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麥育兒秘籍之0-6個月早教篇
適宜月齡:0-1個月。
游戲功能:幫助寶寶活動肢體,建立與寶寶的感情。
教具準備:無。
操作要點:
1.寶寶躺在小床上,情緒穩(wěn)定。
2.抓著寶寶的手,輕柔地將寶寶的手舉過頭頂,再放下。
3.一邊反復做上述動作,一邊嘴里說:“小手向上伸,小手放下來,我們一起摸藍天!”
4.在游戲過程中始終注視著寶寶,并且面帶微笑,與寶寶的視線保持接觸。
注意事項:動作要輕柔。
適宜月齡:0-1個月。
游戲功能:幫助寶寶活動肢體,并使其初步感知自己的小手。
教具準備:無。
操作要點:
1.寶寶睡醒時,讓其舒適地平躺在小床上。
2.舉起寶寶的一只手,在寶寶視野正前方晃動幾下,引起寶寶對手的注意。
3.一邊念兒歌,一邊輕輕擺動寶寶的小手,讓寶寶的視線追隨手的運動。
4.當念到“放兩邊”時,以稍快的速度將寶寶的雙手平放到身體兩側。
兒歌:
小手擺擺
小手小手搖一搖,
小手小手擺一擺,
小手小手放兩邊。
注意事項:動作要輕柔。
適宜月齡:1-2個月。
游戲功能:幫助寶寶感覺不同的撫觸,增進與寶寶的情感。
教具準備:無。
操作要點:
1.坐在床邊輕輕將寶寶抱在懷中。
2.一邊用手輕輕觸摸寶寶的手指和腳趾,一邊低聲對寶寶說“摸摸寶寶的小手指”“摸摸寶寶的小腳趾”,寶寶將會感到非常快樂。
注意事項:每天對寶寶進行撫摸不僅能增進情感,不同身體部位的撫摸也有利于刺激寶寶觸覺的敏感度。
適宜月齡:1-2個月。
游戲功能:發(fā)展寶寶的視力和聽力。
教具準備:綠色的小球一個。
操作要點:
1.在寶寶清醒的時候,將一顆綠色的小球放在寶寶手里。
2.讓寶寶用手摸一摸小球。
3.拿著小球在寶寶的頭部兩側輕輕地、慢慢地移動,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注意事項:如果寶寶情緒不佳,不要勉強;如果寶寶專注地看著小球,不要打擾。
適宜月齡:1-2個月。
游戲功能:幫助寶寶抓握物體。
教具準備:無。
操作要點:
1.寶寶躺在小床上,情緒穩(wěn)定,將寶寶握緊的雙拳輕輕分開。
2.將一食指輕輕放入寶寶分開的掌心,寶寶會緊緊將手指握住。
3.在寶寶握緊幾秒后,將中指一起放入寶寶掌心,讓寶寶握住兩根手指。
4.在寶寶握緊幾秒后,將中指抽出,讓寶寶僅握住一根食指。
5.邊擺放手指,邊輕輕地對寶寶說:“一條小蟲鉆進來,寶寶握一握。兩條小蟲鉆進來,寶寶握一握?!?/p>
注意事項:新生兒的雙手總是緊緊握著的,在分開寶寶的小手時動作盡量輕柔,避免引起寶寶不適。
適宜月齡:1-2個月。
游戲功能:幫助寶寶辨識聲音的來源,輔助寶寶的頭部活動,使其對熟悉的人和聲音產生親近感。
教具準備:無。
操作要點:
1.讓寶寶舒服地仰臥,俯身面對寶寶,與寶寶視線相對。
2.成人慢慢地轉身移動到寶寶的側面,一邊移動,一邊說話:“寶寶,媽媽在哪兒呢?”寶寶轉頭能力還很弱,成人移動的角度不可太大,稍稍大于寶寶能轉動的角度即可。
3.等寶寶頭部隨聲源轉動后,再慢慢地移回到寶寶的視線之內,手指指著自己的臉,微笑著對寶寶說“寶寶,媽媽在這里”,引起寶寶注視,同時拿起寶寶的小手,觸摸自己的臉頰,與寶寶親密接觸,逗寶寶開心。
4.游戲反復進行幾次,從不同方位發(fā)出聲音,讓寶寶隨著不同方位尋找并轉動頭部。
注意事項:寶寶非常容易疲勞,游戲時間一定不要太長,每次兩三遍即可。
適宜月齡:2-3個月。
游戲功能:引起寶寶對發(fā)聲玩具的觀察興趣,幫助寶寶嘗試用撥浪鼓搖出“咚咚”聲。
教具準備:撥浪鼓一個。
操作要點:
1.在寶寶面前拿起撥浪鼓,輕輕搖晃幾下,發(fā)出“咚咚”的響聲,吸引寶寶的注意。
2.拿起寶寶的小手,幫助其抓握住撥浪鼓,一邊搖晃,一邊念兒歌。
3.念“咚咚響”的時候,輕輕搖晃撥浪鼓,然后停頓一下,說:“嚇了寶寶一大跳?!?/p>
4.繼續(xù)念兒歌,念到“咚咚響”時,再次輕搖撥浪鼓,然后停頓一下,說:“寶寶自己會敲響。”
兒歌:
撥浪鼓
撥浪鼓,咚咚響,嚇了寶寶一大跳;
撥浪鼓,咚咚響,寶寶自己會敲響。
互動游戲:寶寶翻身
適宜月齡:2-3個月。
游戲功能:幫助寶寶練習翻身動作,發(fā)展寶寶的平衡能力。
教具準備:太陽花鈴鐺一個。
操作要點:
1.讓寶寶仰臥,將其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做上舉狀。
2.一只手扶住寶寶胸部的小手,另一只手放在寶寶背部,幫助寶寶從仰臥轉為側臥,再轉為俯臥。
3.再將胸部的小手向前,讓寶寶兩臂屈肘,手心向下,兩臂距離稍比肩寬,支撐身體,用發(fā)聲玩具逗寶寶抬頭。在寶寶俯臥時,可在寶寶的背部脊柱兩側從上至下地輕輕撫摸,鍛煉寶寶頸部及背部的肌肉。
適宜月齡:3-4個月。
游戲功能:讓寶寶感受不同質地的材料觸摸皮膚的感覺,發(fā)展寶寶的觸覺。
教具準備:毛巾、絲綢、羽毛、棉花、毛呢等不同質地的材料。
操作要點:
1.讓寶寶躺在柔軟的地墊上。
2.給寶寶看毛巾,告訴寶寶“這是寶寶的毛巾”,讓寶寶的小手摸摸毛巾,感覺毛巾表面顆粒較大的粗糙感;給寶寶看看絲綢,告訴寶寶“這是絲綢”,讓寶寶的小手摸摸,感覺絲綢的清涼與柔滑。
3.分別用毛巾和絲綢觸摸寶寶的手和腳。此時,可以唱一些搖籃曲,讓寶寶感到舒適,安心體會不同質地材料觸摸皮膚的感覺。
注意事項:重復游戲時,可更換材料刺激寶寶的皮膚,促進寶寶感知覺能力的發(fā)展。
適宜月齡:3-4個月。
游戲功能:增強寶寶對人臉部表情的認知,讓寶寶擁有和母親共享喜悅和快樂的體驗。
教具準備:絲巾(或手帕)一條。
操作要點:
1.找媽媽
游戲前準備一條絲巾(或手帕)。媽媽用絲巾把臉遮住,問寶寶:“媽媽呢?媽媽去哪兒啦?’邊說邊慢慢地把絲巾從臉上上下或左右方向移開,當媽媽的視線與寶寶相對時,對寶寶說:“媽媽在這兒呢!”給寶寶一個欣喜的表情和呼喚。
2.找寶寶
用絲巾輕輕遮住寶寶的臉,對寶寶說:“寶寶(或寶寶的名字)呢?寶寶(或寶寶的名字)在哪兒呢?”撩開絲巾看看寶寶的臉,對寶寶說:“啊,寶寶(或寶寶的名字)絲巾在這兒呢?!睂殞殨_心地大笑。
3.找爸爸
媽媽抱寶寶坐在腿上,與其面對面,一手扶著寶寶的髖骨,一手扶著寶寶的腋下,使其保持平衡。爸爸在媽媽背后,先拉一下寶寶的手,當寶寶朝這邊看時,爸爸卻從媽媽另一邊伸出頭來親熱地叫寶寶的名字。游戲不局限于爸爸、媽媽和嬰兒進行,其他家庭成員也可加入。
4.當寶寶對此類游戲比較熟悉時,絲巾移動的速度可以快些,從而增加游戲難度。
注意事項:此游戲可分解進行,3-4個月的嬰兒可反復玩這個游戲。
適宜月齡:4-5個月。
游戲功能:幫助寶寶感知左右翻身的肢體感覺。
教具準備:無。
操作要點:
1.游戲在寶寶空腹并情緒良好的狀態(tài)下進行。
2.讓寶寶躺在地墊上,非常輕柔地將躺在地墊上的寶寶左右滾動。先側滾,寶寶適應后幫助其翻身。
3.重復這些動作,一邊做一邊對寶寶說:“搟面杖,搟面咯!搟出的面條細又長?!?/p>
4.在此基礎上,可用寶寶喜歡的玩具吸引寶寶,練習左右翻身。訓練時要借助成人的語言逗引和扶助牽拉,幫助寶寶逐漸獲得翻身的動作感覺。
注意事項:當寶寶完成動作時,要用語言或動作及時夸獎,激勵寶寶游戲。
適宜月齡:5-6個月。
游戲功能:發(fā)展寶寶主動翻身的能力。
教具準備:彩色小球一個。
操作要點:
1.抱著寶寶在床上或墊子上翻滾,讓寶寶感到翻身一圈很好玩。
2.俯臥翻轉:讓寶寶俯臥在地墊上,在寶寶的身后搖動玩具,寶寶會轉過身來看,同時很自然地松開一只支撐的手;把玩具移高一些,跟寶寶說話,吸引寶寶找玩具,寶寶的身體也會隨之移動,當下肢抬起時,寶寶就很容易地翻轉過來了。
3.仰臥翻轉:先讓寶寶仰臥,將玩具放在寶寶的面前再移到側面,用玩具逗引寶寶成側臥,再把玩具移向寶寶的頭頂部,寶寶為了能看到玩具會抬頭,這樣就翻轉過來了。
寶寶俯臥后要給予寶寶鼓勵,再用玩具吸引寶寶翻過身變回仰臥。以后寶寶就會自己試著翻身了。
4.寶寶學會翻身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不要急著讓寶寶一下子學會。仰臥翻轉要比俯臥翻轉難一些,等寶寶能熟練俯臥翻轉后,再讓其學仰臥翻轉。
注意事項:只有當寶寶覺得安全、放松的時候才更容易學會翻轉;當寶寶會360°翻身的時候,不可將其單獨留在床上。
《麥麥育兒秘籍》由上海麥忒育嬰職業(yè)技術培訓學校組織編寫,由超過40位保育、教育、心理行為、營養(yǎng)方面的專家經過五年研究,結合對上萬名監(jiān)護人的調研編寫而成,指導家庭內0~3歲嬰幼兒綜合健康發(fā)展。該書借助互聯(lián)技術,采用“互聯(lián)網+工具書”的形式,掃描書中所配二維碼就能進行網絡視頻在線學習和專家在線咨詢。該書已由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發(f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