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國柱
?
健脾養(yǎng)血來只曹操雞
文/王國柱
赤壁大戰(zhàn)前夕,曹操率大軍來到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后,突然臥病不起。而破吳在即,曹操一病,群龍無首,軍中上下焦急萬分。這時,隨曹操征戰(zhàn)的廚師可立了大功。他遵照醫(yī)囑,挑選當?shù)刈詈玫淖须u,配以中藥、好酒,精心烹制了一道“藥膳雞”,端到曹操面前。曹操先是被這雞的香氣吸引,接著一嘗,更為美味。吃了幾次之后,不僅食欲有增,病也痊愈,身體很快康復(fù)。后來,“藥膳雞”被稱為“曹操雞”,借名人之名而名聲大振,不脛而走,經(jīng)久不衰,成為流傳至今的安徽名菜。
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西苑醫(y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晉點評:曹操雞確實有健脾養(yǎng)血,益氣寬中的功效。準備適量雞肉、豆蔻、草果、小茴香、八角、當歸、姜塊。將雞肉加鹽、味精腌漬30分鐘,放入開水鍋中略焯水,撈出瀝干水,趁熱在雞全身涂上一層薄薄的麥芽糖,晾干。炒鍋放在旺火上,下油,燒至七八成熱時放入雞,炸至雞肉緊縮、皮皺、色呈金黃時撈出。炒鍋倒去炸油再置火上,放花生油、草果、小茴香、八角、當歸、豆蔻、姜塊,再加入鹽、紹酒、清湯,最后放入雞,加蓋燜制30分鐘左右,至雞肉熟爛,出鍋時加入味精即成。
清·黃宮繡的《本草求真》記載,雞肉、當歸、草果、小茴香、八角“皆得味之甘,而不失其補味之正也,其次補脾之味”。此值春末夏初,正是“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之最好時節(jié),甘味食物補益脾胃,有助于長夏之脾運之功,符合中醫(yī)“治未病”養(yǎng)生理念。