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你們會想象不出,這是一個多么無趣的時代。
但恰恰因為無趣,才時時會有亮點可尋,處處會覺得生活每一眼都是無盡的可愛
有涯之生,無趣不易
西 矜
無趣中尋覓有趣,恰是經(jīng)年后的美好回憶,是歷經(jīng)滄桑后突現(xiàn)眼前的一抹斜陽,微醺。
有趣也許是歐陽修頭上戴的那朵花:“白發(fā)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是蘇東坡被貶時的風(fēng)采:“左牽黃,右擎蒼,老夫聊發(fā)少年狂”;是李清照年少時的“沉醉不知歸路,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周國平感慨:有趣的是,你們會想象不出,這是一個多么無趣的時代。我朝四周看,看見人人都在忙碌,臉上掛著疲憊、貪婪或無奈,眼中沒有興趣的光芒。我看見老人們一臉天真,聚集在公園里做兒童操和跳集體舞,孩子們卻滿臉滄桑,從早到黑被關(guān)在校內(nèi)外的教室里做無窮的功課……是的,我承認,這個世界的確無趣。但人有七情六欲,怎么可能無趣到底?
人生在世,哪一刻不是在自找沒趣?工作久了,那個充滿激情的我不在了;事業(yè)大了,那個善良純真的我不見了;居家久了,那個溫柔賢惠的我被腳步匆忙、脾氣暴躁的我替代了……歲月剝奪的是我的無趣,留下的是一波一波的有趣:或許是平淡日子里的一縷幽香,或許是信息時代里的一封手寫家書,或許就是來自遠方的你的一個長途問候……
王小波說:“一輩子很長,要找個有趣的人在一起?!狈叛弁ィ腥さ娜颂∮?。要把無趣的每天慢慢耗盡,也不易。沒有無趣打底,有趣如何彰顯?因為無趣,所以時時會有亮點可尋,處處會覺得生活每一眼都是無盡的可愛,有趣若成癮,那如何面對偶爾的無趣?
今日種種,看似無趣;回憶處處,皆成有趣。不為無趣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黃明平摘自《甘肅日報》)
讓我們記住兩條英諺:野草只是長錯了地
方的植物。鮮花還是雜草,區(qū)別僅在判斷
鮮花還是雜草
周 瑋
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最開始是蒲公英,然后是金雀花,接著是三葉草、黃油杯,現(xiàn)在竟然輪到黃色鳶尾了!
在此地人眼里,它們都不是花,只是雜草,房前院后的草坪上一旦瞥見它們的身影,必拔之而后快,而且要連跟拔。必要時,找來管子,噴藥,一了百了。
一切,只是因為這些植物的生命力格外旺盛,繁殖力格外強大,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們也可以一夜春風(fēng)起,來日滿庭芳,一分鐘一英里的速度,哪個追得上。更加名貴的花木被侵占了大好生存空間,于是,這些植物的名字都統(tǒng)一為一個:雜草。
越是高尚社區(qū),越不能見到草坪上有蒲公英的黃花和絨球,它們成了下等的代名詞。某日看到一個華人在論壇里無情地批判蒲公英,因為它的存在,自家的庭院不夠清潔美觀,她在鄰居面前都抬不起頭了。
韋氏詞典的定義:雜草,生長在對人類活動不利的場地的植物,特別是那些生命力極強,或阻礙其他有價值的植物的品種。
完全是相對的,有沒有價值,這取決于人類的利益,自然母親可曾對它的子女們劃分等級嗎?
有一個女子,小時候愛極了野地里“安妮王后的花邊”,捧著一大叢沾著泥土的小白花回家,遭到母親的駁斥,“那是雜草!以后別再帶回家!”小小的心靈無法理解,在她毫無偏見的眼中,那明明是美麗的鮮花。一直到三十年后,有一天,她在常去的花店流連,突然看到“安妮王后的花邊”,潔白小花,傘狀花序,內(nèi)里紫色的花蕊,和多年前的那束毫無二致。她抑制不住驚訝地問店員:這如今也是鮮花了嗎?店員笑說:它難道不美嗎?
這個故事的重點在于女子多年后問出的那句話,她已經(jīng)被成人世界洗腦,忘掉雜草原本就是童年的她珍愛的鮮花了,何其可悲。
讓我們記住兩條英諺:
一、野草只是長錯了地方的植物。
二、鮮花還是雜草,區(qū)別僅在判斷。
當然,你也可以說,我不知道鋤草的辛苦,所以才會為它們打抱不平。
但是,我依然堅持,為了你說“它們是雜草”時不容置辯的語氣。
這個國家的第一位浪漫主義大詩人沃爾特·惠特曼終其一生,修改他那本叫做《草葉集》的詩歌。我知道,他深愛著春天里的第一朵蒲公英,有詩為證:
第一朵蒲公英
純樸,清新,美麗,在冬日將盡時出現(xiàn),
仿佛這世界從未有過做作的時尚、交易和政治,
從蔭蔽草叢中的燦爛角落探出頭來——天真,金黃,寧靜如黎明,
春天的第一朵蒲公英露出它深信的臉。
(摘自《怎樣看到鹿》,商務(wù)印書館)
曾幾何時,這種簡單的幸福在人生的歷煉中
被我們冰封。閱歷讓我們忘記了生活的初衷
你的筷子好溫暖啊
張曉風(fēng)
一個寒冷的下午,窗外飄著小雨,厚重的云壓得天空昏沉沉的,更加突顯了屋內(nèi)日光燈的明亮。到家已經(jīng)很晚了,獨自一個人吃“午”餐。
女兒已經(jīng)吃過了,但是看見我吃,也高興的湊過來,要我夾一塊豆腐給她。我夾給她。
“太好了!”她高興的跳了起來,“媽媽,你的筷子好溫暖啊!”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也許因為冷,菜燉得滾燙,筷子也就暖和了。但是對于一雙筷子的溫度竟表示那樣由衷的愉快,這種驚天動地的歡呼,卻是我所不曾體會的。
世人只會贊美佳釀,贊美豐盛的宴席,贊美那些足以稱為偉大的東西,但一個3歲的小女孩卻懂得享受一點點筷子尖端的溫度,在一個寒冷的下午。
我們曾經(jīng)錯過了多少美好的事物!我們使自己失去了多少驚訝的歡樂!我們是被我們自己的聰明弄得愚鈍了。
(北方摘自《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