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芳 尤麗英 梁艷平 李 平
(昆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干療科,云南 昆明 650011)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鈣素原的水平變化及意義
林少芳尤麗英梁艷平李平1
(昆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干療科,云南昆明650011)
目的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鈣素原(PCT)水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方法選擇AECOPD患者139例和COPD穩(wěn)定期患者并且排除細菌感染的135例作為對照組。測定患者血清PCT水平,同時AECOPD患者做痰培養(yǎng)并在數(shù)日后查詢并記錄結果,根據(jù)痰培養(yǎng)結果再把AECOPD組分為培養(yǎng)有致病菌生長組和培養(yǎng)無致病菌生長組。結果AECOPD組PCT水平明顯高于COPD組(P<0.05)。AECOPD組中培養(yǎng)有細菌生長患者PCT水平明顯高于培養(yǎng)無細菌生長患者(P<0.05)。結論AECOPD患者血清PCT水平升高,并可能與細菌感染有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降鈣素原;細菌感染
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的最常見原因是氣管-支氣管感染,主要是病毒、細菌感染,有部分病例加重的原因尚難以確定。在伴有細菌感染的COPD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積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而對那些不伴有細菌感染的患者盡量避免抗生素使用也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在高昂的住院費用中,抗生素占很高比例,減少抗生素用量對于減輕COPD總的經(jīng)濟負擔有較大影響,并且減少抗生素使用能降低細菌出現(xiàn)選擇性耐藥的壓力〔1,2〕。降鈣素原(PCT)是降鈣素的前體激素,在健康人血清中含量極低,但某些細菌感染性疾病時升高,病毒感染和非特異性炎癥時保持低水平,提示血PCT水平升高與細菌感染有關。急性加重期COPD(AECOPD)患者是否血清PCT水平升高,目前國內外報道較少。本文探討AECOPD患者PCT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1.1一般資料2013年1~12月COPD患者274例,COPD及AECOPD的診斷參照我國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標準〔3〕。排除標準:入選時急性加重期病程已超過5 d;胸片證實肺炎;入選前4 w內應用過抗生素;合并其他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呼吸系統(tǒng)之外存在細菌感染。
1.2分組AECOPD組:AECOPD患者139例,男96例,女43例;年齡53~98〔平均(77.3±8.8)〕歲;根據(jù)痰培養(yǎng)結果分為培養(yǎng)有致病菌生長101例和培養(yǎng)無致病菌生長38例。COPD組:COPD穩(wěn)定期患者并且排除細菌感染135例,男95例,女40例;年齡40~97〔平均(75.4±10.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3方法
1.3.1血清PCT測定所有患者空腹采靜脈血3 ml,4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立即測定。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儀器為ROCHE cobase601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校準品及試劑為ROCHE配套,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操作。
1.3.2痰液采集及培養(yǎng)①采集入院AECOPD患者痰液。用無菌0.9%氯化鈉注射液漱口后深咳嗽出的痰液留置無菌容器中,2 h內送檢,痰培養(yǎng)樣本合格標準:涂片鏡檢要求鱗狀上皮細胞<10個,柱狀上皮細胞>25個為合格標本,痰培養(yǎng)連續(xù)2次及以上為同一病原菌〔3〕。②痰液細菌培養(yǎng):標本的分離、培養(yǎng)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進行。每份樣本分別接種在血平板、麥康凱、巧克力及沙保羅培養(yǎng)基上,放入上海一恒科技CO2培養(yǎng)箱(HHCP-01W型)進行培養(yǎng),鑒定采用法國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動分析鑒定系統(tǒng)進行。
1.4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軟件完成進行t檢驗。
2.1各組血清PCT水平比較AECOPD組PCT水平為(1.57±0.49)ng/ml,明顯高于COPD組〔(0.07±0.02)ng/ml,t=11.308,P=0.000〕。有細菌生長患者組PCT水平為(1.86±0.58)ng/ml,高于無細菌生長患者〔(0.61±0.22)ng/ml,t=5.445,P=0.000〕。按照血清PCT>0.5 ng/ml為陽性診斷限,將血清PCT水平分為<0.5 ng/ml、0.5~1.9 ng/ml、2.0~10.0 ng/ml、>10.0 ng/ml四個水平。將139例AECOPD患者按上述PCT水平進行分組比較,有細菌生長者PCT水平明顯增高(P<0.05),見表1。若以血清PCT>0.5 ng/ml為陽性診斷限,則血清PCT對細菌感染診斷的敏感性為91.1%(92/101),特異性為84.2%(32/38)。
表1 AECOPD患者有無細菌感染血清PCT分層比較(n)
與無細菌生長患者比較:1)P<0.05
2.2AECOPD組痰培養(yǎng)結果139例AECOPD患者中有101例痰培養(yǎng)檢出細菌,痰培養(yǎng)細菌學陽性率72.7%。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分別為白色念珠菌(50.6%)、鮑曼不動桿菌(18.8%)、銅綠假單胞菌(15.3%)、大腸埃希菌(7.0%)、肺炎克密伯桿菌(4.7%)、金黃色葡萄球菌(2.4%)、黏質沙雷菌(1.2%)。
臨床醫(yī)師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如氣喘情況、痰液性狀及體溫、血白細胞、C反應蛋白(CRP)等指標來判斷是否有細菌感染存在以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但細菌感染與病毒等非細菌病原體感染有時在臨床表現(xiàn)上難以區(qū)分,體溫、血白細胞及CRP等指標敏感性及特異性不佳〔4〕;細菌培養(yǎng)較為準確,但部分患者難以獲得準確的病原學資料,細菌培養(yǎng)耗時較長,其檢出率受各個醫(yī)院醫(yī)療水平和醫(yī)技人員操作經(jīng)驗等因素影響較大,不能有效的衡量是否有細菌感染。本研究應用電化學發(fā)光法(ECL)測定血清PCT水平,具有敏感、特異、操作簡便等優(yōu)點,結果發(fā)現(xiàn)AECOPD患者中合并細菌感染患者血清中PCT濃度與常春等〔5〕研究結果相比高出較多。本研究AECOPD組的PCT水平高于COPD穩(wěn)定期組,提示下呼吸道細菌感染是引起AECOPD的一個重要原因,這部分患者往往有咳嗽增多、咳膿痰等表現(xiàn),對此類患者需早期應用抗生素。
在臨床應用中,血清PCT水平均>0.5 ng/ml,可以提示有細菌感染。有文獻報道,穩(wěn)定期COPD患者的痰培養(yǎng)陽性率與AECOPD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COPD穩(wěn)定期細菌定植不引起血清PCT水平升高〔6〕。本研究中COPD穩(wěn)定期患者血清PCT水平(0.07±0.02)ng/ml,也同時證實了血清PCT水平<0.1 ng/ml時,提示患者細菌感染的可能性小。
本研究中139例AECOPD患者痰培養(yǎng)細菌學陽性率達到61.9%,比常春等〔5〕研究的45例AECOPD患者有21例培養(yǎng)出致病菌陽性率達到46.6%相比結果高,提示血清PCT水平可作為臨床醫(yī)生判斷AECOPD患者是否合并細菌感染的客觀依據(jù),協(xié)助臨床醫(yī)生診斷和鑒別診斷患者穩(wěn)定期和加重期。本研究提示PCT能反映AECOPD下呼吸道細菌感染,PCT檢測能在1~2 h得出結果,遠較痰培養(yǎng)需時短,是一項快速的診斷指標。既往研究表明,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根據(jù)血清PCT水平及培養(yǎng)的病原菌來選擇使用抗生素,能顯著而安全的減少抗生素處方次數(shù)和抗生素使用時間〔7,8〕。
血清PCT濃度測定方法簡便快速,判斷更加準確而有效,是臨床AECOPD患者抗生素選用的合適血清標記物。
1龍威,鄧星奇,陸剛,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療中血清降鈣素原的作用〔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8;27(5):342-5.
2Chst Crain M,Stolz D,Bingisser R,etal.Procalcitonin guidance of antibiotic therapy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a randomized trial〔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6;174(1):84-93.
3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3-5.
4秦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鈣素原測定的臨床意義〔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0;22(6):676-7.
5常春,姚婉貞,陳亞紅,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降鈣素原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29(7):444-7.
6董長林,金曉東,陳國軍,等.降鈣素原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患者下呼吸道細菌感染的診斷價值〔J〕.檢驗醫(yī)學,2008;23(4):429-30.
7曾雪峰,陳鋒,劉楠,等.降鈣素原在指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感染治療中的價值〔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6(22):4093-4.
8Nylen E,Muller B,Becker KL.The future diagnostic role of procalcitionin levels need for improved sensitivity〔J〕.Clin Infec Dis,2003;36(6):826-7.
〔2015-02-03修回〕
(編輯苑云杰/曹夢園)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4.068
李平(1970-),男,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兒科學疾病的診治研究。
林少芳(1971-),女,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老年呼吸病學研究。
R56
A
1005-9202(2016)14-3494-02;
1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