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思武
(茂名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廣東 茂名 525200)
?
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綜合訓練的臨床效果分析
邱思武
(茂名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廣東 茂名525200)
目的探討康復綜合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茂名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69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由專業(yè)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康復綜合訓練指導,包括綠化、清掃以及勞動相關內容,對比患者訓練前后的PANSS評分、康復療效評定量表評分。結果患者康復訓練后陽性癥狀、陰性癥狀、其他精神表現(xiàn)得分以及總分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訓練后工作能力、生活質量、社交能力等評分也顯著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綜合訓練能夠有效提高生活質量,緩解其病情,幫助患者及早康復,回歸社會中。
精神分裂癥;綜合訓練;康復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較常見的一種精神類疾病。近年來,隨著社會矛盾的不斷加劇及生活壓力的增加,精神分裂癥患者人數(shù)逐年增加[1]。精神分裂癥的特點在于患者自身的意識、思維和身體行為難以一致,對自己和他人的日常生活、交流均有很大程度的影響,同時伴有很高的致殘率。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除了需要藥物控制其急性期的病情外,還需要在病情穩(wěn)定期間輔以康復綜合訓練來緩解病情,減輕攻擊性,更好地融入集體和社會中去。這種康復綜合訓練模式已經(jīng)得到廣泛的認可和使用?,F(xiàn)本文將169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整理總結,分析康復綜合訓練的臨床效果。
1.1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茂名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69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均符合《ICD-10》診斷標準[2]。其中男94例(55.62%),女75例(44.38%);年齡25~71歲,平均(45.7±4.2)歲;病程1~6 a,平均(3.2±1.6)a;有家族遺傳性精神病史者7例。
1.2納入標準明確診斷為精神分裂癥;有一定的精神癥狀;患者家屬及監(jiān)護人表示愿意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排除標準患者除精神分裂癥外有明顯的心肝腎等慢性疾病;具有明顯的攻擊性;監(jiān)護人表示不愿意參與此次研究。
1.4康復方法對所有患者行康復綜合訓練,具體內容:①崗位訓練,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將患者分至不同的崗位進行康復訓練,如開飯組、送飯組等,主要承擔開飯、送飯的勞動;另外,室內打掃組承擔室外環(huán)境的清潔,室內打掃組承擔室內環(huán)境的清潔。手工組承擔各種輕量手工工作,職業(yè)訓練組則承擔對患者日常的訓練工作。內務組負責房內內務工作,門衛(wèi)組負責門衛(wèi)工作。②方案制定,制定科學合理詳細的訓練方案以及評分標準,根據(jù)患者在各崗位的工作情況進行評分。③服藥訓練,培養(yǎng)和強調患者自行按時服藥的重要性。④藥物維持,督促堅持服用較低劑量的抗精神藥物以維持療效,通過訓練和藥物共同提高療效。
1.5觀察指標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的PANSS評分、康復療效評定量表評分情況。
2.1PANSS評分康復訓練后患者陽性癥狀、陰性癥狀、其他精神表現(xiàn)得分及總分均較訓練前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患者康復綜合訓練前后PANSS評分比較±s,分)
2.2療效評定表評分患者訓練后工作能力、生活質量、社交能力等評分較訓練前顯著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康復綜合訓練前后療效評定表評分比較±s,分)
精神分裂癥屬于慢性遷延性精神疾病[3],該病不僅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嚴重損害,同時也會對家人、社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研究顯示,慢性精神分裂癥的患者在行為方面往往表現(xiàn)為更懶惰、不愛活動、不愛衛(wèi)生、情感缺失??祻途C合訓練是通過康復訓練以逐步糾正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態(tài)的行為活動[4],以促使患者能夠及早的恢復行為能力,重新融入到社會中去。在開展康復綜合訓練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根據(jù)患者自身興趣愛好來安排工作、活動,讓患者從日常的工作活動中感受到樂趣,從而激發(fā)對生活的興趣,起到治療的作用;②密切關注患者的行為,對即將要出現(xiàn)或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惡性行為及時制止并給予指導和關心,不但可以減少傷害,可以借此來增加患者的信任度,以便更好地促使患者完成康復綜合訓練活動[5];③在康復訓練中,引導患者和其他患者建立信任,互助互信,才能更有效地完成各項工作;④安排護理人員全程陪同,防止意外發(fā)生。由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常規(guī)藥物治療效果有限,且鎮(zhèn)靜藥物的使用會導致患者更加孤僻、懶撒和被動,故康復綜合訓練的實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對部分患者的幻覺、妄想起到一定的淡化模糊作用,并可及時幫助他們建立正常的交談、交往模式,指導患者通過訓練來緩解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6-7],從而能夠更好地恢復日常生活能力,逐步恢復正常狀態(tài)。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癥狀有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之分,其中陰性癥狀更容易造成麻煩和困擾[8]。通過上述研究結果可知,患者在康復綜合訓練后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其他精神得分以及PANSS總分均較訓練前有明顯改善(P<0.05),說明康復綜合訓練能夠有效緩解癥狀,使患者具備一定的社會功能;訓練后工作能力、生活質量、社交能力、講究衛(wèi)生能力以及興趣等評分也顯著改善(P<0.05),表示康復綜合訓練能夠全面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幫助患者增強對生活的興趣和信心。
綜上所述,康復綜合訓練使精神分裂癥患者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還能學會應對生活中的危機,認識自我,順應現(xiàn)實,能夠最大限度地恢復正常生活能力,恢復社會、職業(yè)角色功能,值得臨床借鑒推廣。
[1]徐廣艷,徐枝樓.綜合技能訓練在精神分裂癥病人康復中的作用對照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8(12):69-70.
[2]俊瑤,向波,馬小紅,等.精神分裂癥注意及執(zhí)行功能的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J].中華精神科雜志,2013,46(1):37-42.
[3]張獻強,林海程,高云,等.社區(qū)精神分裂癥患者參加家屬資源中心訓練2年隨訪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2,27(5):465-467.
[4]劉健,段海鴻,章小彩,等.計算機輔助認知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康復效果[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5,37(6):440-445.
[5]游秋萍,鄭偉,李雅文,等.系統(tǒng)康復護理訓練對穩(wěn)定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適應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2015,10(9):1398-1400.
[6]吳開文,柯曉英,林琳,等.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隊列訓練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13,28(11):66-68.
[7]徐奇,姚志珍,吳留發(fā),等.社區(qū)日間康復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36(19):2287-2290.
[8]馮輝.行為技能訓練對社區(qū)與住院精神分裂癌患者康復效果的對照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院雜志,2011,2(6):565.
R 473.74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7.134
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