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白云蒼狗
呼倫貝爾,天邊的幸福
文_白云蒼狗
我在呼倫貝爾度過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那一年冬天,他跨越3000公里、60℃的溫差,把我從深圳豪邁地“掠”走。他帶著我坐了26個小時的火車到了北京,在北京逗留一夜,第二天乘最早的一班車,又坐了28個小時?;疖囘M入呼倫貝爾境內(nèi),又在鋪天蓋地的雪原走了5個小時,才到達市府所在地海拉爾,這還只是呼倫貝爾的腹地,遠沒有穿越全境。
那一年我26歲,領(lǐng)悟到坐火車才能體會祖國的遼闊。
我從呼倫貝爾寄了一張明信片給廣州的表姐,她嚇了一大跳,以為我要“出口”了。是的,呼倫貝爾市,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下轄的地級市,以境內(nèi)的呼倫湖和貝爾湖得名,在中國地圖上雄雞頭的位置,與俄羅斯和蒙古國接壤,總面積為26.3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面積之和。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草原”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就在這里。
時至今日,我依舊能感受到當初要奔赴呼倫貝爾大草原時內(nèi)心的澎湃和激情。沒有機會生在山里,沒有機會長在海邊,可總算有機會來到草原,哪怕為此,斬斷滾滾紅塵。
我們住在半山腰,爬上一個圓潤的山坡,就是一望無垠的大草原。那里的天藍得好像幕布,我們在草原上撒開腳丫子瘋跑,頭頂?shù)脑贫渥兓弥煌男螤罘瓭L著追逐,跑累了,我們就四仰八叉地倒在草原上,看頭頂?shù)脑贫淠魏尾涣宋覀?,自顧自盤踞著或者飄遠。
身邊的小草微微地搖晃,漫山遍野的小花用力地綻放,眼角的余光看著一只小蟲爬到我臉旁邊的小草上張望,我們屏住呼吸,然后突然放聲歌唱,不遠處剛露出腦袋的土撥鼠嚇得嗖的一聲縮回去,沒幾秒,從遠處的洞里連跑帶逃地消失在我的視線外。
他溫柔地微笑,陶醉于我長發(fā)的清香,輕輕吻我的臉龐。周圍的牛羊安靜地吃草,偶爾有一只“山羊猴子”看到我們親熱,就會調(diào)皮地扮個鬼臉,蹦跳著去綿羊那邊。山羊活潑好動,橫沖直撞,牧民喊它們“山羊猴子”,而綿羊就是笨羊。一群笨羊中總會養(yǎng)上幾只活寶般的“山羊猴子”,溫柔的綿羊總是讓著它們,不嗔也不惱。
他家的那片草原上,常常能看見一位老人優(yōu)哉游哉地漫步,和他的羊一起。
夏天是呼倫貝爾最熱鬧的季節(jié),無數(shù)的游客從四面八方涌來,如潮水,如颶風。他們留在草原上的礦泉水瓶子和塑料袋有時會被草原的風卷起,掛在牧場的鐵絲網(wǎng)上,遠遠看去,好似旌旗。
老人就帶著他的羊和一個袋子,羊吃草,他撿礦泉水瓶子和塑料袋,瓶子賣掉換鹽和米,塑料袋就送到垃圾場。那只羊偶爾想吃塑料袋,如果老人看見,就用樹枝打一下它的頭,它就走開,繼續(xù)吃草。有時候我們看到老人打羊,羊吐下舌頭走開時,覺得特別溫馨。
有一個冬天的夜晚,暴風雪,鄰居被一陣奇怪的敲門聲驚醒,提心吊膽地開了門,居然看見老人的羊。它跪在門口,瑟瑟發(fā)抖,鄰居們拖也拖了,打也打了,它撲閃著無辜的眼睛,就是不進屋。
后來,鄰居冒著雪走出家門,羊飛快地走在前面,大家才若有所悟。那夜,老人喝多了,倒在雪地里,鄰居到的時候老人都快凍壞了,他們趕緊把老人攙扶進蒙古包里,那笨羊抖干凈雪挨著老人臥下,朝著老人的臉龐大口大口地喘息,升騰起熱氣來。
后來我們才知道,老人的孩子都去了城里,前些年,老伴沒了,老人就獨自生活。孩子說不讓老人再受放牧的苦,可老人終究還是執(zhí)拗地帶著他的羊,回到了草原。
老人常常念叨,羊就和他的孩子一樣。
不同的是,他的孩子給他錢,他的羊陪伴他度過晚年。
我有一位矯情的女記者朋友,有一年捏著鼻子來呼倫貝爾采風。之所以這樣形容她,是因為她上飛機之前反復交代:“我這個人,一輩子聞不得羊肉膻味,最好活羊都不要讓我看見,我餓死都不吃一口羊肉,而且,我不喝酒,你是知道的!”
我?guī)ゲ菰钐幍拿晒抛迥撩窦依镒隹?。那是傍晚,老鄉(xiāng)們黑紅的臉蛋上洋溢著靦腆的笑容,對于一撥兒從遙遠的大都市來的能言善辯的漢族朋友,平時說著蒙古語的他們木訥得幾乎只會傻笑了。
但是他們招待起遠方的客人完全不含糊。走到羊群邊,抓住一只肥羊,用很短的時間大卸八塊,還灌了血腸,架起柴火,支起一口大鍋,把清水倒進去,大塊的羊肉下鍋,湯開肉爛,撈出肉來放在大盤子里端進蒙古包,這就是原汁原味、久負盛名的“手把肉”。
煮熟的血腸、心、肝、肚放在另外一個大盤子里,旁邊有幾碟蘸醬,分別是鹽、野韭菜花醬、辣椒醬、麻醬。呼倫貝爾盛產(chǎn)野韭菜,加鹽做成野韭菜花醬,吃手把肉的時候蘸上一點兒,不僅羊肉膻味全無,韭菜的鮮香之氣、花朵沁人心脾的芬芳加上醬汁的咸香飽滿,入口令人神清氣爽,非常滿足、暢快。
蒙古包里的大鍋抹上黃油,撒入牛肉干、炒米、奶皮子,放上磚茶,倒入醇香濃郁的鮮牛奶,用勺子輕輕地攪拌幾次,奶茶的香味就彌漫開來。
主人在每位客人席前放一把小刀,用來吃肉。放肉的盤子里有一塊特殊的肉,是羊肩,也被稱為“團結(jié)肉”,象征著團結(jié)、友愛和興旺,在座的賓客都要吃上一塊。
擺上蒙古族人愛吃的果子點心、乳酪酸奶,配上當?shù)厥a(chǎn)的野生藍莓醬,端來草原上的烈酒或者馬奶酒,哈達一獻,酒杯一端,點心一吃,奶茶一喝,手把肉一抓,蒙古族老鄉(xiāng)悠長深情的歌聲就會婉轉(zhuǎn)地響起,奔放熱烈的舞蹈就會歡快地跳起。
蒙古族的酒文化非常具有民族特色,敬酒歌接近尾聲時,敬酒者就會低頭、彎腰,雙手把斟滿美酒的銀碗舉過頭頂,向客人敬酒。一般會連敬三杯:第一杯感謝上蒼恩賜我們光明,第二杯感謝大地賦予我們福祿,第三杯祝福人間吉祥永存。
試想一下,在一望無垠的大草原深處,蒙古包的炊煙裊裊升起,奶香、肉香一陣陣直往人的心脾里鉆,歌聲令人動容,美酒讓人陶醉,大家頭頂同一片藍天,腳踏同一片草原,蒼茫大地的遼闊和個人滄海一粟的渺小,人與人之間的親密無間,無不讓人心中豪邁頓生,豁達之感瞬間引爆。
那天,我那位號稱不喝酒、聞不得羊肉味的女記者朋友,喝得滿臉通紅,抱著大塊的羊肉和骨頭吃得頭都不抬,隨行的攝影師被嚇到了,捧著“大炮筒”拍了好幾組她饕餮美食的鏡頭。從此,她逢人必說,呼倫貝爾的羊肉真好吃啊……她就這樣被呼倫貝爾征服。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牛奶棒極了。我剛嫁過去時,得知鄰居家養(yǎng)牛,便每日訂兩斤奶,早上一斤晚上一斤,那牛奶熬到溫熱時便會結(jié)一層厚厚的奶皮子,用筷子輕輕地挑下來迅速吃掉,很快就會結(jié)第二層。奶皮子我百吃不厭,然后喝上一口牛奶,醇香得令人欣喜,好像母乳一般純凈又醇厚。
一個新婚的小媳婦,每天喝著原生態(tài)的牛奶,在草原上曬太陽,看云彩,身旁有俊俏的草原小伙兒盈盈地對著她笑,隔三岔五吃肉喝酒,唱歌跳舞,在云彩下奔跑,在夕陽中漫步,在月下卿卿我我。體驗了生命中從未有過的純凈與單純,心中的瑣碎與糾結(jié)在茫茫草原中豁然開朗。
喝了一年牛奶,昔日南方的同事來探望我,驚呼:“天啊,你居然長個兒了!”是的,我喝了一年呼倫貝爾的牛奶,居然長了兩厘米。
如果你愛喝酒、能吃肉、會吟詩、擅歌舞,那你簡直就是為呼倫貝爾生的。如果上述你都不會,那你到了呼倫貝爾也不會覺得寂寞,這里的每片云彩都夠你端詳,每個湖泊都足以讓你暢想,每片草原都能讓你徜徉,如果這還不夠,那你只要交往幾位這片土地上愛撒歡奔跑、愛講故事的朋友,那你的世界就會瞬間被顛覆。
呼倫貝爾究竟有多美,究竟有多好,我最后用一句話來概括:離開呼倫貝爾,我一不再抬頭看天,二不再喝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