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娟
(青海第三路橋建設有限公司青海西寧810008)
道路工程施工過程控制
■張淑娟
(青海第三路橋建設有限公司青海西寧810008)
在正式拌制瀝青混合料之前,必須先調試好油面工程有關的全部試驗儀器和機械設備,配備足夠數(shù)量的熟練試驗人員、技術人員,然后提交申請鋪筑試驗段的報告。
材料準備 配合比設計 試驗段 運輸 攤鋪
綠草山至大柴旦A標采用了廠拌法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工藝。其路面由面層、基層、底基層組成。面層分:上面層與下面層。其材料有瀝青、粗細集料等?;鶎訛?%水泥穩(wěn)定砂礫;底基層為3%水泥穩(wěn)定砂礫。
瀝青路面使用的各種材料運至現(xiàn)場后,必須取樣進行質量檢驗,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應商提供的檢測報告或商檢報告代替現(xiàn)場檢測。集料粒徑規(guī)格以方孔篩為準,不同料源、品種、規(guī)格的集料不得混雜堆放。
粗集料:路面粗集料應潔凈、干燥、表面粗糙,其質量應符合圖紙、《招標文件(技術規(guī)范)》和《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F40~2004)中的有關要求。細集料:路面細集料潔凈、干燥、表面無雜質,并有適當?shù)念w粒級配,其質量應符合圖紙、《招標文件(技術規(guī)范)》和《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F40~2004)中的有關質量要求。填料:瀝青混合料的礦粉必須是石灰?guī)r或巖漿巖中的強基性巖石等憎水性石料經磨細得到礦粉。瀝青:使用的瀝青材料為道路石油瀝青。道路瀝青的質量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F40~2004)中的有關質量要求及設計文件要求。
配合比設計對路面使用性能、材料用量及工程造價有很大影響,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將配合比設計按照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三步驟完成。
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用工程實際使用的材料計算各種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的礦料級配,進行馬歇爾試驗,確定最佳瀝青用量。以此礦料級配及瀝青用量作為目標配合比,供拌和機確定的各冷料倉的供料比例、進料速度及試拌使用。
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間歇式拌和機必須從二次篩分后進入各熱料倉的材料取樣進行篩分,以確定各熱料倉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機控制室使用。同時反復調整冷料倉進料比例以達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標配合比設計的最佳瀝青用量、最佳瀝青用量±0.3%等三個瀝青用量進行馬歇爾試驗,確定生產配合比的最佳瀝青用量。
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施工28d前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交擬用的瀝青混合料級配、瀝青結合料用量及瀝青混合料穩(wěn)定度、流值、空隙率、動穩(wěn)定度、殘留穩(wěn)定度、滲水系數(shù)等各項技術指標并作出書面詳細說明。在瀝青混合料未被批準之前,不得進行下一步工序。
在正式拌制瀝青混合料之前,必須先調試好油面工程有關的全部試驗儀器和機械設備,配備足夠數(shù)量的熟練試驗人員、技術人員,然后提交申請鋪筑試驗段的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粗、細集料和瀝青各項指標,目標配合比設計結果和生產配合比設計結果,鋪筑面層的各種機械設備的規(guī)格和數(shù)量、人員配備、試驗段的位置,通過試驗段所解決的問題等材料報監(jiān)理工程師審批。
瀝青采用導熱油加熱,其加熱溫度控制在:110#A級石油瀝青150℃~160℃;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控制在:110#A級石油瀝青145℃~155℃;當混合料出廠溫度過高,超過185℃時,已影響瀝青與集料的粘結力,混合料不能使用。施工時采用240t/h以上型間歇式拌和機拌合,每鍋拌合時間宜不小于45s(其中干拌時間不小于5~10s)。拌合料要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粘結成塊或嚴重的粗細料分離現(xiàn)象,所有礦料顆粒應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
瀝青混合料的運輸采用大噸位自卸車,車廂清潔干凈。為防止瀝青與車廂板粘結,車廂側板和底板可涂一層薄層油水(柴油和水的比例可為1:3)混合液,但不得有余液積聚在車廂底部。
瀝青混合料運至攤鋪現(xiàn)場后,由現(xiàn)場施工人員及試驗人員檢查拌和質量及混合料溫度,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不得進行鋪筑。
采用攤鋪寬度不小于7.5米的攤鋪機進行全斷面攤鋪瀝青混合料,此型號的攤鋪機具有自動調節(jié)攤鋪厚度、自動找平的裝置,能加熱熨平板并帶有高強夯密實熨平板裝置。當施工氣溫低于10℃時不宜攤鋪瀝青混合料,如果由于其他原因必須進行攤鋪時,應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混合料拌和溫度,使其滿足規(guī)范要求;運料車必須覆蓋保溫;攤鋪后緊接著碾壓,縮短碾壓長度。
瀝青混合料壓實采用試驗路段所確定的壓實方法進行壓實,壓路機應以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壓路機的適宜碾壓速度以下表為準。初壓在混合料攤鋪后較高溫度(130~145℃)下進行,并不得產生推移、開裂。壓路機從外側向中心碾壓,相鄰碾壓帶要重疊1/3~1/2輪寬,最后碾壓路中心部分,壓完全幅為一遍,當邊緣路面鑲邊帶支擋時,應靠緊支擋。初壓后檢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時及時修整。
壓路機碾壓速度km/h
終壓緊接著在復壓后進行。終壓采用雙驅動振動壓路機,不宜少于兩遍,并無輪跡。壓路機不得在未碾壓成型冷卻的路段上轉向、調頭或停車等候。
8.1橫向施工縫的處理
在施工結束時,攤鋪機在接近端部前的1m處將熨平板稍稍抬起駛離現(xiàn)場,用人工將端部混合料鏟齊后再碾壓。然后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趁尚未冷卻時垂直刨除端部層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此施工時成直角連接。
橫向接縫的碾壓先用雙輪鋼銅式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碾壓時壓路機位于已壓實的混合料層上,伸入新鋪層的寬度為15cm,然后每壓一遍向新鋪混合料移動15~20㎝直至全部在新鋪層上為止,再改變成縱向碾壓。
8.2縱向施工縫處理
在產生縱向施工縫的路段,且不能采用熱接縫時,宜加設擋板或加設切刀切齊,也可在混合料尚未完全冷卻前用鎬刨除邊緣留下毛茬的方式,但不宜再冷卻后采用切割機切齊,鋪筑后半幅前應涂灑少量瀝青,重疊在已鋪層上50~100mm,攤鋪后用人工將攤鋪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鏟走,碾壓時壓路機先在壓實路面上行走,碾壓新鋪層10~15cm。然后壓實新鋪部分,再伸過已壓實路面10~15cm,充分將接縫壓實緊密。
[1]《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 (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 (JTG052~2000).
U41[文獻碼]B
1000~405X(2016)~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