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一種及時、有效的方式,貫穿于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始終。準確、及時、積極的評價對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能促進學生發(fā)展。
因此,教師要巧妙運用即時評價,強化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讓數(shù)學課堂煥發(fā)活力。
分層評價,催開信心之花
每個學生的情況都不一樣,教師不但要承認學生發(fā)展上的差異,而且要尊重差異,對學生采取分層評價策略,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
比如,在教授五年級上冊《統(tǒng)計與可能性》一課時,我讓數(shù)學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問題:“從裝有1個紅球和1個黃球的袋子里拿出紅球的概率是多少?”對數(shù)學成績一般的學生提出問題:“從裝有8個紅球和2個黃球的袋子里拿一個球,拿出什么顏色的球可能性大?”對數(shù)學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則提出較難的問題:“從裝有5個紅球、3個藍球和2個黃球的袋子里拿一個球,拿出紅球、籃球和黃球的概率各是多少?”
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問題,我及時給出啟發(fā)性、鼓勵性的評價,使優(yōu)秀的學生確定更高的要求和目標,暫時落后的學生看到希望,樹立信心,促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相應的發(fā)展,進而實現(xiàn)全體學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巧妙引領,激活思維之花
每當學生完成一項任務,教師就會用“你說得真好”“你真棒”“非常好”等評價給予學生表揚。這些模糊的教學評價給學生不真實的感覺,學生從中了解到的只是一個終極性的結(jié)果,至于究竟好在哪,棒在何處,他們無從知曉,評價也失去了意義,沒有達到為教學活動服務的目的。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出的即時評價不僅要使學生獲得學習的動力,更要有指向性,能激活學生思維之花,讓他們學會思考。
在二年級下冊《乘除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練習課上,我讓學生做練習十三。練習題第二題的主題圖畫有3組小朋友,每組有3個小朋友,問:共有18瓶礦泉水,平均每人分幾瓶?學生們都能分步計算:3×3=9(人),18÷9=2(瓶)。
我讓他們列出綜合算式,他們愣住了,似乎忘記了如何運用小括號。有的學生列出算式:18÷3×3,我讓他們計算,得出結(jié)果是18,不對!有的學生列出算式:3×3÷9,結(jié)果還是不對。
我提示道:“我們應該先算什么呢?”我想:有了這個提示,他們肯定能夠想起小括號的作用,然后列出綜合算式。他們果然列出了算式,十幾個學生舉起了手。
王子欣站起來說:“18÷3÷3?!背龊跷业囊饬?,這個算式不包含括號,相當簡潔。有的學生認為不對,著急地舉著小手說:“老師,錯了,我來幫他!”我擺了擺手,說:“王子欣的算法非常奇妙,列出的算式很簡潔。這個不包含小括號、沒有乘法運算的算式為什么不是錯的呢?快開動小腦筋,聰明的你肯定能想出其中的原因,咱們比比誰的腦筋轉(zhuǎn)得快?!边@段話既對王子欣進行了肯定,給出了指向性強的評價,又拋出了問題,引發(fā)其他學生思考,掀起了思維波瀾。
經(jīng)常激勵,綻放精彩之花
激勵是一門教育藝術(shù),能鼓舞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帶動尚未取得成績的學生,讓他們樹立自信,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進而產(chǎn)生自覺求知的內(nèi)驅(qū)力。教師要意識到正面評價對學生成長的意義,及時給予激勵。
韓輝是個個子很高的學生,上課不太愛聽講,膽子非常小,人家呵斥一句,他就會嚇得渾身哆嗦,因此,教師不會過于嚴厲責備他,也不好批評他。長此以往,他的理解能力越來越差,學習成績也很差。為了幫助他提高數(shù)學成績,我經(jīng)常關注他,并對他進行激勵性評價。
有一次,我出了一道稍有難度的題,并用線段示意圖引導學生思考。很多學生看懂了,紛紛舉起了小手,韓輝的小手也悄悄地舉了起來。我有些驚喜,讓韓輝回答。他怯怯地說:“70+9+9?!蔽椅⑿χ鴮λf:“我感覺你應該答對了,可是我沒有聽見,你能大點聲說一遍嗎?讓大家都聽清楚?!?/p>
他臉紅紅的,又大聲說了一遍,帶有很多顫音。我馬上給予肯定:“多么響亮的聲音啊,你回答得真好,男子漢就應該這樣。老師贊美你!你能跟大家說說你的思路嗎?”他戰(zhàn)勝了怯懦,點點頭,雖然說得不流利,但我仍帶著那份欣喜,大聲對其他學生說:“韓輝說得真好,他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來,孩子們,給他熱烈的掌聲!”
除了用言語激勵學生,教師還可以恰如其分地運用體態(tài)語言進行即時激勵性評價。
所謂體態(tài)語言,就是人們用身體的某個部位傳遞信息、表達情感、交流思想的體態(tài)表現(xiàn),如表情、手勢、眼神等。教師鼓勵的微笑、希望的眼神、親切的撫摸、贊美的手勢,甚至充滿善意的沉默,都是評價,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評價更具親和力,體現(xiàn)了教師的關愛、尊重和激勵,更能使師生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
劉麗婷是個愛動的女孩子,總喜歡東張西望。一次,上課沒多久,她就坐不住了,我一邊講課一邊朝她走去,當走到她身邊,便溫柔地摸摸她的頭。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馬上坐好,然后專心致志地聽課。我又對她微微一笑,以示肯定和鼓勵,聰穎的她領悟到了我的贊揚,坐得更直了。
在一次單元測試中,我發(fā)現(xiàn)宋廣林解法獨特,于是拍拍他的肩膀,豎起大拇指,贊許地沖他點了點頭。那時,在他的臉上,我看到了喜悅和自信。
物化激勵也是激勵性評價的一種。教師可以獎勵學生一些小物品,如星星獎章、明星卡、書簽等,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總之,即時評價是鮮活的、交互的,對促進學生發(fā)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要運用好即時評價,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熱愛,讓他們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滿足,點亮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