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玲
(儋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海南 儋州 571700)
?
不同給藥方式輔助化療治療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臨床療效
于春玲
(儋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海南儋州571700)
目的探討不同給藥方式輔助化療治療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臨床療效。方法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該院收治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8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Ⅰ組、Ⅱ組、Ⅲ組和Ⅳ組,每組45例,其中Ⅰ組給予紫杉醇靜脈化療治療,Ⅱ組給予單純卡鉑腹腔灌注治療,Ⅲ組給予紫杉醇靜脈聯(lián)合卡鉑化療治療,Ⅰ、Ⅱ、Ⅲ組化療后均給予手術,Ⅳ組給予直接手術治療,比較各組臨床療效。結果Ⅲ組緩解率顯著高于其他組(P<0.05),Ⅰ組和Ⅱ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Ⅲ組與Ⅰ組、Ⅱ組,Ⅰ、Ⅱ、Ⅲ組與Ⅳ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排氣時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Ⅲ組與Ⅰ組、Ⅱ組,Ⅰ、Ⅱ、Ⅲ組與Ⅳ組減滅術成功率比較差異顯著(P<0.05);Ⅲ組不良反應顯著高于其他組(P<0.05),但患者均可耐受。結論輔助化療能有效降低手術風險,提高治療效果,靜脈聯(lián)合腹腔灌注療效最好。
輔助化療;晚期上皮性卵巢癌
上皮性卵巢癌發(fā)病比較隱匿,多數(shù)患者就診時已經(jīng)處于晚期。腫瘤切除是延長患者壽命的關鍵,但是手術效果仍存在較大差異〔1〕。輔助化療可以有效改善手術指征。靜脈注射或腹腔灌注均可以作為化療給予方式,且不同給藥方式化療效果可能存在差異。本文旨在探討不同給藥方式輔助化療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臨床療效。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80例,均符合《美國腫瘤中心學術聯(lián)盟》制定的診斷標準〔2〕,均經(jīng)病理確診,均有腹脹、納差以及消瘦等臨床癥狀。排除標準:其他類型卵巢癌、轉移性癌、不耐受化療者。根據(jù)國際婦產科聯(lián)合會(FIGO)分期標準:Ⅲ期140例,Ⅳ期4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Ⅰ組、Ⅱ組、Ⅲ組和Ⅳ組,每組45例,各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家屬均簽訂知情同意書。見表1。
1.2方法Ⅰ組:根據(jù)患者的情況給予紫杉醇約135~175 mg/m2靜脈化療,且化療前給予激素、苯海拉明等口服;Ⅱ組:根據(jù)患者的情況給予卡鉑4~6 mg·ml-1·min-1腹腔灌注化療;Ⅲ組:給予同I組的紫杉醇靜脈化療,然后聯(lián)合同Ⅱ組的卡鉑腹腔化療。待化療完成1個周期后約半個月評價療效,待手術禁忌證消除且術后可以化療者行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手術盡最大可能使腫瘤細胞全部減滅。Ⅳ組:直接給予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手術操作與其他組相同,且均由相同醫(yī)師操作。
表1 各組一般資料比較
1.3療效評價完全緩解:化療后目標病灶全部消失;部分緩解:目標病灶總長徑縮小超過30%;病灶進展:目標病灶總長徑增長超過20%或者有新病灶出現(xiàn);病灶穩(wěn)定:病灶總長徑有減小但并未達到部分緩解〔3,4〕(緩解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病灶穩(wěn)定率)。減滅術成功:化療以后患者腫瘤體積明顯縮小,縮小超過50%(減滅術成功率=減滅術成功/所有患者)。
1.4觀察指標化療前后測量化療組腹水深度、腫瘤直徑,觀察各組手術時間、減滅術成功率、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排氣時間,并比較化療各組不良反應。
1.5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軟件行t檢驗、χ2檢驗。
2.1化療療效和不良反應比較化療后各組腹水深度、腫瘤直徑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Ⅲ組緩解率顯著高于其他組(P<0.05),Ⅰ組和Ⅱ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Ⅲ組骨髓抑制、神經(jīng)毒性顯著高于Ⅰ組和Ⅱ組,且Ⅰ組顯著高于Ⅱ組(P<0.05),各組不良反應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化療效果和不良反應比較
與Ⅲ組比較:1)P<0.05;與Ⅱ組比較:2)P<0.05;下表同
2.2減滅術成功率比較Ⅰ組減滅術成功率為32例(71.1%),Ⅱ組為33例(73.3%),Ⅲ組為39例(86.7%),Ⅳ組為26例(57.8%),Ⅲ組與Ⅰ組、Ⅱ組,Ⅰ、Ⅱ、Ⅲ組與Ⅳ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2.3手術情況比較Ⅲ組與Ⅰ組、Ⅱ組,Ⅰ、Ⅱ、Ⅲ組與Ⅳ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排氣時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各組手術情況比較
近年來,上皮性卵巢癌導致患者的死亡率有顯著上升的趨勢,遠超于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5〕。雖然醫(yī)療技術在不斷發(fā)展,手術技術和化療藥物不斷革新,但是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較低。上皮性卵巢癌晚期多會出現(xiàn)盆腔種植性轉移,使病灶范圍擴大,且較容易出現(xiàn)病灶融合?;颊叱30殡S腹水,引起腫瘤組織與周圍組織連接比較密切,給臨床治療帶來較大困難〔6〕。即使行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也較容易出現(xiàn)腫瘤細胞殘留,導致減滅術失敗,術后復發(fā)率較高。有學者認為〔7〕,術前輔助化療能有效縮小腫瘤,減低手術難度,使手術清除較干凈,進而改善患者的預后。但是,輔助化療的給藥方式不同,且何種給藥方式效果較好存在較大爭議。
紫杉醇和卡鉑是臨床上化療的常用藥物,紫杉醇作為一種常用化療藥物,被廣泛應用于治療多種惡性腫瘤性疾病,卡鉑為第二代鉑類化合物,主要作用于DNA鳥嘌呤的N7和O6原子上,破壞DNA分子,阻止其螺旋解鏈,干擾DNA合成,而產生細胞毒作用。多數(shù)以靜脈給藥進行化療,由于卵巢癌具有特殊的病理學特性,具有盆腔、腹腔等轉移特性,腹腔灌注也是一種重要治療方法。本研究與其他研究結果具有相似性〔8〕,說明靜脈給藥聯(lián)合腹腔灌注具有較好的化療效果和較高的緩解率。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紫杉醇靜脈注射可以通過全身來發(fā)揮作用,同時配合腹腔灌注局部作用,增高到達較好的作用效果。本研究提示輔助化療確實能提高手術效果,且紫杉醇靜脈注射聯(lián)合卡鉑腹腔灌注療效更佳,可能是因為輔助化療可以縮小腫瘤,降低手術治療難度,使手術清除效果較好,且兩種給藥能具有更好的化療效果,因此手術效果也更好。本研究還提示聯(lián)合用藥所產生的不良反應也相應增高,在治療過程中應該進行綜合評價,權衡利弊選擇合適的輔助化療方式。
1董暉.新輔助化療或手術治療ⅢC或Ⅳ期卵巢癌患者〔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230-1.
2Bacalbasa N,Balescu I,Dima S,etal.Hematogenous splenic metastases as an independent negative prognosis factor at the moment of primary cytoreduction in advanced stage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Anticancer Res,2015;35(10):5649-54.
3徐晶,黃冬梅,孫欣欣,等.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靜脈化療兩種給藥方案治療晚期卵巢上皮性癌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9(3):409-11.
4卞翠翠,陳濤利,楊雷,等.卵巢癌腫瘤細胞減滅術后腹腔熱灌注聯(lián)合靜脈化療療效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5):791-3.
5Lizalek J,McKenna T,Huegel K,etal.Lysophosphatidic acid stimulates urokinase receptor(uPAR/CD87)in ovarian epithelial cancer cells〔J〕.Anticancer Res,2015;35(10):5263-70.
6婁雪玲,張占薪,張喜紅,等.新輔助化療聯(lián)合腫瘤細胞減滅術及術后腹腔熱灌注化療治療晚期卵巢癌的療效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2014;41(14):930-2.
7杜雪蓮,王聰,劉明,等.紫杉醇加卡鉑與吉西他濱為基礎聯(lián)合化療序貫用藥對降低上皮性卵巢癌復發(fā)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5;31(1):59-64.
8劉恩令,糜若然,周玉秀,等.新輔助順鉑腹腔熱灌注化療治療老年晚期卵巢癌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7):4883-4.
〔2015-12-26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4.050
儋州市科學技術項目(儋科2014-13號)
于春玲(1969-),女,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婦產方面的研究。
R73
A
1005-9202(2016)14-34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