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 要: 隨著新教材的使用,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擁有更大的教學空間,本文以譯林新版四(下)的Unit2為例,對整體情境的實踐和思考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整體情境 fun time 實踐與思考
新版的教材在進行體系的編排過程中會進行一定程度的變化,特別是在詞句教學方面,原教材是將其作為一個單獨的版塊,而新教材在進行編排時,將Story time版塊中融入“詞匯”作為一個部分,用Fun time的形式將句型呈現(xiàn)出來,不難看出,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詞句教學而言,是挑戰(zhàn)同時也是契機。
一、重新解讀“整體”的概念
教師甲:環(huán)節(jié)一,talk show;環(huán)節(jié)二,過渡導入;環(huán)節(jié)三,6個貫穿語句教學的活動;環(huán)節(jié)四,summary。教師乙:環(huán)節(jié)一,talk show;環(huán)節(jié)二,對學生理解Story time進行檢測,以true or false的形式進行;環(huán)節(jié)三,故事續(xù)編;環(huán)節(jié)四,學習內容并進行游戲及交流討論;環(huán)節(jié)五,創(chuàng)建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情境對話。
其實,通過對語言學習進行整體的認識,對其觀念進行整體分析,可以看出語言在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是處于一個連貫且完整的外部情境當中,無論是語言的輸入、加工還是輸出都是在這個情境中進行的。然而,最關鍵的是具有一定概念上的意義,這個意義的表面意義就是自然和真實,再向內一個層次是緊密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換句話說就是將語言的本來面目還原到生活中,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應當將其所處的環(huán)境盡量做到自然真實和易于理解,這樣便于學生進行學習和理解,用自然真實代替刻意。例如兩名教師都在教學中注意到整體性,教師甲通過六個活動將詞句的學習融入一個完整的情境當中,從活動的形式角度進行分析,通過用游戲和課堂活動將學習的內容涵蓋其中,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同時完成對記憶單詞和熟悉句型。相比于教師甲,教師乙主要是將單元的話題作為中心進行展開,延續(xù)Story time的故事,切入口選擇單元話題,將課外活動作為課堂的中心。教師甲的情境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忽略本身的意義性,但是其具有很強的整體性,教師乙在進行整體情境的創(chuàng)建過程中,有效地平衡意義性和整體性兩者。
其實,從哲學的角度對部分和整體這兩個概念進行哲學關系的分析,教師甲組織的課堂活動更主要的是將課堂中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及有機整體呈現(xiàn)出來。教師甲在一個整體性較強的情境當中,貫穿幾個相對較為獨立的教學活動,活動的數(shù)量和項目無論是進行增減都不會對整體的效果產生過大的影響。教師乙則是融合幾個具有內部邏輯關系的活動,話題在銜接上緊密相連、前后呼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因果關系,刪除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導致情境整體的脫節(jié)。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根據(jù)反應可以發(fā)現(xiàn),有機的整體的教學效果要優(yōu)于整體和部分結合。
二、重新認識“詞句教學”的意義
語言交際的主要工具是詞語和句型,詞匯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對詞語的辨認和理解,還要具有一定的交際作用,多數(sh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對這個層次進行重視。一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沒有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引導學生進行詞匯練習,詞匯作為交流工具的一些表達功能和敘事功能沒有被顯現(xiàn)出來,因此導致內心的真正情感和自身的觀點并不能得到較好的表達。在進行句型教學時,句型通常情況下涵蓋語法知識,而語法是將功能、意義和形式結合為一體的形式,但是教學中經(jīng)常會將其功能和意義的角度忽略,也就是教師忽略學生通過句型表達含義時的合理性和得體性,沒有對準確性和所處的語境加以關注。在其中,最常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教師在進行將語言的功能意義和實際運用時,并沒有較好地與語言的情境相結合,導致學生在進行語句的理解時,并不能準確地定義使用語句的具體實際場合和其所蘊含的核心意義。
三、深度剖析“Fun”的內涵
Fun time是一個操練的版塊,其主要是對所學習的詞語和句型進行練習,以極具互動性和樂趣性的活動開展語言的實踐,協(xié)助和引導學生對Story time匯中所出現(xiàn)的語法、詞語、句型和常用的短語進行掌握和理解,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進行提升,例如進行簡單的短對話等。從字面的角度進行分析,F(xiàn)un的意思就是好玩和有趣,教師甲在設計教學情境時主要是注重活動的形式,以新穎的形式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實際上吸引學生的只是活動的形式而不是實際內容,語言只是當中的一種靜態(tài)構成,而不是技能。而教師乙是將本單元的主題作為情境的中心,進行有序的故事續(xù)編,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的這個過程,對如何邀請別人和如何拒絕、接受進行學習,如何按照自身的Timetable進行活動的合理安排,將語言的應用融入現(xiàn)實情境中,對學生進行正確和有效的引導,比如句型的實際意義和其功能特點。還有就是將理趣從情趣當中提取出來,不僅要獲得情趣,而且要從中感受到理趣,豐富學生的情感和促進學生形成更深刻的思想,使其在活動中提升自身的思維和主觀能動性。Fun是能夠讓學生在表達中得到愉快的感覺,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學生之間的學習和交流也要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當學生的回答優(yōu)于教師的預想時,學生便將得到成長和發(fā)展。
新教材Fun time的出現(xiàn),帶給英語教師更大的教學空間,無論是通過話題還是活動對教學的內容進行驅動,都應將貼近學生的日常現(xiàn)實生活作為根本的出發(fā)點,教學的設計和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將關注點從語言本身轉移到起內涵意義上,突出其功能特性,將知識融入學生的生活中。
參考文獻:
[1]趙雨生,譯.林新版《英語》四年級下冊Fun time板塊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英語教師,20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