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興華
體育游戲在學生身體鍛煉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生的身體會在游戲過程中承擔一定的運動負荷,各器官和身體的各個系統(tǒng)及肌肉群都會得到必要的活動,這對中學生的生長發(fā)育是有很大的益處的。本文對當前中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趣味體育常見的實施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精心設計體育游戲的內(nèi)容,使體育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
1.當前中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體育教學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從當前的教育形式說,文化成績占有很大的比重,每所中學都在為本校的升學率而努力,教師和教學管理工作者都將主要精力放到學生的文化課學習上,雖然有些地方中考有體育項目的考核,但是很少有人意識到體育課堂的教學功能,認為只要在考核前一兩個月讓學生突擊訓練一下就能夠達標。還有些教師認為體育是一種簡單的活動,學生自主完成就好。由于教師在主觀上對體育教學的忽視,導致體育課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教學活動的開展也面臨很大的困難。
(2)學校不具備先進的體育教學觀念
在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推動下,人們對身體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健身的理解逐步走向更高的層次,人們呼喚的是一種身心具備的全面健康,這種需求反映到體育課上,就會給教師帶來更多的挑戰(zhàn)。在有些學校中,教師注重的是身體上的鍛煉,在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并沒有結成團結、互助的班集體,也沒有鍛煉出堅強、勇敢的意志。從某些方面說,學生的情商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這是體育教學的一個錯失,是走入誤區(qū)的體育所收到的惡劣后果。還有的學校沒有理解體育的概念,認為體育課教學就是一種競技體育,課堂教學沒有明確體育教學的本質(zhì),實施體育活動時也沒有明確的目標,這對于學生體育能力與個人素質(zhì)的提升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3)體育教學缺少趣味
很多中學體育教師認為中學生已經(jīng)長大,不用再像小學生那樣以趣味為主,因此,他們在教授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時都是從技術層面考慮,沒有將學生的興趣及需要納入考慮范圍。這種教學方式忽視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教學形式枯燥。在這種體育課堂上,為了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使得教學目標順利實現(xiàn),教師采取的教學形式多數(shù)都是固定的、單一的,很少會結合課程需要加以變化??菰锏捏w育學習因為教師教學方式的單調(diào)而變得更無聊,學生學起來沒有任何的樂趣可言。
2.體育教學要不斷進行改革和完善
要使學生愛上體育,教師首先要做的是使他們對體育感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有繼續(xù)運動的動力,這種動力會促使他們逐漸形成一種體育愛好,幫助學生養(yǎng)成終身性的運動習慣。
(1)教師和學校要轉(zhuǎn)變思想
從學校方面說,要對體育教育的目標進行重新設定,以“健康第一”作為體育教學的中心思想。同時,學校也要鼓勵教師創(chuàng)新,并不斷踐行新的課改模式。教師要改變以往那種單一的教學方式,采取不同的方式實現(xiàn)相同的教學目標,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和體育能力,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
(2)教材多樣性
很多的體育教材都具有單一性特點,學籃球就一節(jié)課全都是籃球。初中生的思維較活躍,他們的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教材進行逐步完善,增強教材的多樣性,使它更滿足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
(3)兼顧學生個體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他們的體質(zhì)也有優(yōu)劣之分。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帶領他們鍛煉,使他們既駕馭當前的訓練強度,還得到身體和心理的鍛煉。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出發(fā),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擁有一個或幾個自己比較擅長的項目。
3.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
(1)采取“互動型”的趣味體育教學方法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黃金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學生的社會性會得到很大的發(fā)展和提高。而學生的社會性是建立在大量的社會交往活動的基礎上的,沒有社會交往,學生社會性的培養(yǎng)就成了無根之水、無本之木。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的很多交往活動都是在游戲的過程中建立的。小時候,他們的社會交往活動是“過家家”;到了學校后,他們的交往活動就變成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在體育課中,他們的交往就是各種趣味橫生的體育游戲。體育游戲大多都是團體項目,學生需要與同伴進行合作和交流,無論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還是學生與教師之間,都存在互動和交往,這種互動與交往就是一種社會交往。通過游戲,學生明白應該怎樣與他人進行合作與交流,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采用“趣味型”體育游戲教學方法
趣味型的體育教學活動與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是相符的,只有讓學生充分投入其中,積極、主動地進行練習,才能證明體育課是有效的,學生對體育教學是有興趣的,學生的身心才能得到更好的鍛煉。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依靠以往的教學游戲,而是要結合所學內(nèi)容為學生設計一些全新的游戲形式,這樣游戲教學在進行的過程中就會比較自然。由于游戲是結合學生的特點而設定的,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能獲得心理上的完善,他們掌握體育技術的程度會逐漸加深,并順利達到提高身體素質(zhì)的目的,使體育教學同時收到健康與寓教于樂的效果。
(2)利用游戲陶冶學生的情操
體育游戲多數(shù)是以集體的形式開展的,經(jīng)過游戲的對抗與競爭,學生會逐漸明白團結協(xié)作的重要性,他們會變得更活潑開朗,也會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樹立集體意識。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趣味游戲,爭取在游戲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精神品質(zhì)。對于游戲中的教育時機教師要有效把握,利用表揚和批評的形式,肯定優(yōu)點,指正錯誤,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嚴格要求學生,讓學生在游戲中既收獲快樂又收獲知識,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總之,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和體育工作者都要轉(zhuǎn)變觀念,對體育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參與性上多下工夫,使學生愛上體育課,養(yǎng)成自覺自發(fā)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并為他們的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