數
某一生鮮電子商務企業(yè)在特定的區(qū)域范圍之內,建設流通配送中心向該地區(qū)市場提供生鮮產品。將該地區(qū)具體劃分為10個區(qū),通過建設一個生鮮流通配送中心向這個區(qū)域的配送站配送生鮮商品,送貨上門。文中在研究時,選取2012-2014三年各個區(qū)銷售的平均值作為原始數據,以半年為一個時間序列(見表1)。
得到初始數列:
X(0)=(x(0)(1),x(0)(2),…,x(0)(10))={118.3 6,123.53,129.56,137.45,126.67,150.16,1 33.15,147.23,140.16,127.33}
本文通過公式計算,得到銷售量序列時間相應序列,即
再由公式(1)計算相對誤差,擬合結果及相對誤差見表2。
狀態(tài)1:高估狀態(tài)(4<δ<15);狀態(tài)2:較高估狀態(tài)(1<δ<4);狀態(tài)3:正常狀態(tài)(-1<δ<1);狀態(tài)4:較低估狀態(tài)(-4<δ<-1);狀態(tài)5:低估狀態(tài)(-10<δ<-4)。則可知1-10區(qū)的時間序列狀態(tài)分別為:3、4、3、2、1、3、1、4、2、2。根據公式(2)和公式(3)計算相對誤差序列各階自相關系數rK和權重wK,計算結果見表3。
通過上述計算,得到馬爾可夫鏈的轉移概率矩陣p如下:
經過修正最終得到預測結果,10個區(qū)的生鮮果蔬的需求量分別是:1區(qū)需求量為180.4噸;2區(qū)需求量為123.5噸;3區(qū)需求量為128.1噸;4區(qū)的需求量為163.7噸;5區(qū)的需求量為178.9噸;6區(qū)的需求量是159.4噸;7區(qū)的需求量是125.3噸;8區(qū)的需求量是166.6噸;9區(qū)的需求量是121.2噸;10區(qū)的需求量是124.7噸。
采用專家打分法根據上述分析結果確定3個候選配送中心,生產基地位置坐標(km)[580,80],J1[265,212],J2[283,207],J3[453,228]。該候選配送中心與生產基地及各需求點的相關數據如表4-表6所示。
候選配送中心建設以及運營費用,其中J1候選配送中心的建設費用為111萬元,生鮮食品的每噸運營費用為95元;J2候選配送中心的建設費用總計為146萬元,用于每噸生鮮食品的運營費用為123元;J3候選配送中心的總建設費用是125萬元,生鮮食品每噸的運營費用為104元。最后,利用Lingo軟件求解該混合整數規(guī)劃模型,其配送中心的選址為J1,總成本為661.9萬元。
“互聯(lián)網+”是我國“十三五”時期的發(fā)展方向,是充滿前瞻的中國戰(zhàn)略。政府、市場主體和網民,都需各盡其分,讓信息革命的生產力牽引中國成為網絡經濟強國,從而充分發(fā)揮電商在我國經濟建設以及服務人民中的重要作用。網絡信息技術的進步催生我國電商的迅猛發(fā)展,以此為背景我國生鮮電商迎來了重要的發(fā)展機遇期。從申銀萬國證券報告預測來看,2016年我國生鮮電商的增速可以達到75%,2016年的生鮮電商的銷售額也將達到911億元,但是,與此相對應的是在整個市場中盈利的生鮮電商卻是寥寥無幾,這與我國當前生鮮電商物流選址有著十分緊密的關聯(lián)。在我國生鮮物流發(fā)展的過程中,網購生鮮損耗率高已經嚴重影響到企業(yè)的盈利以及用戶的體驗,究其原因,流通配送是最大的短板,我國的電商生鮮食品供應鏈體系發(fā)展的還不夠健全。本文對電商生鮮流通配送選址問題進行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通過對生鮮食品配送中心選址問題的研究,發(fā)現以往的研究很少考慮生鮮食品的市場需求情況。本文在該背景下采用了灰色—馬爾可夫模型進行需求點的需求預測,并通過檢驗證明了該模型的合理性。
第二,本文在理論分析和實踐研究的基礎上,根據生鮮商品配送中心選址中存在的特點,在構建生鮮食品配送中心選址數學模型時,引入新鮮度作為選址的一個影響變量,利用Lingo軟件求解,得到最優(yōu)選址結果。
參考文獻:
1.李夢尋,李志.新鮮度條件下生鮮食品配送中心選址模型研究[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3,30(4)
2.郭睿.M集團生鮮食品配送中心的選址問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
3.楊華龍,劉金霞,鄭斌.灰色預測GM(11)模型的改進與應用[J].數學的教學實踐與認識,2011,41(23)
4.楊皓翔,梁川,崔寧博.基于加權灰色—馬爾科夫鏈模型的城市需水預測[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5,32(7)
5.趙玲,許宏科.基于灰色加權馬爾可夫:SCGM(1,1)c的交通事故預測[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2,48(31)
6.謝道文,施式亮.基于云理論與馬爾科夫模型的礦井用水量預測[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3(6)
7.仲遠見,李靖,王龍.改進馬爾科夫鏈降雨量預測模型的應用[J].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3(4)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