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建華
?
變流器晶閘管故障分析及處理方法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建華
本文以大功率變流傳動系統(tǒng)為對象,通過分析變流器運行過程中的工作狀態(tài),總結變流器發(fā)生故障的原因,針對晶閘管出現(xiàn)故障的原因確定其相應地處理方法。通過實際操作實驗驗證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變流器晶閘管;故障分析;處理方法
礦井提升機電控系統(tǒng)是保證礦井安全生產工作的關鍵設備,電控系統(tǒng)的安全可靠運行決定了礦井生產工作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大功率變流器是礦井提升機電控系統(tǒng)的核心組成部分,變流器是否安全可靠運行關系到整個電控系統(tǒng)能否正常穩(wěn)定的工作。晶閘管是變流器的核心工作元件,變流器故障往往都是由晶閘管故障所引起,因此,對晶閘管故障狀態(tài)進行跟蹤分析,并尋找合適的處理方法,可以快速的對變流器工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故障進行快速響應,甚至對晶閘管潛在的故障進行可靠的診斷,從而保證了大功率變流器的安全可靠運行,進而實現(xiàn)了提升機電控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
2.1晶閘管故障分析
晶閘管故障可以從兩方面判斷:
(1)燒斷熔斷器熔斷器被燒斷說明有非常大的電流,產生大電流可能有以下原因:
1)晶閘管故障(陽極和陰極短路)導致模塊內部進線側相間短路。
2)4-Q 變流器中的環(huán)流(而不是晶閘管故障)導致模塊內部進線側相間短路。
3)直流輸出端沒有足夠的阻抗而短路。
4)逆變顛覆(動態(tài)制動,直流側有大電流高 EMF,同時交流輸入電壓低)。
(2)波形監(jiān)視器
波形監(jiān)視器顯示直流輸出的波形脈動程度遠遠大于正常波形。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通常是一個晶閘管不工作,從而導致波形出現(xiàn)低谷。
由于電流環(huán)的控制作用,會迫使其他的晶閘管出現(xiàn)一定的過載來補充電流的低谷,從而保持恒定的平均電流。當導通角a≤90°時,這種補償會導致波形監(jiān)視故障。在制動或逆變狀態(tài)時,通常會導致燒斷熔斷器。
導致晶閘管無電流的原因有:
(1)六個晶閘管中其中的一個和熔斷器連接分斷。如果3 個外部交流輸入熔斷器中有一個燒斷,變流器將引缺相而立刻停止工作。
(2)晶閘管沒有收到觸發(fā)脈沖。
(3)電流控制器可能與直流負載完全不匹配。
(4)交流電網(wǎng)供電導致錯誤信息,此時不對稱相位角偏移,相電壓不平衡或功率補償器和濾波器都可能是導致錯誤的原因。
2.2晶閘管故障定位
變流器中的熔斷器燒斷,極有可能是有晶閘管故障引起的。為進一步定位故障并進行相應地處理,應根據(jù)不同結構的模塊采用兩種方法進行故障原因判定。
(1)變流器D1~D4 (20~1000 A)
1)變流器必須和主電斷開。
2)直流輸出至少一端必須和電機斷開。
3)用歐姆表測量交流輸入端和直流輸出端( U1 至 C1, V1 至C1, W1至 C1, U1 至 D1, V1 至 D1 還有 W1 至 D1):
正常情況下,每次測量的阻值都應大于1k,如果其中一路的阻值小于1k,說明這一路上的晶閘管故障。 如果變流器是半控的,則每個晶閘管模塊包含兩個反并聯(lián)的晶閘管。這種情況下只需知道是哪對晶閘管故障就可以了,因為必須將反并聯(lián)的晶閘管同時更換。更換完晶閘管后,還要按照前面說的再測量一次,確保所有故障晶閘管都找到了。
注意 :阻容吸收電路可能會導致測量剛開始時的阻值短時間為0。如果測量的阻值小于 1,應將兩個表筆交換位置,反向再測量一次。如果結果相同,一定是這個支路上的晶閘管發(fā)生故障,需要更換。
(2)變流器 D5、D6和D7 (900~5200 A)
這些變流器模塊內部的功率部分裝有熔斷器。
變流器必須和主電斷開。
●熔斷器燒斷
(1)當一個熔斷器燒斷,它所在的一路上的有故障的晶閘管或反并聯(lián)的晶閘管已經(jīng)和其它的晶閘管斷開了。
(2)當晶閘管沒有被拆下時,先要按照前面說的測量電阻。
(3)4-Q 變流器中還要進一步判斷是正向還是反向晶閘管需要更換。
(4)更換完晶閘管后,還要按照前面說的再測量一次,確保所有故障晶閘管都找到了。
注意:如果電機沒有和變流器斷開,測量結果可能有誤。
●波形監(jiān)視器
如果波形監(jiān)視器故障,原因和前面的一樣:
(1)根據(jù)前面的測量判斷熔斷器和晶閘管是否正常。
(2)如果功率部分器件看起來正常,而一個或多個晶閘管沒有電流通過,就需要檢查脈沖觸發(fā)器和晶閘管門極之間是否正常工作;具體要檢查:
1)脈沖放大器輸入側是否有信號
2)脈沖放大器輸出側是否有信號
3)脈沖是否發(fā)送到門極以及連接是否有問題
4)觸發(fā)脈沖是否將晶閘管導通以及是否所有測量位置的脈沖形狀都相同
(3)檢查電流控制器的設定。
(4)同時測量并記錄3相交流電源的線電壓和電流。
3.1故障晶閘管初步定位
通過正反向分別測量 U1, V1, W1和C1, D1間的電阻來找到故障支路(如圖1所示):
圖1 大功率變流器電路拓撲結構圖
3.2故障晶閘管拆除前準備
(1)在直流銅排和散熱器之間插入一小片絕緣物,如一張紙或塑料片。
(2)正反向測量直流銅排和散熱器之間的阻值。
(3)再測量絕緣的散熱器和與熔斷器相連的散熱器之間的電阻。
(4)根據(jù)測量結果判斷兩次測量點之間的晶閘管,哪個需要更換。
3.3拆除故障晶閘管
(1)拆除直流和交流母排的螺栓;拆除快熔,如果損壞的晶閘管被快熔遮擋;
(2)松開背板固定螺絲,保證背板能上下移動;
(3)記下將要拆除的晶閘管的方向和位置,標記好觸發(fā)線;
(4)拆除觸發(fā)線;
(5)松開模塊頂部的緊固螺釘;
(6)用拆除專用工具將故障晶閘管上下側的散熱器撐開;
(7)拆除晶閘管。
圖2 晶閘管安裝布置圖
3.4安裝新的晶閘管
(1)確定新的器件的型號正確。保持半導體器件和工作臺清潔,如果需要,用軟紙沾有機溶劑擦拭。
(2)使用柔軟浸有有機溶劑的紙擦干凈半導體的接觸面,并晾干。然后再接觸面上薄薄的涂抹一層導熱硅脂。
(3)使用柔軟浸有有機溶劑的紙擦干凈將要和半導體接觸的表面(散熱器,AC和DC銅排),并晾干。注意不要用力擦拭,以免造成劃痕。
(4)將晶閘管放到將要安裝的位置。轉動晶閘管,使觸發(fā)線轉向正確的方向。
(5)插上觸發(fā)信號線。
(6)用手緊固螺釘,直到螺帽接觸到模塊。
(7)用套筒扳手緊固螺釘,一次緊半圈,直到指示彈簧指示合適的力矩。
(8)測量阻值確認晶閘管完好。
(9)重新安裝 DC / AC 銅排,熔斷器和其他零件。
(10)測量 U1, V1, W1 和 C1, D1端的電阻,確認功率部件完好。晶閘管的具體布置方法參考圖2所示。
本文以大功率變流傳動系統(tǒng)為對象,重點分析了變流器故障發(fā)生的原因,詳細分析了晶閘管故障產生的原因及其對變流器正常工作的影響。通過分析晶閘管發(fā)生故障時所產生的現(xiàn)象,總結晶閘管發(fā)生故障的原因,針對晶閘管出現(xiàn)故障的原因確定其相應地處理方法。最后通過實際操作實驗驗證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J.Rodriguez,J.S.Lai,F(xiàn).Z.Peng.Multilevel inverters:A survey of topologies,controls,and applications[J].IEEE Trans.Ind.Electron.2002:49(4):724-738.
[2]TolbertLM,Pang F Z,Habeleler T G.Multilevel converters for large electric drivers[J].IEEE Transion Ind Appl,1999,35(1):36-43.
[3]To lbert L,Habet ler T G Novel Multilevel Inverter Carrier.based PWM Method[J].IEEE Trans,1999,35(5):1098-1107.
[4]徐德鴻,程肇基.電力電子電路故障診斷的新方法——沃爾什分析法[J].電工技術學報,1993.
[5]崔博文.基于傅里葉變換的逆變器故障檢測新方法[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0(7):41-47.
李建華(1978—),男,內蒙古人,工學學士,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