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沈彥
?
見碼就掃要小心 隨意連WIFI隱患多
文 沈彥
2015年6月,第二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中央網信辦等十部門日前首次發(fā)布了《我國公眾網絡安全意識調查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當前我國公眾網絡安全意識不強,網絡安全知識和技能急需提升,83.48%的網民網上支付行為存在安全隱患。
微信密碼、郵箱密碼、支付寶密碼……昨天上午,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100名使用智能手機的市民發(fā)現,有超過70%的市民手機上有5個以上需要密碼才能登錄的手機軟件,而超過60%的市民表示這些軟件都使用一個密碼?!懊艽a多了也不好記,再說現在網絡支付還需要驗證碼,我覺得應該是安全的?!笔忻裥±畹脑挻砹嗽S多人的觀點。除了使用同一密碼外,不常更換密碼也是手機安全的一大隱患。
《報告》中顯示,定期更換密碼的被調查網民僅占18.36%,遇到問題才更換密碼的占64.59%,甚至有17.05%的被調查網民從不更換密碼。而60歲以上的網民中,從不更換密碼的比例最高,占到85.49%。
這些問題會帶來怎樣的安全隱患?“密碼和口令就像手里拿著的門鑰匙,誰有這個鑰匙,就能進這個大門。”中國信息安全認證中心副主任說,如果口令、密碼保護不好,個人的財產信息、社交活動、隱私都可能受到影響。360網絡安全專家告訴記者,使用相同密碼很容易遭到“撞庫”攻擊。所謂“撞庫”是指黑客通過收集網絡上已泄露的用戶名及密碼信息,生成對應的“字典表”,到其他網站嘗試批量登錄,得到一批可以登錄的用戶賬號及密碼。如果多個賬號使用相同的密碼,一旦其中有一個賬號密碼泄露,其它所有賬號都面臨危險?!岸绦膨炞C碼能夠加強交易的安全性,但對用戶來說,還要確保手機本身是安全的。因為手機如果被植入木馬,短信驗證碼同樣會被木馬截取?!?/p>
除了密碼安全系數低外,服務商提供的用戶協議,也可能讓消費者吃悶虧。一些網民在網站注冊或安裝軟件時,不認真閱讀用戶協議,盲目選擇“同意”。這種做法有可能讓你的個人信息泄露,使你遭受電話騷擾、經濟甚至名譽損失。
《報告》同時顯示,并非學歷越高就越不容易被騙。在所有學歷的被調查網民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的網民對用戶協議“看也沒用,直接同意”的比例高達54.83%,這個比例,甚至比大?;虮究票徽{查網民還要高出9.44%。
記者采訪中,游戲達人吳先生就遇上了網絡糾紛。他在一款大型網游中投入了3萬元購買虛擬財富,經常幫新玩的網友制造裝備賺取虛擬財富。但讓他想不到的是,就因為喊了一句要和網友賭球賽輸贏的玩笑話,他的網游賬號被運營商“封號”了。當他聯系工商部門投訴時,商家拿出了他當時簽署的《玩家守則》,然后以吳先生言行不當的理由沒收了他全部虛擬財產。對此,中國信息安全認證中心副主任陳曉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用戶協議是有法律效應的,簽署之前一定要仔細閱讀。
在記者采訪100名市民后發(fā)現,有54%的人表示到了餐廳、商場等公共場所,會詢問免費WIFI密碼。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免費的 “網絡餐”安全性低,很容易導致個人信息的泄露。此次調查顯示,被調查網民隨意連接公共免費WIFI的比例高達80.21%。其中,連接WIFI瀏覽網頁和使用即時通信工具的,占到45.29%;女性被調查者的比例(50.75%),比男性要高出9.43%。更為危險的是,《報告》顯示,一些人會使用無密碼WIFI進行網上支付,他們占到被調查網民的38.96%。
對于免費的公共WIFI,360網絡安全專家認為存在三大隱患。首先,在未知的網絡環(huán)境中,可能存在嗅探者,將上網賬號、密碼等信息拿走;其次,在未知的網絡環(huán)境中,可能存在ARP攻擊(中間人攻擊),導致文件、照片等私密數據被竊??;第三,在未知的網絡環(huán)境中,可能存在惡意DNS,迫使上網者連接釣魚網站,網銀被盜刷等。如果不能確定WIFI安全性,專家建議消費者還是不要輕易連接。
逛街時,家長掃掃商家二維碼,就能為孩子要一個氣球;證券開戶時,股民掃掃二維碼就能獲得分析軟件的使用權益;買房時,消費者掃掃二維碼就能獲得特別優(yōu)惠……記者調查發(fā)現,許多市民對于掃二維碼贏得優(yōu)惠并不排斥?!按蟛涣藪咄旰髣h掉就行?!笔忻裥↑S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報告》稱,當遇到廣告宣傳中有二維碼時,“從來不掃,認為不安全”的被調查網民僅占16.73%?!敖洺?,不考慮是否安全”的占36.96%,另有46.31%的人“偶爾掃,擔心不安全,但不知道怎么確認安全”。
網絡專家表示,一些木馬和釣魚網站被不法分子制作成二維碼傳播,如果掃描了惡意的二維碼,手機被植入木馬后,支付驗證短信會被木馬截取,造成財產損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主任助理建議消費者在掃二維碼前,要仔細辨別是否來自正規(guī)渠道。
鏈接:《我國公眾網絡安全意識調查報告(2015)》發(fā)布
超八成網民網上支付行為存在安全隱患
2015年6月,第二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工信部電子科技情報研究所發(fā)布了《我國公眾網絡安全意識調查報告(2015)》。報告指出,當前我國公眾網絡安全意識不強,網絡安全知識和技能急需提升,83.48%的網民網上支付行為存在安全隱患。
報告指出,定期更換密碼對于保障個人賬戶安全、防止個人隱私泄露具有重要意義。但此次調查中,定期更換密碼的被調查者僅占18.36%,而遇到問題才更換密碼的被調查者只有64.59%,有17.05%的被調查者從來不更換密碼,更有10.88%的被調查者仍在使用“123456”或“abcabc”等簡單數字或字母作為密碼。
值得關注的是,多賬戶使用同一密碼更容易受到黑客攻擊。但報告顯示,我國多賬戶使用同一密碼的問題非常突出,75.93%的被調查者存在這一問題,而青少年多賬戶使用同一密碼的情況更為嚴重,比例高達82.39%。
數據顯示,83.48%的網民網上支付行為存在安全隱患,其中,42.55%的網民使用公共計算機網絡支付后沒消除上網痕跡,38.96%的網民使用無密碼Wifi進行網絡支付。報告還指出,公共免費Wifi安全性低,容易導致個人信息泄露。但報告顯示,被調查者中隨意使用公共免費Wifi的比例高達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